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反思

2021-07-08 15:02:21 字數 4605 閱讀 9308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1、使用工具

作為本學期的第一課,如果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有利於促進一學期的學習。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即然教學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讓學生親身經歷使用多種工具的過程,在使用中培養興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

切不可一二種工具走個過場,更不可看看插圖說一說來「畫梅止渴」。

1、工具的準備。要準備多種工具,對教師而言是增加了不少負擔,很多老師會通知學生自帶些工具,雖然減輕了教師準備的負擔,但是學生要麼忘記帶了,要麼帶的不多,就那麼幾種常見工具。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學生自帶」+「就地取材」來解決這個材料問題。

學校的勞技器材中有榔頭、螺絲刀、剪刀、鋸子、鑷子、木工刨、捲尺、尖嘴鉗等十多種工具,而且數量較多,完全能滿足四人小組的使用。有了那麼多可以動手操作把玩的工具,學生的上課興趣自然就高漲了。

2、「選用什麼工具好」的活動安排。此項活動,要求學生選用合適的工具將鐵釘、螺絲釘、圖釘從木頭裡取出來。螺絲釘應分一字和十字螺絲釘,而給學生小組提供的螺絲刀只有一字螺絲刀或十字螺絲刀,故意製造些麻煩,讓他們更深入了解「選擇合適的工具來幹活」的重要性,並在活動中,通過不同小組間的借調工具,來加強組與組之間的合作配合。

對於這個活動材料的準備,平行班的第一班教學,需要老師辛苦一下,準備好各組的材料,而後續的班級,一則為了避免準備上時間緊張,二則也可以減輕教師負擔,我在讓學生選擇合適工具取出各類釘子後,又安排了乙個「選擇合適工具快速而保質地將這些釘子再釘回木頭裡去」的活動。這樣,即再一次讓學生選擇工具使用工具,又完成了下乙個平行班的準備工作,一舉兩得。不過,在進行這兩項活動中,有部分小組的同學為了偷懶,用榔頭將螺絲釘拔出或敲入木頭,教師應強調一下這種操作雖然完成了任務,但有其缺點,會減少該枚螺絲釘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實際操作應用時不可取。

總體而言,本學期的第一課還是能夠較好地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技能,並為後續教學活動作好鋪墊等教學目標,教學效果良。

2、槓桿的科學

本課接著上一課結束時,所提到的問題之一「撬石頭」而引入。課前,找了根近2公尺的粗棍子,現場演示,請上來一位班級體重最重的同學,有100多斤,很費力地抱一抱,然後讓他坐在椅子上,找塊磚一墊,用撬棍很輕鬆地抬了起來。再請個全班最瘦小的也來試試,也非常輕鬆地把他抬了起來。

這樣,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高漲,又直觀形象地再現了生活中的場景,對後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很大幫助。

「區分各種常用工具是否槓桿」的活動。充分利用上節課讓學生操作使用過的那些器材,進行分析交流。對於榔頭拔釘子,學生比較好理解,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確認它是槓桿的應用,但對於老虎鉗、剪刀,有的學生認為不是槓桿,是因為他沒有結合實際使用來體會理解,可以讓學生用老虎鉗剪段鐵絲,用剪刀剪塊木片,在這個過程中找找阻力點、用力點和支點,再來分析是不是槓桿,學生就較易理解了。

對於螺絲刀,有的學生說它用來撬物體時就是槓桿了,也應予以肯定,但做為扭螺絲釘時的工具,它就不是槓桿的應用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還在於槓桿尺的研究。在教學中,很多小組的**活動是低效甚至無效的。開展這個活動時,首先要強調教師的指導到位,要求明確。對於這個實驗,有這麼幾點要求:

1、左邊所掛鉤碼當重物,右邊的鉤碼當作我們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兩邊的鉤碼都只能掛在同乙個位置,這點很重要。

3、當槓桿尺達到平衡狀態時,再記錄實驗情況。

4、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如何區分?

