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教學內容

2021-07-11 21:32:27 字數 4899 閱讀 7325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2、學習多用否定句的寫作特點。

3、熟練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2、積累掌握「晏如、蕭然、汲汲、戚戚」等重點詞語。

3、學習多用否定句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1、理解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是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

2、「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的含義。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我們曾經學過陶淵明寫的散文《桃花源記》,作者虛構了乙個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現在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傳》,兩篇文章相互印證,也許對陶淵明的思想會有乙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才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

由於他厭惡官場的汙濁,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後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120多首、散文6篇、辭賦3篇及其它韻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汙濁的現實表現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讚美,如《飲酒》《歸園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記》,表現了對理想社會的嚮往。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寫,來表現農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三、題目解說:

《五柳先生傳》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簡稱「傳」。傳記,是對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記敘,其特點是「實錄」,即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和誇張。根據記敘的物件不同,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兩類。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四、初讀,整體感知:

1、重點拼音:輒(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簞(dān)瓢屢(lǚ)空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儔(chóu) 銜觴(shāng) 歟(yú)

2、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身心放鬆,無拘無束;第二,讀出自我,讀出困惑。

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3、注意節奏。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再讀,初步理解詞句意思。

1、重點字詞。

第一段:

何許:什麼地方。許:,處所、地方。 亦:也。 詳:形容詞作動詞,知道。

姓字:姓名。 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後另外改的別名叫「字」。 因:因此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以:把。 為:作為。 號:別號,人名外的自稱。

焉:語氣詞助,無義。 好:

喜歡,喜好。 不求甚解(成語):不追求過細的理解。

這裡指不拘泥於字面,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這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 會意:

對書中的精神實質有所領會。會:領會,體會。

欣然:高興的樣子。 性:

人的本性。

嗜:喜愛,愛好。 舊:

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或:

有時。 置酒:準備酒。

置:置備,準備。

而招之:而表順承。 招之:招待他。 造:往,到。 輒:每每,總是

盡: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點也不。曾不連用加強否定語氣。

吝:捨不得。 吝情:

感情上計較,指留戀、顧戀。 去留,偏意複詞,強調,去,指離開。 曾不吝情去留:

一點兒也不會捨不得離開。(就是說吃了別人的酒說走就走。) 環堵:

房屋四周。堵,牆壁。 蕭然:

冷落、空曠的樣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結:

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

簞: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瓢:

舀水的葫蘆。    簞瓢屢空: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

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平樂道。顏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孔子的得意門人,以德行堅稱。

亦稱顏淵後世也稱作「顏叔」,「顏生」。他貧而好學,篤於存亡,雖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年三十二死,後人稱為「復聖」。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

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自娛:使自己歡娛。

頗示己志:很(能)表達自己的志趣。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2、請學生逐句翻譯第一段,師訂正補充。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生齊讀課文引入:

二、師生合作通釋第二段:

1、重點字詞

贊;史傳文章結尾的評語。(不是讚揚的意思。)它是對傳記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

黔婁:戰國時齊國人,魯恭公想聘他為相,他不受,齊王派人送去**百斤,想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他死時衣不蔽體。

他的妻子也很賢德。陶淵明痼在《詠貧士》中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戚戚:愁苦的樣子。 汲汲:

心情急切的樣子

不戚戚於貧賤:狀語後置。譯為:不因為貧賤而憂愁。 後一句: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譯: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

其言:指黔婁之妻說的話。茲:

連詞,起承接作用。 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

儔:類。 銜觴賦詩:

一邊喝酒一邊做詩。銜觴:口銜酒杯,指飲酒。

觴:酒杯。 以樂其志:

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 以:連詞,來。

志:心志,志趣。 樂,使……快樂。

譯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名利。

喜歡讀書,不過不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好喝酒,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來招待他;去喝酒總是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說走就走。[一點兒也不會捨不得離開。就是說吃了別人的酒說走就走。

]簡陋的居室裡空空蕩蕩,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裡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自我娛樂(以消遣時光),(從文中)很能表達自己的志趣。

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這種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堅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呢,還是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呢?

(其實這兩種百姓都過著非常美好的生活)

三、問題研究:

1. 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乙個怎樣的形象?

(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

(2)「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他讀書的目的不是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第二大愛好——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汙濁的世俗社會裡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於酒,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他飲酒時「造飲輒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

(4)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華出眾,著文章本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得官祿,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這與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這個身處汙濁社會而保持高風亮節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欽佩萬分。

(2)至(4)條概括起來就是他的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著文章。

2、描寫五柳先生生活狀況的句子:「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草瓢屢空。」

不僅寫出了他的窮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說明了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比,表達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貧樂道的思想。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乙個雖然貧困,卻悠閒自適、淡泊名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答案: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統一答案。

4、作者為什麼要託言為五柳先生寫傳記?而且還要交代人物為什麼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用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起了乙個字型大小。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先生的所作所為與當時的世風顯然是背道而馳的,表現了他卓而不群、不隨世俗的品性。

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而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為號也顯示出他的志趣。

《五柳先生傳》教學反思

匡琪敏 五柳先生傳 是初二語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 志趣和精神面貌,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針對大多數學生不大喜歡文言文的現象,教這一課時,我首先做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 五柳 入手,接著引出與 五柳 有關的乙個典故,自然地過渡到陶淵明再讓學生結合以往所學說說 ...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2 讀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我們看到乙個具有隱者心境的五柳先生。3 讀 好讀書,不求甚解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我們看到乙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4 讀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我們看到乙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5 讀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晏如也 我們看到乙個安貧樂道的...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九年級語文河大版張鳳 豔侯家寨鄉中學 五柳先生傳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傳 是九年級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給自己寫的自傳,從思想性格 愛好 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安貧樂道的隱士形象。在這樣簡短的篇幅裡勾畫人物,不僅形象豐滿,性格鮮明,從中可以窺見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