六年級科學下冊《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設計

2021-07-15 21:52:32 字數 4893 閱讀 4682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二單元「物質的變化」第2課內容。

關於物質的變化,從是否產生了新物質的標準去區分,可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本單元主要研究的是物質的化學變化,從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中,尋找化學變化的本質:產生了新物質。

物質的化學變化產生了哪些新物質,怎樣判斷產生了新物質,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尋找足夠的證據,作為判斷產生了新物質的依據。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一課讓學生通過觀察物質的現象及特點、作出假設、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研究各種化學變化,總結化學變化的主要特徵:產生了新的物質。

從學生認識的角度,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化學變化的型別和生成的具體新物質,但要求學生能夠從種種變化現象出發,推斷是否產生了新物質,然後尋找各種證據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達到提公升科學**能力的目的。

本課有二部分,分別是「把豆子和沙混合」 「用燃燒的蠟燭給白糖充分加熱」 。兩個**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從實驗中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並根據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絡進行生活中的物質變化的判斷。促使學生認識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質的變化,為今後更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科學。

第一部分:觀察豆子和沙混合後的變化

觀察豆子和沙混合後的變化,首先要對這兩種物質有所了解。教科書的圖中,呈現了豆子和沙的特徵。通過對兩種物質的觀察,了解它們的特點,是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準備。

第二部分:觀察用燃燒的蠟燭給白糖充分加熱的變化

用燃燒的蠟燭給白糖加熱後白糖在不斷的變化,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在反應過程中,首先白糖融化,然後白糖加熱從白色的糖變黑色的炭一樣的物質。在學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化的情況下,首先觀察有沒有新的物質產生,這也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

蠟燭燃燒時,開始有蠟燭油產生,然後又有氣體產生,弄清有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就很容易確定蠟燭燃燒的變化屬於哪一類變化了。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能力和科學思維的契機。讓每個學生都親身經歷一次科學**活動的過程,從活動中感受學科學的樂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體會到學科學的樂趣,

【學情分析】通過科學課學習,六年級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科學**能力、正確的實驗研究方法、規範的操作行為,以及良好的科學課堂習慣。

關於本課學生接觸的4種主要物質: 豆子、沙、白糖、蠟燭。學生對這幾種物質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而白糖加熱從白色的糖變黑色的炭一樣的物質則是本課學生重點認識的新物質。

本課主要有三個實驗:乙個是豆子和沙混合、用燃燒的蠟燭給白糖充分加熱、蠟燭燃燒。本課通過觀察這幾個實驗現象,學生能夠體會到物質變化的奇妙和有趣。

這一課對學生來說並不難,應該能夠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並且能夠從中達到課標要求,樂學善學。

【教學設計思路】

1、科學學習要以**為核心。

**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這一課,主要有三個**過程:

一是觀察豆子和沙混合的變化,二是燃燒的蠟燭給白糖充分加熱的變化,三是蠟燭燃燒的變化。**活動一般要經歷觀察發現,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研究方案,蒐集證據、整理資料、得出結論等,這對培養學生科學**能力、學習科學**方法等方面的科學素養起到極大作用。

2、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學時要體現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學生狀況擺正自己的位置,確定教師在學生學習科學的指導程度,確實做到學生才是**活動的真正主體。

3、全面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統一。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學生的**過程,在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科學**能力、良好操作習慣、不怕困難熱愛科學等方面的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2、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過程與方法:

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

2、體會到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緻並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對於得出正確結論是重要的。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判斷物質有沒有變化

【教學難點】:對實驗過程的細心觀察和概括

【教學準備】:1、學生四人組實驗:一杯沙子、一杯豆子、篩網、筷子、一張白紙、塑料盤;

長柄金屬湯匙、一小包白糖、蠟燭、火柴、金屬盤。

2、教師演示:紙、ppt,學生實驗材料。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發現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物質)

物質總是處在不斷地(變化)中,這節課我們通過實驗認真來研究物質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板書課題:《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出示教學目標。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實驗:

1、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些黃豆和沙?你認真觀察過黃豆和沙子嗎?

請2位組長把它們分別倒一半在兩張紙上,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特點(要留下一點黃豆和沙的樣品在杯子裡)?然後把你看到的記錄在書本上的**中。(學生觀察黃豆和沙,作好記錄)

大家觀察的都非常認真,你發現黃豆和沙分別有哪些特點?(生答,叫三四個同學)

2、混合實驗

1)、如果我們把黃豆和沙子混合,它們會發生變化麼?(請材料員把倒在紙上的黃豆和沙倒進量杯裡)

教師指導:在混合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進行攪拌。

2)、混合後的黃豆和沙子與沒有混合的相比較有什麼變化呢?

3)、怎樣才能讓我們觀察的更清晰?(學生會說放大鏡,教師可以提示:如果我們把他們在分開,能不能看得更加清晰呢?)

