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英語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021-07-11 01:02:42 字數 5087 閱讀 7236

1.問題的提出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在教學實踐中提高的,新的教育觀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探索中才能逐步提高。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過程應該是乙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

反思是一項滿懷希望的活動,從事反思的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可以啟用教師的教學智慧型,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它還是乙個教育者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矯正、自我超越的過程。因此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師必須進行教學反思;為了自身的專業成長,英語教師同樣必須進行教學反思。

2.英語教學反思行為的特徵

英語教學反思,即對英語教學的反思性活動,是指教師借助於自己教學實踐的行為研究,不斷反思自我對英語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英語的規律,英語教學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對經驗的認識,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公升教學實踐科學性、合理性的活動過程。反思性教學至少具有以下特徵:

① 反思性教學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是一種可重複實驗的研究意義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使得參與反思性教學的教師獲得了創造性思考直至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

② 反思性教學以追求解決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為動力,是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它是一種對教學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賞的追求,能夠使教師在不斷地改進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公升到新的高度。

③ 反思性教學強調兩個「學會」即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學會教學。它是既全面發展學生又全面提公升教師的實踐,是把教學作為師生共同發展的實踐過程。

④ 反思性教學以增強教師的「道德感」為突破口,它讓教師感到自己有責任讓每位學生成功,而且認為自己的教學表現是學生成功的關鍵,他們為學生們樹立了探求知識的典範,值得反思,是增強教師責任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3.英語教學反思行為的意義

3.1英語教學反思是實踐新課程教學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

新一輪課程改革決不僅僅是換一套教科書,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是一場涉及到課程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及日常學校管理等全方位的變革。英語新課程標準無論從目標要求,還是從結構體例上都與以前教學大綱不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新教育理念。《新課標》指出: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的主要職能已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轉變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對英語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的把握上,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英語教師對這些新理念的領悟新觀點的接受,新要求的落實,不是通過短期的學習就能達到的,必然要經過乙個較長的轉變過程,必然要經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迴圈往復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學反思是實施新課程教學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

3.2英語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由「經驗型」逐步走向「合理型」的核心環節

從事教學工作的時間久了,我們就會於有意無意之間形成許多帶有個人認知特點與行為習慣的教學經驗。這些經驗使我們在處於類似教學情境時通常不再重新審視情境本身的具體特點,而直接照搬過去的「成功經驗」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此時,成功的經驗可能使我們避免花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經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每一條教學經驗的產生都具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制約的條件。對廣大英語教師來說,新的教學觀念需要我們去感受新的英語教育思想,發展對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新認識,重新定位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嘗試新英語教育觀下的教學實踐。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以理性態度審視自己的教學,把英語教學實踐建立在對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客觀分析的基礎上,這就是說,教師要進行英語教學反思,只有通過反思才能充分發揮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教師行為的指導作用,才能激發出理性的力量,才能把潛意識的活動納入有意識的活動軌道,從而使教學實踐趨於合理、科學。

因此,英語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由經驗型」逐步走向「合理型」的核心環節。

4.英語教學反思行為的主要內容

教師在進行乙個階段的教學後,對教學實施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行回顧,將自己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學生的意見、上課的具體感受、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反思後得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與設想記錄下來,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計畫。

4.1 反思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上, 教師總是以「知識權威」的面貌出現, 英語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導, 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 教師主導的機械操練和強化往往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練習機會。學生作為完整的人積極建構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以及學生在具體的語境裡用語言表達思想, 實現交際目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經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使外語教育工作者們認識到, 學生作為完整的人在課堂上不應只被看作被動接受語言系統性知識的『「容器」, 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外語學習同樣是一種認知過程, 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新組織。新課標吸收了這些教育思想, 突出了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以學生的知識發展為根本的新理念。要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英語教師應該在保留舊理念合理成分的前提下, 善於接受新的理念, 學會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

4.2 反思學生的主體性參與

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轉變角色,更新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平等自由交給學生。傳統的英語課堂活動方式簡單劃

一、課堂師生關係守舊、刻板, 為適應教學材料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模式的變化, 教師應主動把自己從課堂活動的主導者變為學生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促動者(facilitator)。使學生在課堂上既能獲得語言知識, 組織和重組認知結構, 又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語言運用技能, 使教學能夠真正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教學活動,發展學生認知水平。

4.3 反思教學效果

反思教學效果就是研究和分析課堂教學活動在完成教學目標方面所達到的實際的程度。具體地說, 反思教學效果一方面是為了評估學生對哪些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比較好, 另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同類知識中哪些學生掌握得較差。通過學生的練習、作業、階段性測試、個別訪談等手段反思教學的實際效果,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可以幫助教師獲取反饋資訊, 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例如, 在課堂講解except 這個詞時, 我利用板書呈現了兩個例句:

she couldn』t do anything except wait for him.

he did nothing except sit here.

