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2021-07-10 00:15:09 字數 4555 閱讀 256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乙個小組的研究計畫,並完成設想的計畫。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並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點】設計檢測方法

【教學難點】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物體不一定就是絕緣體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 木頭,橡皮,陶瓷,玻璃球,銅片,紙片,鋁片,鐵釘,鑰匙,硬幣,金屬調羹,蠟燭,棉線,竹籤,原子筆芯等,乙個電路檢測器。乙份檢測記錄表。

【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初步認識到物體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

師:大家先看這裡。(出示簡單的電路連線。)這是乙個簡單的電路連線。如果在電池盒中放入電池,燈泡就會……

生:亮起來。

師:地球人都知道!哪位同學能夠說說小燈泡為什麼亮起來了?

生: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來,經過燈絲流回負極,所以小燈泡亮了。

生:因為電線將整個電路形成乙個閉路,所以小燈泡亮了。

師:(出示剪刀),現在我用剪刀將電路中的電線剪斷,燈泡會……?

生:燈泡會滅了。

師:都同意小燈泡會熄滅嗎?

生:同意!

師:我們來看看。(演示剪斷電線)

師:哪個同學能說說小燈泡現在為什麼滅了?

生:因為現在電線剪斷了,電流就通不過去了。

師:你們有什麼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

生:要把兩條斷掉的電線接起來。

師:我們把它接一接,讓它重新亮起來,好不好?

生:好!

(師演示把電線直接接上。)

師:亮了嗎?(兩根導線的外殼接觸在一起)

生:沒亮。

師:亮了嗎?(再做一次)

生:沒亮(灰心地)。

師:應該怎樣接才能亮起來? (假裝不會,請學生上來幫忙)

生:要把電線的頭接起來才能亮。

生:要把裡面的銅絲接起來才能亮。

師:要把電線裡面的銅絲碰在一起,燈泡才會亮對不?

生:對。

師:我們來連連看,是不是這樣的?

(師接亮小燈泡)。

師:啊,真的亮了,真厲害,掌聲鼓勵一下。

師:通過剛才這個小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只有把裡面的銅絲連起來,燈泡才會亮。

師:也就是說電線裡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樣的,裡面的銅絲容易讓電流通過,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物體的這種容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屬性,我們稱它為物體的導電性。(板書:

導電性)裡面的銅絲容易讓電流通過,我們把它叫做導體。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讓電流通過,我們把它叫做絕緣體。

(課件出現概念:像銅絲那樣可以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導體;像電線外麵包著的塑料那樣不能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絕緣體。)(學生一起朗讀)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導體與絕緣體(板書)

師:電線裡面的銅絲是什麼?

生:導體。

師:外面的塑料是……

生:絕緣體。

2、制訂乙個「檢測一塊橡皮」的計畫

師:老師這裡有一塊橡皮(出示橡皮),大家說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生:絕緣體。

師: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要通過實驗檢測才能知道是不是?那同學們先討論一下需要用什麼東西來檢測。

生: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引導學生先思考,如果回答不上來,再出示電路檢測器)

師:那怎樣利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一塊橡皮是不是絕緣體呢?各組討論一下,討論好的請舉手。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不錯,但還有不足的地方,現在我來告訴大家一種更科學更規範的檢測方法,請大家仔細看看是怎麼做的。

(演示橡皮的檢測方法,強調要先**,再檢測電路檢測器是否可用,還有要檢測兩次,另外在檢測的時候,電路檢測器上的兩個金屬頭不能直接疊在一起,如果兩面次結果不同,那繼續檢測三次四次,檢測過的材料放到另外乙個袋,並及時做記錄。說明能使小燈泡亮的物體我們就認為它容易導電,不能使小燈泡亮的物體,我們就認為它不容易導電)

師:剛才這塊橡皮的兩次檢測,小燈泡亮了沒?

生:沒有亮,橡皮是不容易導電的。

師:不容易導電的我們叫它什麼?

生:絕緣體。

師:橡皮是……

生:絕緣體。

3、檢測身邊20種物體的導電性

師:除了橡皮外,還有哪些物體也是絕緣體呢?又有哪些物體是導體?

(生紛紛舉手,叫幾個學生回答)

師:這麼多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呀,那你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需要我們做實驗來檢測。

師:今天這節課,要求每一組的小朋友們檢測二十種材料的導電性,剛才老師和你們一起已經檢測過橡皮了,還有十九種材料需要檢測,其中的十六種材料我已經事先為大家準備好了,每種材料的名稱也已寫在實驗記錄表上了,還有三種材料需要同學們自己找,等一會每一組的同學按照剛才老師講的方法來檢測這些材料中哪些是容易導電的,哪些是不容易導電的,聽明白了嗎?(出示材料袋和記錄表)

師:在發材料前我先說明一下,今天老師提供給大家的電源是一節乾電池,它的電壓只有1.5v,這個電壓對我們人體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去檢測你身上的任何東西,但千萬不能拿家裡的電源來做檢測,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師:下面每組的材料員上來拿材料,拿到材料後先不要馬上動手,聽候老師的指令。

分發材料

師:(全部發完後)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發出的聲音最輕,又最先完成任務好不好? 記住哦,一定要按照老師剛才講的步驟來做哦,**的情況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更改哦,全部檢測完的請舉手,現在比賽開始

(課件出示:對實驗的操作步驟進行溫馨提示)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及時記錄各組完成次序,等所有組完成後及時表揚最先完成的小組

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叫最先完成和最後完成的小組上台來展示檢測記錄表

師:對他們檢測的結果,你們有不同意見嗎?