利用篩子進行分離,教師介紹方法和提示:分離時注意僅將混合在一起的沙和黃豆放到篩子上,樣本不能動。

觀察比較:分離出的黃豆和沙子和我們留下的樣本比較,它們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沒有明顯變化)?黃豆還是黃豆,沙子還是沙子。

(對於外部形態上出現的細微變化,教師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導本質上的變化比較)

板書:混合沙和黃豆:沒有產生新物質

小結: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並沒有發現黃豆和沙子有多大變化,黃豆還是黃豆,沙子還是沙子。在科學實驗中,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和觀察到「有明顯變化」同樣重要。

讓我們在看下面這個實驗,物質有沒有變化呢?

二、糖的加熱實驗

白糖我們都見過,你知道它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仔細的觀察白糖,並把特點記錄在27頁的**上。

(1)觀察白糖的特點,記錄在**中。

說說白糖的特點,形狀、透明度、顏色等等。

(2)**:如果給白糖加熱,你認為會發生哪些變化,填寫在記錄表中。

(3)由於這個實驗需要用火加熱,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個實驗由老師完成,同學們認真觀察並把你看到的記錄在**中。

老師,做實驗,學生填寫觀察到的現象。老師已經為每個小組準備了白糖加熱後得到的物質樣品,就在盤子裡,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填表,小組一齊合作完成。

4、交流:你們都觀察到哪些現象?加熱後的白糖與沒有加熱的白糖樣本有哪些變化?

(這個引導的過程怎麼開展,對於學生的回答要有設想)

白糖顏色、形狀都發生了改變

實驗過程中有焦味產生,白糖成了黑呼呼的新物質(這種新物質就是炭)。

白糖先由固體融化成液態,在由液體變成黑色的新的物質。

補充說明,引導明了:白糖在加熱以後得到的物質還是原來的白糖麼?

板書:加熱白糖:變成炭產生了新物質

5、蠟燭燃燒後又有什麼變化呢?蠟燭燃燒變成了什麼?

1)、請小組長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小組一起觀察蠟燭在燃燒中的變化。

2)、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填在課本27頁上。

(變化:蠟燭熔化、冒黑煙、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出示課外資料閱讀:

燃燒充分的蠟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蠟燭中的氫元素與氧元素形成水,由於溫度高,轉化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由於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蠟燭燃燒不充分,還會產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鐵器在燭焰上掠過,上面會留下碳黑的痕跡。

三、反饋實驗記錄,交流討論

1、沙和黃豆混合與白糖加熱的變化有什麼明顯的區別沒有?(沙和黃豆混合沒有明顯變化,而白糖加熱變化明顯)

2、而沙和豆子混合後沒有明顯變化,沙還是沙,豆子還是豆子,說明了什麼?(說明沙和黃豆混合沒有產生新物質。)

3、白糖充分加熱後留下的黑色的東西還是原來的白糖嗎?說明了什麼?(說明白糖在加熱過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質。)

4、總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

1)、師: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形狀、體積、狀態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如:沙和豆子混合等

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如加熱白糖等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板書:本質區別:有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5、火眼金睛[ppt]:

1)、我會選:

1、把沙和豆子混合輕輕攪拌豆子發生變化了嗎

a、沒有明顯變化 b、變成了其他物質 c、豆子發芽了

2、用蠟燭火焰加熱調羹中的白糖,白糖會( )。

a、變成液態的糖 b、變成水 c、不變

3、在水變成冰的過程中。這種變化屬於( )。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根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你能說說下列物質變化中哪些屬於物理變化,哪些屬於化學變化?

(1、彎折鐵絲。 2、把易拉罐壓扁。3、火柴燃燒。 4、摺紙。5、鐵器生鏽。

6、溼衣服晾乾。7、玻璃打碎。 8、食物腐爛。)9、大公尺煮成熟飯

四、課外延深

1、討論:白糖加熱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有沒有產生物理變化?

把固體的白糖變成液體的糖與白糖變成黑色的炭進行比較,這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

2、蠟燭燃燒發生化學變化中有沒有產生物理變化?

把蠟燭變成蠟燭油與蠟燭油燃燒變成氣體進行比較,這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

六年級科學下冊《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設計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科學 教科版 六年級下冊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第2課內容。關於物質的變化,從是否產生了新物質的標準去區分,可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本單元主要研究的是物質的化學變化,從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中,尋找化學變化的本質 ...

六年級科學下冊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2教學反思教科版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第二課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 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課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本課教學設計就是依據科...

六年級科學下冊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1教學反思教科版

幾次試教之所以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我提的問題沒有到位。記得一次試教,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加熱後的 白糖 與未加熱的白糖不一樣時,我是這樣問的 同學們,你們認為湯勺裡的是什麼?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是 白糖 這時,我又追問 你看它和原來的白糖會一樣嗎?學生又說 這是黑色的糖。此時,我有些著急了,要不現場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