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起來了》課後反思

2021-07-12 15:29:38 字數 5135 閱讀 5565

今天又講了三個班的《熱起來了》一課,發現昨天的實驗環節布置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今天有學生給我看他的活動記錄,記得有乙個學生是這樣的記錄結果:溫度計貼脫下的衣服外層開始溫度為20℃,經過兩分鐘後是23℃;插進袖管的衣服夾層裡開始是23℃,經過兩分鐘後是27℃,如果學生都得到這樣的結果,這個實驗的設計就是失敗的。問題在**呢?

我想第乙個活動要求學生在活動前幾分鐘才脫下衣服,衣服裡殘餘的熱量影響了實驗的準確度和實驗要求達到的初衷。原來我的設想裡放在一邊的衣服不公升溫太理想化了,怎麼能讓學生感受到穿著和脫了的衣服之間的公升溫情況的不同呢?中午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

要不採用分時段計時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公升溫情況確實存在很大差異。所以下午的教學我修改了活動記錄單,內容為:

活動1、貼衣服外層

活動2、貼衣服夾層

這樣調整後學生會發現活動1公升溫情況不明顯甚至幾次記錄結果都不變化,活動2公升溫明顯甚至經過一分鐘就公升高了5、6度。課後我也做了一次驗證實驗,結果是活動1、貼衣服外層溫度依次為:19.

2℃\20℃\20℃\20℃。活動2、貼衣服夾層溫度變化依次為:19℃\27.

5℃\30℃\30.5℃,如果學生能得到這樣的實驗記錄結果,對衣服不能公升熱應該是理解了。

陶贇《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課後反思

今天在五(2)班上了《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課,感覺效果很好。由於教材修訂的原因,這個班在三年級時已經學過這一課,因此,我沒有讓學生分組實驗,而是在展示屏上進行演示實驗。這樣既節省時間,更控制了課堂教學的節奏和秩序,更何況,這一課中要學生分組實驗也僅僅對書中描述的七種物體是沉還是浮進行驗證、判斷,演示同樣能達到這個效果。

在課堂中,我主要是對學生思維發展的訓練。首先,讓學生對書中介紹的七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進行猜測,並記錄下理由;然後請一名同學匯報猜測情況,有不同想法的同學進行補充;第三步,教師將學生有歧義的物體名稱寫出來,暫不討論,對於猜測較一致物體進行演示,看猜測是否正確,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第四,對於猜測有歧義的幾個物體再分別說明猜測的理由,在說明了理由後自由辯論,不同意見發表完了演示這幾個物體的沉浮實驗;第五,經過以上的分析、實驗觀察,學生總結物體的沉浮和什麼因素有關?學生認為和物體的大小、輕重、形狀、是否空心、材料這幾個因素有關;第六,以某個物體為例,看是否和這些因素有關:

①空瓶中裝少量水——浮,空瓶中裝較多水,但不裝滿——沉,說明物體的沉浮和是否空心沒有關係,因為兩種情況都有空心部分,但這兩種情況下,體積、形狀、材料都沒變,輕重變了,說明輕重和物體的沉浮是有關的。②書中的橡皮、蘿蔔切小,木塊、回形針變大,它們的沉浮情況不變,可以說明物體的沉浮和材料有關,和形狀無關(因為它們都是考慮浸沒在水中觀察的,在切小、變大的過程中,物體的輕重、大小都發生了變化,可能和這些因素也有關。)

在執教後,中午,我讓學生寫了一篇學習反思,寫一寫主要了解了什麼?哪些部分還有疑惑?還有什麼問題?從學生寫時的表情看,效果可能不錯。

我認為撰寫學習反思、學習體會應該也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乙個好途徑。

陶贇《浮力》課後反思

如何測量浮力?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利用測量計來測量,然後在杯子的底部裝了小滑輪,再根據「拉力+重力=浮力」進行測量和計算。在實際操作中我覺得使用泡沫塊存在兩個不足:

1、本課安排了2個實驗,實驗一是測量一塊泡沫塊不同浸水狀態的測量(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實驗二是測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塊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泡沫塊很輕,所以在測量自重時基本上沒有多少體現或沒有什麼變化,從而很容易認為「拉力就是等於浮力」,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形成「拉力+重力=浮力」的正確認識。

2、泡沫塊自身質量小,但產生的浮力比較大,而我們使用的測力計的測量範圍是比較小的,特別是在實驗二測量中泡沫塊和大泡沫塊時往往因達到極限而出現彈簧拉到底的情況,這樣就不能很好的測出相關的資料。

寫到這,我想到另外乙個問題,這節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知道「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而泡沫塊對形成這個科學概念的作用還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它的體積變化對自身的質量影響不大,但體積變化造成浮力大小是很明顯的。

是不是要使用泡沫塊?如果不用,用什麼材料更能實現教學目標?木塊嗎?

