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芹搖籃曲教學案例和反思

2021-07-13 21:37:41 字數 3828 閱讀 7894

人教版**九年級第三單元歌曲《搖籃曲》教學案例及反思

五蓮縣街頭鎮初級中學王學芹

教學內容: 唱歌教學《搖籃曲》

教材分析:《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作於2023年。

全曲由兩個樂段組成,方整性結構,二段體,每個樂段兩個樂句, 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 搖擺韻律.**中富於徐緩的敘事語氣的旋律,再加上裝飾音的運用,勾畫出一幅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

也表達了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母親對孩子的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演唱與欣賞搖籃曲,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引導學生熱愛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聆聽與演唱,引導學生用自然、圓潤、甜美的聲音演唱勃拉姆斯優美的《搖籃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搖籃曲這種**體裁,了解搖籃曲的主要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然、圓潤、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較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教具準備:鋼琴、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在輕**《搖籃曲》中學生步入教室。

【設計意圖】**本課要學習的歌曲的輕**,創設氛圍,確定教學基調。

(二) 匯入新課**嬰兒的啼哭聲和搖籃曲背景**, 在**聲中引出課題。

同學們,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共度一段**時光,希望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相識,也希望這節**課能為大家帶來美的享受。

同學們,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爸爸媽媽獨一無二的寶貝,小時候我們稚嫩的哭聲是世界上最動聽的**,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嬰兒啼哭聲和搖籃曲背景**)同學們,當我們還在襁褓之中時,每到夜晚,是媽媽哼唱著搖籃曲伴我們入睡,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一起去體會一下媽媽對我們濃濃的關愛吧!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讓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到良好的**氛圍中。

(三) 新課教學

1.聆聽歌曲,初步感受**《搖籃曲》範唱。

首先請同學們聆聽一遍歌曲,聆聽的同時,注意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樣的?思考作曲家為什麼使用這樣的速度和力度? 聽後學生討論回答,師生總結。

2.再次聆聽,加深印象第二次**《搖籃曲》範唱。

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請同學們注意感受一下歌曲的節拍特點,並思考一下, 歌曲的拍子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感覺?聽後學生討論回答,師生總結。

3.第三次聆聽,教師帶領學生用手打拍子感受三拍子的搖擺感覺。 第三次**歌曲範唱。

4.第四次聆聽,邊哼唱邊打拍子。 第四次**歌曲範唱。

請同學們跟隨歌曲錄音小聲哼唱一下,邊唱邊跟隨老師用手劃拍,感受一下三拍子的搖擺感覺。

【設計意圖】**是聽覺藝術,在多次聆聽中,啟發學生抓住**基本要素,在思考中有針對性的欣賞,逐步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4.教師彈琴範唱聽了同學們的小聲哼唱,老師也按捺不住想唱唱這首搖籃曲了,在老師唱的時候,請大家認真聽,一會請同學們給老師評價一下,好嗎?教師彈琴範唱歌曲, 然後請同學做評價,引導學生注意速度、力度和情緒的把握。

【設計意圖】**是情感的藝術,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緒,把握歌曲風格特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彈琴教唱教師彈琴分樂段教唱。教唱過程中,簡要分析樂曲結構,二段體,第一樂段旋律平穩,曲調抒情;第二樂段比前一樂段情緒激動一些,表現出媽媽對小寶貝美好未來的期望和憧憬。

6.教師彈琴伴奏,學生隨伴奏齊唱。

7. 簡介作者和歌曲創作背景,引導學生充滿感情的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歐洲浪漫樂派後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歐洲**史上,他與**、貝多芬齊名,由此可見他在歐洲**史上的地位。

同學們,你們想作曲家把這種愛表達的這麼細膩,你們覺得他的生平是怎樣的?有乙個幸福溫暖的家?乙個可愛的孩子?

(請學生討論)其實不是的。勃拉姆斯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後一位作曲家。2023年5月7日,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國乙個職業樂師的家庭裡。

童年時隨父親學習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圓號。由於家境貧寒,13歲便在酒店裡為舞會彈伴奏,在劇院幫助父親演奏賺取報酬貼補家用。 勃拉姆斯終身沒有結婚,當然更沒有孩子,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據說這首曲子是作曲家專門送給他的朋友的,為了表示他對朋友的友誼和以及可愛孩子的祝福,他將自己的感情寄託在**中,看得出來,勃拉姆斯是乙個非常珍惜感情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也把對媽媽的愛融入到歌曲中吧,讓我們有感情的再來演唱一遍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背景介紹,讓同學們知道,**就是借曲抒情,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感悟母愛,懂得感恩,會用歌聲表達親情。

