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節課後反思

2021-07-09 10:57:44 字數 1426 閱讀 3905

第七章第一節:溶液的酸鹼性

教學後反思

一、情景引入的選擇

在去年的教學中,對於酸性溶液和鹼性溶液,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你聽說過望梅止渴的故事嗎?一想到楊梅,你就會想到「酸溜溜」這個詞。

同學們印象中的「酸」都是嘗出來的。但是在化學實驗室裡,通常情況下是不能嘗任何藥品的味道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我覺得這樣的引入乾巴巴的,不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今年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入的:

有一首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學生讀)

有一句歌詞: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老師唱)

有一朵花:用紙做的花(用滴有稀鹽酸的石蕊試液浸泡晾乾後插在

杜娟樹上,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真的如右圖),我用噴壺

往花朵上噴灑氫氧化鈉溶液,花朵變成了藍色的了。

通過學生對一首詩的朗誦,教師對一句歌詞的演唱,學生對變色的「花」的

實驗觀察,學生的學習氣氛能更好地得到提高。帶著「花為什麼會變色?」

的問題,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本節課的學習之中。

二、前期實驗的準備

1、花的製作。實驗員鄭海琳老師利用濾紙為我折了兩朵花(鄭老師折的花可漂亮了,真的謝謝她!),用滴有稀鹽酸的石蕊試液浸泡晾乾後插在長滿綠葉的杜娟樹上,花兒粉紅粉紅的,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樣(一些老師、學生剛開始以為是真的花),杜娟的枝條架在錐形瓶裡(如果有照相機,抓拍圖樣上傳就好了)。

2、石蕊試液的配製。以往所用的石蕊試液,濃度高,顏色看上去不像紫色,特別是遇到鹼性溶液時顏色變化不明顯,在實驗觀察中很多學生判斷不出顏色是由紫變藍的,而老師自己也會覺得顏色變化不是能很好地說明紫色石蕊試液在鹼性溶液中會變藍。通過網上查閱到如何配製好出紫色石蕊試液。

先把紫色石蕊試液過濾,為了使過濾速度更快一點,沒有用濾紙,而是在漏斗內塞了一些棉花進行過濾,效果還挺好的(用這種方法過濾石灰水也很好)。接下來取出一些石蕊試液倒入乙個小燒杯裡,往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使紫色石蕊試液完全變紅,取這樣變紅的石蕊試液滴入大燒杯中的石蕊試液中,這樣就可以調配出具有紫色的石蕊試液。取出兩份的樣品,往其中乙份滴入稀氨水,把兩份試液給醫務室的一些老師看,她們說其中乙份呈紫色,乙份呈藍色。

本次石蕊試液的顏色變化在課堂實驗中,學生觀察得很清楚,紫的就是紫的,藍的就是藍的,學生不再像以往搞不清楚顏色的變化。

3、試劑瓶的清洗。實驗室的儀器,經過一段時間後,瓶子表面會變髒,有些試劑瓶內會有一些沉積物。在上課之前,對這些儀器進行了重新的清洗,更換其中的藥品。

使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儀器和藥品可見度好。

4、課前做好實驗預演。實驗前用了點滴板,總體上感覺不好,不利於學生的觀察。因此改用試管,整體觀察效果好。

對石灰水重新進行了配製,對裝石灰水、氫氧化鈉的瓶子進行了清洗,確保這此藥品是有效的。

三、對實驗開展的想法

本節課的實驗如果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會更好,但基於學校的實際情況,本節課以教師演示、學生觀察記錄為主。在後期的分組實驗中讓學生完成相應的實驗。

第七章第一節

杜寨中學高效課堂 參與式課堂集體備課 第七章運動和力 設計者綜合教研組課型 新授課課題第一節力 講授者授課班級授課時數1課時 1 知識目標 知道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能正確找出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教學目標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及其改變條件。2 能力要求 通過指明受力物和施...

第七章第一節

第七章應用廣泛的酸 鹼 鹽 第一節溶液的酸鹼性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認識溶液的酸鹼性,學會用酸鹼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鹼性 2 學會利用ph試紙來定量的測定溶液的酸鹼度 3 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及其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性及影響。4 初步了解酸 鹼 鹽的概念及其溶解性 5 初步學會物質的分類,並初步學會區...

第七章第一節力

第七章力 第一節力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 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能解釋有關現象。3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1 在觀察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2 從力用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