思考:為了實現比較理想的實驗效果,教師必須對實驗材料進行認真的選擇。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許多科學教師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材料組織教學,導致許多實驗**浮於表面,或是因為材料的不恰當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陶贇《冰融化了》課後反思

為了執教武漢市優質課觀摩活動《冰融化了》,雖然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付出了相當多的精力,但是在課上還是出現了課前沒有預料到的生成問題。

(1)由於教學條件的改變生成的問題。

由於課前試教都是在自己學校進行的,教室裡並沒有冰櫃。每次實驗都是提前一節課從冰櫃裡拿出冰塊,用攪拌器打碎,裝入保溫桶。學生上課測量的冰塊結果基本都是0℃。

但是在光谷一小上研討課的時候,他們學校有個冰櫃放在教室裡,碎冰直接從冰櫃裡拿出,

學生測得的溫度都在-4℃至-8℃之間,在10分鐘的觀測中,學生發現冰塊的溫度是上公升的。

從-8℃上公升到0℃。這個問題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在學生匯報的時候,沒有得到預期的實驗結論。

(2)由於學生知識水平不同生成的問題。

試教的時候,因為本校三年級的學生已經上過本課了,考慮到這是新教材,本校五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一課,所以我用的學生是五年級的。學生在認知水平和實驗能力上都大不相同。在光谷一小上研討課時,用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在試驗設計和操作上,都和我預期的實驗效果大相徑庭,三年級的學生沒有學過使用室溫計,雖然課前臨時突擊教學了,但是學生的使用還是不太熟練。

反思自己的這節課,感覺自己在處理這兩個問題的時候有些草率。

1、實驗條件改變了,自己應該預先在課前再做一遍的。及時發現問題,可以通過調整冰塊拿出冰櫃的時間來避免這個問題的生成。另外還覺得自己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如果在臨下課前再設計乙個環節,讓學生猜猜,現在冰塊的溫度,並實際進行測量,這個問題也可以解決。

2、關注學生在科學**中需要什麼。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初步的技能、方法習得必不可少。備課還有乙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備學生。

我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有欠穩妥。用五年級的學生來試教,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驗能力的不同。在實際的課上,對三年級的學生的指導如果還細化些,如「觀察什麼、怎樣觀察、怎樣記錄」應該捨得多花些時間。

要關注學生真正在觀察什麼,怎麼觀察、記錄,了解學生在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需要怎樣的幫助和指導,確實解決學生實際觀察記錄中所遇到的困難。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一些在實際中新生成的問題,使開放的單元教學不至於在開放中迷失過程目標。

陶贇《誰先迎來黎明》課後反思

《宇宙單元》太難了,有點簡單問題複雜化,我化書本的複雜為簡單。《誰先迎來黎明》本來知識就難,涉及到了時區,還設計了一些把學生弄暈的模擬實驗,我認為太繁了,所以我不像書本上那樣上。

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複習匯入:我們已經知道了地球是在自轉著,自轉能形成晝夜交替現像。地球上有晝夜交替,那誰迎來黎明呢?

新授:出示地球儀,簡介地球儀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經線,緯線,地球儀的作用等。再在地球儀的不同位置貼上標籤,分別稱為a和b,問學生,這兩個點誰先迎來黎明呢?

有的學生說是a點,有的學生說是b點。接著我在黑板上畫出地球儀,再畫上太陽,指著太陽說,如果太陽這樣照向地球,那麼這條黎明線確切地應該說晨昏線在哪兒呢?學生思考後有乙個學生上來畫出了這條線,接著,我在沒被太陽照亮的半球上畫出a點和b點,隨後轉動地球儀問:

如果地球這樣逆時針轉誰先迎來黎明?順時針轉又誰先迎來黎明?那麼究竟地球是怎麼自轉的呢?