(四)感恩父愛情感昇華學習搖籃曲的基本含義**維塔斯唱給女兒的《搖籃曲》**、啟發同學們用心感悟父親對孩子那如水的愛。

同學們,通過你們的演唱,讓我感受到你們對媽媽的愛,其實不僅僅是母愛偉大,父愛也同樣偉大。父愛是含蓄的,深沉的,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首由爸爸唱給寶貝的搖籃曲,也請同學們在歌聲中用心體會爸爸對我們那如水的父愛吧! ****,然後學生學習搖籃曲的基本含義。

搖籃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撫慰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體裁。搖籃曲速度舒緩,力度輕柔, **曲調抒情、優美,**情緒溫馨、靜謐,充滿母親對孩子的祝福和希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歌聲感悟親情,懂得感恩。

(五)**拓展**舒伯特的《搖籃曲》 、東北民歌《搖籃曲》,通過聽賞,師生共同總結搖籃曲的主要特點。

同學們,搖籃曲作為一種**體裁,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他們的搖籃曲,許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舒伯特、莫扎特、勃拉姆斯都寫過這類歌曲,今天老師還為大家選取了兩首搖籃曲,一首是舒伯特的《搖籃曲》,一首是咱們中國東北民歌《搖籃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並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自己總結一下搖籃曲這種**體裁的主要風格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這兩首搖籃曲,並讓學生總結搖籃曲的主要特點,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搖籃曲這種**體裁的認識。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現在的你們都十四五歲了,兒時的記憶可能已經淡忘,但是,我相信,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定不會忘記,你們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到現在一天天長大,雖然媽媽不會像嬰兒時期那樣為你們唱搖籃曲了,但爸爸媽媽對你們的關心呵護一天都沒有停止過,也希望同學們對我們的父母永遠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善待父母。好嗎?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唱起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在同學們的歌聲中結束我們這堂課,謝謝同學們!

案例點評:

這節課是我在我縣**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準備的一節課,因為是面對陌生的學生上課,課上完後,我覺得有很多的不足,我對本課的設計還有我與學生們的表現進行了梳理和反思,覺得有很多體會。

搖籃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體裁,我覺得搖籃曲這種**體裁對於學生來說不算陌生,學生演唱起來對**風格的把握應該不難。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是採用情境教學法,以**的審美為主線,通過講故事、看歌曲**等活動,讓學生在歌聲中去重溫父母的愛、感受父母的愛、歌唱父母的愛,幫助學生體驗**情緒,表現歌曲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但是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可能因為我自身的侷限,教學語言還不夠豐富,對學生情緒的調動和課堂氣氛的渲染也不夠,還不能夠很好的抓住初中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盡情表現這麼內斂深沉的感情,在歌曲的情緒處理上顯得還不夠細膩和深入,我覺得這是我今後特別要加強的地方。

要做好這一點,我覺得備課時候備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真的是非常重要。中學生正處在乙個人成長週期的特殊階段,他們要顯出自己的「成熟」。而且我在自己學校教唱《搖籃曲》時,一聽歌曲的名字,學生就都把演唱這首歌當作是小兒科的東西,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

因此,以後再教唱這首歌曲時,不能只停留在像教小學生似的那種讓他們懂得感恩的層面上,而應該在此基礎上盡量引導學生去品味這首歌曲的藝術價值、體驗歌曲中豐富的情感內涵。

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不像其他的搖籃曲那樣簡單易學,再加上其內容、內涵卻意義深遠,由於課堂時間緊湊,課堂上學生對作品的把握、聲音的處理還不夠到位,今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通過提公升自己的教學素養來引導和提高學生。

2014.8.22

勞動技術教學案例與反思 王學翠

易拉罐空筒小製作 教學案例與反思 長征小學王學翠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掌握易拉罐工藝的基本製作方法。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3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力,提高審美情趣,增強環保意識。二 教學重點 學習體會易拉罐工藝的的製作 三 教學難點 運用材料表...

教學案例和反思

讓學生的情感之花自由綻放 草船借箭 教學案例 卡子鎮藥樹小學張吉富 我的語文課,咋看起來無序,雜亂無章,因為我上語文課喜歡打破常規,常常讓學生翻開語文書自讀自悟,或圈點字詞,或畫畫重點句,或標記疑問等等,放飛學生的心靈,放飛學生的思維,以牧羊式讓學生自己走進課文,自己去感悟課文中景色的美麗 人物的高...

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

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 作品的情感是以語言為依託的,離開語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癢。2 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夠,課堂語言過於書面化,與學生的交流有隔膜。3 雖然本節課是以誦讀為綱,但我仍感覺教學設計上,安排學生讀的 時間太少。如果我再上 觀滄海 這節課,我想做這樣的改進 一 教學上仍以指導學生誦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