大多數學生通過這兩個例句都能概括出 「如果except後接動詞, 通常用不帶to 的動詞不定式」這條規律。但後來在練習中出現了如下兩道選擇題:

he didn』t want anything except here.

a. staying b. to stay c. stayed  d. stay

she likes nothing except ____.

a. to go swimming b. swim  c. swam  d. swimming

相當多學生在完成這兩道選擇題時,分別選擇了選項d 和b 。究其原因, 我知道這是學生僵化理解上面這個一般規律造成的。於是, 我及時對他們強調「如果謂語中包含助動詞do (did)的否定形式 ,或句子的謂語同except 後的動詞構成「like to do 」結構, except 後跟帶to 的不定式」 這個規律, 並重新設計補充練習, 鞏固這個知識點。

4.3 反思課堂教學的準備和調控

教師課堂教學重在準備,要把足夠的時間花在課前的案頭工作上,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有策略調節與控制,要有據可言,有本可循,提高教學行為的意識性和自覺性;在教學的匯入、展開、結束的程式安排上,在教學的提問、答疑、討論的組織上,在教學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方式上都要立足學習者的需要,作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要根據課堂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計畫。

教案再完善,也難免有與實際不符的地方,要根據計畫的實施,**問題、解決問題的推進,統籌全域性,調控課堂,隨機應變,靈活掌握,合理組織反思實踐。

5.英語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

5.1 撰寫教學日記

教學日記是教師積極、,作為完善教案、改進教學、總結經驗和探索規律的根據。通過書寫教學日記可以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工作,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教學日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師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感興趣的內容予以記錄,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寫風格和特色。

比較常見的教學日記形式有:點評式、提綱式、專項式、隨筆式等。教學日記的內容包括:

教學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學中的靈感閃光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學生的創造性見解、教學中的改革創新等。寫教學日記,能使以後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與時懼進,對英語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優化課堂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5.2 利用教學錄影進行反思

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教學錄影)來進行教學反思。教師可以自行瀏覽自己的或其他教師的教學錄影帶,在**中找出一些自己覺得很特別的畫面,將起靜止,思考反省為何當時會如此教,這樣教是否妥當,下次應如何改進等等。還可以在**了全部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後,思考「如果讓自己重新設計這一課或假如讓自己上這節課將如何設計教學」等問題。

最好找一位或幾位同事和自己一起**教學錄影帶,共同進行教學交流和**,對教學現象或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當然,若有專家從旁幫助進行分析和評價,這一反思方法的作用將發揮得更好。

5.3 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討論

上述兩種方法比較側重教師個體單獨進行,即教師主要是通過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評價來進行自我反思,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侷限性。畢竟單純的內省反思活動,往往比較模糊、難以深入,而且囿於自我。因此,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加強與同事間誠摯的交流與對話,因為反思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個體行為,它更需要群體的支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和同事進行真誠的對話,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晰,而且來自交流物件的反饋往往也會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發自己更多的創意和思路。教師個體可以中心發言人的形式,將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思考與解決過程展現給小組的其他成員,在充分交流、相互詰問的基礎上,反現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重新審視「我」的教學行為,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使自己和他人在互補共生中不斷成長。

5.4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一種進行研究工作的方式,它是為行動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脫離教師的教學實際而是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是在行動中的研究,即這種研究不是在書齋裡進行而是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的研究;是對行動的研究,即這種研究的物件和內容就是行動本身。它強調由實踐者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在同一情境中進行應用,從而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行動研究的目的在於,幫助教師反省,洞察其教育理論與日常教育實踐的聯絡,意在將研究行為整合進教育背景,使研究能夠在改進實踐中起到直接而迅捷的作用,並幫助實踐者成為研究者,縮短研究者與實踐者之間的距離。

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其次,課前反思還體現在備課上,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的過程既是教師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積累總結教學經驗和提高教學能力的過程。在備課時要以課標為準繩,從整冊教材和每個單元出發,對每堂課的內容進行全面思考 綜合研究。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到 以學生為本 切忌 備課...

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 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 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以寫促思,以思促教。一 重視教學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設計能力 1.反思教學...

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按照這個思路,第二節課上的很成功,學生找到了錯誤的原因,並自己總結出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技巧和檢查方法,紮實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及時的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穫。三 你認為撰寫教學反思對於教與學的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撰寫教學反思有助於提公升教師的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