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學生「插嘴」

2021-07-12 16:33:08 字數 2821 閱讀 1181

成都石室白馬中學劉華

剛接觸初一新生時經常遇到學生插嘴的情況:當你講得正起勁時,冷不丁地學生就冒出一句根本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話,或是某同學回答問題出錯時就有其他同學不自覺地對此進行評價或侮辱該同學,或是學生無意識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同學故意說話搗亂,從而引起別的同學起鬨、笑鬧,擾亂課堂秩序,打斷教師的思路,打亂課堂教學,讓我們教師煩不勝煩。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剛開始的時侯,為了維持課堂秩序,也為了維護我所謂的師道尊嚴,我就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打死,聲色俱厲地教訓學生,甚至有時還大發雷霆,把上課插嘴的學生叫到辦公室進行批評、懲罰。我想,可能有不少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像我一樣採取這種處理方式。

這下學生倒是給「震」住了,課堂秩序也「好」了,但隨之失去的卻是學生的活潑、熱情和激情,每當我提出問題希望學生回答或是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學生只是「聽話」地把我看著,幾乎沒有乙個學生敢說話,也幾乎沒有乙個學生樂意舉手,整個課堂毫無生氣,幾乎就我一人在那兒表演。這下可把我嚇壞了,「難道是我錯了?」

於是我趕緊和初中的班主任、經驗豐富的初中老師交流、溝通,並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方知在處理這種現象時的確太粗暴簡單了。於是,我趕緊改變策略,調整處理學生「插嘴」行為的方式方法。遇到那種故意以「插嘴」方式搗亂的學生,我不再當眾斥責、教訓,而是用眼神或是走到學生跟前用輕拍的動作,暗示學生不要隨意插嘴,並且課後單獨找該生談話,讓她(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對於那種思維敏捷、反映快,「插嘴」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關的學生則給予鼓勵,並加以正確引導。對於「插嘴」內容不怎麼對題的學生我則創設情境,將其順理成章地引到教學內容上來,有時確實不能和教學內容拉上聯絡的,我也千方百計借坡下驢,給學生台階下,不讓學生感到尷尬、難為情。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慢慢地情況發生了變化,學生們那種純真、天性、興趣和熱情又重現了,課堂又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尤其是初一(4)課堂特別活躍,上起課來輕鬆無比,這讓我信心百倍。

有時學生說的讓我很意外、很高興,我為他所知道的感到意外,為他說得如此精彩而高興。學生們的想法千奇百怪,讓我驚嘆不已。他們樂於觀察,尤其是觀察細微之處;敢想,尤其善於想別人想不到的東西;敢說,敢說別人還沒說過的話。

而學生們許多純真的想法也是我意想不到的,給了我不少啟發,使我受益非淺。我想這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新課程所倡導的。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學生一般情況下都只能是順從的「聽者」,一般只有先舉手再發言、只有經過老師的同意才可以發言,學生不允許越雷池半步。這是嚴重壓抑學生個性的做法,與我們的新課程要求是相違背的。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研究者。

在這種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插嘴」行為的產生是合情合理的,無可非議的。它不是「亂」,而是「活」,它是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景觀,同時它又是學生張揚個性的最佳途徑。因為學生在沒有約束、沒有負擔的教學情景中才會產生「插嘴」現象的,這種個性的張揚是真實的、積極的、有意義的,它是學生的直覺、頓悟和靈感而迸發出的創新性思維。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們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智慧型和才華。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要解放學生的腦子,是指能思;要解放學生的嘴巴,是指能說。」事實上,鴉雀無聲、平靜無波的課堂無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動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仔細想想,課堂上愛插嘴的學生絕大多數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學生,他們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主動要求自覺學習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表揚的。他們的「插嘴」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煩惱和困擾,相反他們應該是課堂良好氛圍的調和劑。仔細分析,循規蹈矩的學生會插嘴嗎?

膽小的學生會插嘴嗎?不動腦筋的學生會插嘴嗎?插嘴的學生往往是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善於對所學內容進行質疑和辨析,參與意識和求知慾望強烈。

在學生的插嘴中隱含著許多創新的思考,閃爍著許多創新的火花。而我們老師如果對他們橫加阻攔的話,勢必會嚴重壓制學生的表達慾望,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當然,這也是有悖於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因此,對待學生的「插嘴」,我們老師不能一概而論的加以駁斥,而應抱著欣賞的態度,學會用肯定的語言和親切的目光善待這些「插嘴」的學生,從學生的生理、認知、情感等角度去看待學生的「插嘴」行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維護「插嘴」學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初一的學生愛表現,當他們的這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便會產生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推動他們信心百倍地去學習新東西,探索新問題,獲得新的提高。

我們教師應該把學生的「插嘴」當做一種學習的資源,去挖掘與**,引導學生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課堂教學中,當我們面對學生的「插嘴」時,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並為此提供交流表達的機會。同時,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可以給「插嘴」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探索、思考空間,進一步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插嘴」的背後潛藏著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個性的張揚和求異的思維。因此,我們教師既要調控好課堂秩序,正確對待學生的「插嘴」,又要保護「插嘴」學生的積極性。只要我們教師在學生「插嘴」時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人格的尊重和情感的釋放,同時要求他們兼顧全域性,就可以讓教師、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一種和諧的互動活動狀態,以促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新課程強調師生共同成長,課堂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增長能力、獲得情感體驗的舞台,也應該成為教師展示教學才華的舞台。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將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控水平、應變能力以及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當學生的「插嘴」不盡人意時,你怎樣讓學生愉悅地坐下來;當學生的「插嘴」富有挑戰時,你如何盤活、如何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讓學生的「插嘴」成為學習的資源,成為學生**知識、發現規律的新的起點。所以,對待學生的「插嘴」現象,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那些與課堂毫不相干的,無價值的插嘴,我們教師應堅決制止。對那些積極的、對課堂教學有意義的,我們教師應加以褒揚,並正確地引導,有效地利用它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

基於人才培養的學生插嘴現象思考

作者 李淑雲 成才之路 2015年第32期 摘要 學生 插嘴 有其客觀原因,面對學生的 插嘴 只要教師用心聆聽,慧心引導,巧妙化解,及時反思,插嘴 會變為一種資源,學生學習的資源,教師優化教學行為的資源。關鍵詞 學生 插嘴 現象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2.0 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 1008 3...

學生安全工作小議

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我們對學生的安全問題應時刻保持正確的認識。通常情況下,學校一旦在安全方面出了一件大事,都會在事發後拿出一套大的防範動作,所謂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亡羊補牢是很必要的,但是僅僅侷限於亡羊補牢,那又是非常不夠的。重要的在於建立一套比較完備的安全預防機制。近年來,院學生處和我係領導都非...

小學生上課愛插嘴怎麼辦

課堂上,教師正繪聲繪色地講課時,突然有學生插嘴打亂了教學程式。此時,教師該怎麼辦呢?是批評學生,還是善待他們的這一舉動呢?一 善待學生 插嘴 讓其傾吐生活的體驗 課堂上,當學生 教師 文字三者之間充分對話後,每個學生對文字的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悟。當學生發現自己對文字的體驗與別人不同時,會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