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方法

2021-07-13 05:38:49 字數 4792 閱讀 1737

「質性研究」這個詞在台灣、港、澳地區用得比較多,在大陸有的稱其為「質的研究」、「質化研究」;還有的為將其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較,稱為「定質研究」。

1.質性研究的定義

所謂質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物件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2.質性研究的特點:

1) 自然主義的**傳統

質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自然**的傳統要求研究者注重社會現象的整體性和關係性。在對乙個事件進行考察時,不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發生和變化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對該實踐與其他事件之間的聯絡。

2) 對意義的「解釋性理解」

質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被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和意義建構作「解釋性理解」,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釋。由於理解是雙方互動的結果,研究者需要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了解自己與對方達到理解的機制和過程。

3) 研究是乙個演化的過程

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研究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因此對研究的過程必須加以細緻的反省和報道。

4) 使用歸納法,自下而上分析資料

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主要採納歸納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資料的基礎上建立分析類別和理論假設,然後通過相關檢驗得到充實和系統化。因此,「質性研究」的結果只適用於特定的情境和條件,不能推廣到樣本之外。

5) 重視研究關係

由於注重解釋性理解,質性研究對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視,特別是倫理道德問題。研究者必須事先徵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對他們所提供的資訊嚴格保密,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並合理回報他們所給予的幫助。

「質性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質性研究的特點決定了這是一種非常適合教育領域的研究。

3.質性研究與量的研究的區別:(只說黑體字)

量的研究通過測量、計算和分析,以求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把握。而「質性研究」則是通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研究物件)進行長期深入細緻的體驗,然後對事物的「質」有乙個比較整體性的、解釋性的理解。「質性研究」與「量的研究」各有優勢和弱點,兩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補的。

很需要量的研究作為研究的一種補充的手段。

特殊性問題

過程性問題

意義類問題、情境類問題

描述性問題、解釋性問題

特殊性問題:指的是乙個特殊的個案所呈現的問題,研究只對這個個案本身進行**。

過程性問題:**的是事情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事情的動態變化上面。如「網上輔導在電大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意義類問題:**的是當事人對有關事情的意**釋。如:「常德地區電大教師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的?」

情境性問題:**的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發生的社會現象。如:「常德市電大教師每天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的?」

這類問題是質性研究者經常使用的問題。因為它們反映了質性研究的兩個重要長處:(1)對被研究者的意義建構進行研究;(2)在自然情境中進行研究。

一般來說,質性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問題」和「解釋性問題」,因為這兩類問題可以對現象的本相和意義進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指的是研究者從事某種研究的動機、原因和期望,可以分成三種型別:個人的目的、實用的目的、科學研究的目的(maxwell,1996)

從實際操作的層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幾個方面組成:進入現場的方式、收集資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

對研究的質量進行檢測,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信度問題,效度問題,推論問題,倫理道德問題。

信度和效度是量的研究用來檢測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的。將這兩種檢測手段用於質性研究並不完全適用。

推廣度:質性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深入認識少數個案生活的本質,而達到認識大多數人生活中深層次體驗的目的。研究的結論能得到與研究物件處於同一或相似背景的人們的認同,就說明研究具備推廣度。

推理:對於論點的證明,包括證明的邏輯性、嚴謹性和完備性等。

倫理道德:倫理道德問題貫穿於研究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是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倫理道德主要包括自願原則、保密原則、公正合理原則、公平回報原則等。

基本步驟包括:

1.研究設計

2.問題的選擇

3.資料收集

4.資料的整理分析

5.成果表達

6.研究結果的評估

1.研究設計。

質性研究設計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現象與問題;②研究的目的和意義;③研究的背景知識;④研究方法的選擇和運用;⑤研究的評估和檢測手段。

2.研究物件的選擇。

研究物件不僅包括人,即被研究者,而且包括被研究的時間、地點、事件等。

質性研究因其特性,使用的是「非概率抽樣」中的「目的性抽樣」,即抽取那些能夠為本研究問題提供最大資訊量的樣本。

「目的性抽樣」有很多具體的策略:強度抽樣,最大差異抽樣,同質性抽樣,關鍵個案抽樣等等。

例如:強度抽樣:指抽取具有較高資訊密度和強度的個案,目的是了解在這樣乙個具有密集,豐富資訊的案例中,所研究的問題會呈現什麼狀況。

比如:對「電大**學生課業負擔的現狀」的調查,就可以選擇乙個課業相對繁重的專業中的在職學員人群作為個案調查的基地。那麼我們便可以比較充分地了解目前電大的在職學員課業負擔可能重到什麼程度,這麼重的負擔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什麼影響。

3.資料收集

質性研究資料的收集主要採用觀察(observations)、訪談(interviews)、實物收集(documents)等主要方法手段。下面分別介紹:

3.1 訪談

訪談的作用:

訪談的型別

訪談可以分成三種型別:封閉型、開放型、半開放型。

在封閉型訪談中,研究者對訪談的走向和步驟起主導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設計好了的、具有固定結構的統一問卷進行訪談。