學生對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於是我啟發他們說:「自然界裡的哪一種現像可以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地球的自轉方向?」有位學生想後怯生生地說「太陽東昇西落。

」,對於他的回答我很開心。於是我說:「,你說得很對,我們其實已經從哥白尼的『日心說』中知道了太陽是不動的,而現在我們每天看到太陽東昇西落,其實不是它在運動,而是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

我們從太陽的東昇西落現像可以知道地球自轉方向是怎麼樣的。你們說是怎麼樣的?」有的學生說是由東向西的,有學生說是由西向東的。

於是我用「乘車看窗外物體的事例」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的思維。並用對應的辦法使學生的認識更清晰。前進的汽車相當於自轉的地球,車窗外的向後去的樹相當於東昇西落的太陽。

並且在黑板上畫了簡筆圖加以說明。由向後去的樹可知道車在前進,由東昇西落即由東向西運動的太陽也能知道地球自轉的方向是由西向東。這樣學生就明白了地球自轉的方向了,越東越先迎來黎明。

也就不難明白a和b兩地究竟誰先迎來黎明了。

那麼兩地黎明相差幾小時呢?對於這個問題學生也很感興趣。但一點也沒有前概念。

我先在黑板上畫乙個長方形,代表平面地球。在中間畫上「0」經線。接著是邊畫邊介紹,什麼自轉一周24小時,所以把地球分為24個時區,「0」經線往東為東經,有12個時區,往西為西經,也有12個時間,相鄰兩個時間相差一小時。

畫好後,再用地球儀演示一下,再以北京和烏魯木齊為例,北京在東八區,烏魯木齊在東六區,如果北京是5點迎來黎明,那烏魯木齊是幾點呢?再算紐約和北京的時差。最後讀課文上的文字加深了解。

這樣上下來,感覺學生掌握得好像比做模擬實驗要好一些。因為,他們的心比較靜,思考比較有效些。

陶贇《晝夜交替》課後反思

對於晝夜交替的解釋研究用了六篇課文,可謂篇幅之多。也足見這一問題研究的價值。然而,通過六課時的研究,出現了令科學教師摸不著頭腦了事。

教材裡三次出現對晝夜交替現像解釋的修正。第一次是第二課《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這一課修正的目的教參上是這樣說的:希望出現的結果是學生還能保留他們的多種解釋。

希望學生明白,在沒有新證據時,不能輕易對解釋加以否定。其實是沒有作出任何修正。

第二次修正是在第三課《證明地球在自轉》,學生通過對傅科擺的了解,知道了地球的自轉,希望學生再次對「解釋」作出修正,教參上是這樣要求的:討論的結果應當是:在所有的解釋中,將凡是有地球自轉的一類保留下來,地球不動一類排除掉,地球公轉一類在沒有新證據前,也應保留下來。

這裡讓學生感悟到晝夜交替也許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關。

第三次是在第六課《地球在公轉嗎》,這次修正教參上是這樣說的:讓學生再次對有關晝夜交替現像的解釋進行處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最終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兩種方式,自轉和公轉。

他們關於晝夜交替的所有解釋中,將保留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在公轉的那一種解釋。這裡很顯然,最終要求學生了解的晝夜交替的解釋是: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公轉,於是形成了晝夜交替。

這樣的科學概念在教學目標中是沒有明確表述的。是我自已杜撰的。

然而在教材的資料庫中對晝夜交替的解釋卻是這樣的:地球自轉會導致晝夜交替現像。還進一步說:

「因為地球是乙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表面,被太陽照亮的一半就是白晝,沒有照亮的一半就是黑夜。地球週期性的自轉,使地球表面上的任一點,都可能迎來太陽和送走太陽,所以就出現了晝夜交替現像。」

是「地球自轉」呢?還是「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

1《熱起來了》熱

本節課就將利用這些學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 的興趣,讓他們在 活動過程中不斷產生問題 解決問題 又產生新問題。從而達到持續觀察的研究活動目的。三.說教法與學法 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能使他們受益無窮。結合本課的特點,我的主導方法是 研討 式教學,同時綜合運用...

北京亮起來了 反思

茨溝小學余娟 北京亮起來了 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北京絢麗多姿的夜景,是小學生了解我國首都,學習語言,練習感情朗讀的好教材。細細品讀,文中每一句話裡都藏著燈的明亮 細細感受,每一句話裡都透著光的絢麗。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 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課堂上,我創設了讓學生和我一起遊北京 賞夜景這樣...

北京亮起來了反思

城關街道北關小學 二年級四班 本單元教材圍繞愛祖國 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北京夜晚猶如 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文章文質兼美,語言生動 優美的詞語,字裡行間都體現出晚上的首都是多麼的美麗。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本著以下幾個特點 一 創設情境,增強直觀感受 夜晚的北京燈光絢麗多彩 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