(對原子筆芯的答案可能不一樣,檢測的地方不同,結果會不同)解釋為什麼不一樣

師:剛才同學們都檢測過了身邊的二十種物體,也知道了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物體不容易導電,下面你們來看看容易導電的物體有什麼共同點?

生:都是金屬

師:對的,金屬都容易導電。其實生活在還有許許多多容易導電的物體和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等著我們去發現,在這裡呢,老師要特別說明一下,自然界中的水是會導電的,我們的身體也是會導電的,至於為什麼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接觸點放在手指上小燈泡不會亮,是因為我們今天用的電路檢測器太簡陋了,其中的原因就等同學到中學的時候再繼續學習吧。

4、討論教室裡電器裝置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師:接下來我們來觀察一下教室裡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這樣選擇材料有什麼好處。

學生尋找,交流

(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裝置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課件出示:安全用電小常識

師:下雷雨的時候不能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潮濕的樹木是容易導電的,那樣很有可能被雷電擊中

師:學了今天這節課之後,我們知道可以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可以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5、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導電性

絕緣體安全用電

《導體與絕緣體》教學反思:

本課雖然是常態課教學,但是課前,我也做了大量的準備活動,主要時間是在用在材料的選擇上,二十種需要檢測的物體如何去選,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必須要有導體和絕緣體,導體的數量還要足夠多,否則學生得不出能夠導電的物體的共性(大多是金屬),還要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必須是學生平時熟悉和經常使用的物體,比如鑰匙,硬幣等,這樣選擇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這些東西是容易導電的,不能與電接觸,而對於絕緣體的選擇也花了很多時間,考慮到下一節課《做個小開關》,讓學生判斷哪些材料的組合可以做個小開關,裡面有塑料,木頭,紙片,竹片等絕緣體,所以我優先考慮這些材料。

另乙個令人頭痛的是,對絕緣體的理解,我一直在考慮讓學生檢測的是材料的導電性,還是讓學生檢測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因為學生的檢測工具很簡單,就是他們自己做的電路檢測器,只用到一節電池,能讓小燈泡亮的,肯定是導體,這沒有問題,而沒有讓小燈泡亮的不一定就是絕緣體啊,比如學生的手指,還有鉛筆芯,還有濕布,這些都是容易導電的,但用電路檢測器卻檢測不出來,思來想去,最後還是讓學生檢測材料容不容易導電。

不足:1、由於課前預設不足,在上課中,出現了乙個意外的情況,為學生準備的鐵釘原來就是舊的,當時洗了一下,幹了之後檢測過,還是能導電的,但過了乙個星期之後,學生拿來檢測時,有好幾組的學生發現鐵釘沒有使小燈泡發亮,當時有點不知所措,還好有兩個組的同學說他們的會亮,於是我讓會亮的和不會亮的組都把鐵釘拿上來,一起比較兩個有什麼不同,發現原來不亮是生鏽了,這樣反而讓學生明白生鏽的鐵釘不容易導電。我也趁機介紹了人體和水都是導體,只是我們今天用的檢測器太簡單了,檢測不出來而已,至於原因呢,等你們上了中學之後繼續學習。

2、演示完檢測方法之後,應該先出示溫馨提示,然後再分發材料,發材料也要有先後,應該先發給檢測記錄表,讓學生先進行**,然後再發材料和電路檢測器,要不然學生對**這一步驟往往省略掉,或者先檢測後**。

3、所有學生檢測完之後,應該都安排時間給他們討論檢測結果,我當時只是把答案放在展示台上給學生一看,問有沒有不同的情況,下面有說不同的,但照顧的不夠多,只講了鐵釘的情況。

《導體與絕緣體》教學反思

馬里中心學校劉曉芳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很好地區別導體與絕緣體,培養了他們發現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實驗研究的興趣得到了加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發展,並學會記錄和描述簡單的實驗現象。也就是說大部分教學目標都達到了。本課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 檢測區分多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

《導體與絕緣體》教學反思

一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這節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前提,面向全體學生,以科學 為核心,使學生了解科學 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 活動,同時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 的過程主要包括提出問題 猜想結果 制定計畫 觀察實驗製作 蒐集證據 進行解釋 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但是不可能一節課把所有的內容...

教學設計《導體與絕緣體》

教科版 科學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導體與絕緣體 課前準備 ppt課件檢測表分組實驗材料包 電池盒 電池 導線 15種檢測材料 一 教材分析 導體與絕緣體 是教育科學出版社 科學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研究物體導電性能的一篇 課文,其教學內容分2個部分。第一部分 檢測區分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