與此相反,開放型訪談沒有固定的訪談問題,研究者鼓勵受訪者用自己的語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般來說,質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初期往往使用開放型訪談的形式,了解被訪者關心的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式;然後,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步轉向半開放型訪談,重點就前面訪談中出現的重要問題以及尚存的疑問進行追問。

訪談前的準備工作

1)與被研究物件協商

– 錄象、錄音與否

2)設計訪談提綱

訪談中的提問

訪談問題有多種多樣,通常可以分為三組型別來認識,即開放型和封閉型、具體型和抽象型、清晰型和含混型。

具體型問題就是詢問一些具體事件或細節。

實際訪談中一般多用開放型、具體型和清晰型的問題。

訪談中的傾聽

對於訪談者來說,在傾聽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最為基本的原則又兩條:一是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談話;二是要能容忍沉默。

訪談者要調動自己所有的觸覺和情感去感受對方,去積極主動地、有感情地與對方交往。

■訪談中的回應

訪談者對受訪者作出的回應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一般常用的有:(1)認可;(2)重複、重組和總結;(3)自我暴露;(4)鼓勵對方。

還有:要注意做訪談記錄,等等。

3.2 觀察

除了訪談以外,質性研究中另外乙個主要的收集資料的方法是觀察。

■觀察的型別

以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從事的活動來分,有參與性觀察、非參與性觀察和半參與性觀察。

■觀察前的準備工作

■觀察的階段

初期——全方位的開放式觀察

逐漸聚焦的階段

找出研究焦點後進行選擇性觀察

觀察記錄與**

觀察記錄要求按時序進行,及時補充: 記錄的語言要具體、清楚、實在

觀察者要進行自我反思,盡量將自己所做的推論與觀察到的事情分開。

3.3 實物收集

「實物」包括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文字、**、音響、物品等。可以是人工製作的東西,也可以是經過人加工過的自然物。既可以是歷史文獻,也可以是當時記錄。

(關於文獻收集,另有專題講述)

實物分析方法有助於研究者拓寬視角和增加敏感度,及時和全面地捕捉到被研究物件有關資訊,豐富研究內容,並達到互相證實和檢驗的目的。目前實物分析法多被作為訪談法、觀察法等方法的輔助手段來使用,以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

4.資料的整理分析。

質性研究資料的分析不同於量化研究資料的分析,當資料收集好以後,就需要對資料進行歸檔、分類、編碼、歸納分析。

1)初步分析資料

閱讀原始資料

資料登入

尋找「本土概念」

資料抽樣的乙個辦法就是尋找「本土概念」,即那些能夠表達研究者自己觀點和情感感受的語言,將這些概念作為登入的碼號。「本土概念」應該是被研究者經常使用的,用來表達他們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這些概念通常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與學術界或一般人常用的概念不太一樣。

編碼和歸檔

2)歸類和深入分析

類屬分析

「類屬」是說按照資料所呈現的某個觀點或主題分析,是乙個比較大的意義單位。類屬分析就是在資料中尋找反覆出現的現象以及用來解釋它們的概念、術語的過程,包括類屬要素,要素之間的關係和結構等。

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就是將資料置身於研究現象所處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對有關事件和人物進行描述性分析。

3)分析資料的手段

● 畫圖、列表

● 寫反思筆記:描述、分析、方法反思、理論建構、綜合

● 運用直覺和想象、比喻、類推等

● 闡釋迴圈:在部分與整體之間不斷對比,建立聯絡

5.成果表達。

質性研究成果也是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加以表達,同量化研究報告所不同的是,質性研究報告在寫作時首先要考慮讀者物件、敘述風格、敘述人稱、書寫角度、研究者的位置(與被研究者、研究問題的關係)等。

質性研究報告需要對研究過程作詳細的敘述,並對關涉主題的各種現象作細緻詳實的描述,還要詳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中對研究關係的反省歷程,這些都有助於讀者判別研究的真實性、可靠性。

質性研究及分析

國立嘉義大學教學大綱 質性研究與資料分析家教所夜專一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 analysis 任課老師 高淑清 office 05 2743111 ext.3751 e mail 上課時間 星期五 15 20 p.m.17 10 p.m.學期學分數 二學分 選修 教學目...

質性研究方法教學中培養學生概念界定的方法

作者 陳玉生 學習導刊 2013年第07期 講扎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 時發現,大部分學生有兩個困難,一是不知道如何從那些主要為日常話語的資料中抽象出概念,二是撰寫備忘錄時不知道如何將資料適當應用到文字之中。在這裡,主要介紹馬克斯?韋伯的 理想型別法 和帕森斯的 剩餘範疇法 談談如何...

質性研究如何建構理論

二月讀書 女性主義研究方法與質性研究 議題 女性主義研究方法時間 2005年2月27日 地點 八里台學區 南院 教育培訓中心大樓319教室 參加者 讀書會成員 20人導讀者 李紅王向賢 一 女性主義方 再認識 導讀者 李紅 我介紹的是女性主義方 首先我要說明方法 認識論 方 三者的關係,女性主義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