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多加觀察、思考,發現規律,但在實際活動中,很少有學生能進行認真思考來發現規律,更多的是隨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通過增加鉤碼個數或移動鉤碼位置來達到平衡。還有的小組,總是在兩邊掛相等數量的鉤碼來實現平衡,**活動沒有深入。這些情況都需要老師在活動巡視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指導。

並引導學生結合數學知識來分析資料以發現規律。

通過活動,分析實驗資料,解決書中的三個問題,只要小組活動開展的充分,資料詳盡,那麼困難並不大。但對於「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資料更合理」?學生的思考並不多,充滿隨意性。

同時,這一課時的教學時間也相對緊張,如果想要深入、紮實有效地開展槓桿尺實驗,建議增加教學時間。因為只有將這個知識掌握了,懂得通過分析用力點、支點、阻力點三點之間距離的關係來區分槓桿是省力的,費力的還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才能使第三課的活動順利開展。

3、槓桿類工具的研究

本課教學,是在上節課通過槓桿尺的研究得出槓桿如何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前提下,**生活中的各類槓桿類工具。對於此課教學,簡單枯燥的說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盡可能多的通過實物,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在遊戲玩樂中體會科學的奧秘,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

如何區分槓桿是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告訴學生兩步驟,1、先找到槓桿類工具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2、分析三個點之間的位置關係,依據槓桿尺實驗的結論來區分。對於螺絲刀撬開筒蓋、夾子夾東西、開瓶器開啤酒瓶三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分析,前兩項較易掌握,開酒瓶蓋不少學生找不准阻力點和支點,這裡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槓桿類工具的分析,多準備些實物,當學生不甚明了時,通過操作演示,親眼看到了工作過程,學生就較易發現三個點,分析三個點的關係,從而能方便的區分是何種槓桿的應用。對於剪刀,教師有必要進行補充,一是不同用處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長短是不同的,如理髮剪、縫紉剪、園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對於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費力情況也是不同的。對於費力的鑷子和筷子這兩種槓桿類工具,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設計成費力的?

」可結合夾煤餅的火鉗,比較能說明問題。

對於「小桿秤的研究」,建議專設一節課來開展相應活動。因為如果在同一堂課內完成,時間很緊,頂多就布置學生課後去製作,而學生在課外製作,沒有鉤碼類合適的稱量工具,對於刻度的劃分,有一定困難,也不便開展評價。因此,可以先通知準備相應的材料和工具,然後安排一節課時間用於製作、交流、評比,並能較好地**「提繩的位置對秤的使用有什麼影響?

」「秤砣的輕重對秤的使用有什麼影響?」兩個問題,作為對槓桿類工具**的乙個小結。

4、輪軸的秘密

本課教學「輪軸」的秘密,對學生而言,輪軸雖是乙個新的簡單機械知識,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努力喚起學生潛意識的甦醒,當他學完這課後,他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並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蘊含著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乙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去五金店裡借的,學校可沒有,最好找那種「輪」可以卸下的水龍頭,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就對「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在於「研究輪軸作用」 、「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兩組實驗。為什麼難?一難在材料,二難在操作。

因為兩組實驗有先後層次關係,需要三個大小不等的輪來完成兩組實驗。我利用了原來的「機械實驗盒」中的材料,但仍不能滿足需要,因為最小的輪無法和其他兩個輪固定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軸」「輪」不同步轉動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用502膠水,將小輪粘在了中輪上固定了起來。

實驗一:用細繩(一定要細繩,不然摩擦力太大,實驗會不成功)在輪上綁緊,要求達到「輪轉繩動的效果」,小輪作軸直接掛鉤碼當重力(阻力),中輪繩子綁緊後繞上兩圈然後掛鉤碼當用力的大小,就能帶動軸(小輪)轉了。(不繞兩圈,垂直時直接掛鉤碼是不會帶動軸轉的),通過實驗,能發現「在輪上用力可以省力」的道理。

實驗二:將實驗一的裝置扣上機械盒中最大的那個輪(兩者有卡扣和槽),仍以小輪作軸掛鉤碼當阻力,大輪綁緊繩後繞個圈掛上鉤碼當用力大小進行實驗。大輪省力的效果非常明顯,2個鉤碼居然能提起6個鉤碼!

學生感到非常驚訝,同時也對「輪越大越省力」的道理刻骨銘心。

最後,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說出很多很多,除了書中五種,還提到了:自行車的龍頭、鑰匙、電扇開關等等,開紅酒的開瓶器等等。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機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此課教學,也更使我感覺到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很重要,課前教師自己的操作體會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上課時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咧。

5、定滑輪和動滑輪

本課將研究「滑輪」這一新的簡單機械,通過教學,研究定滑輪、動滑輪工作時是否改變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兩個特徵。此課教學,同樣應讓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可將原來機械實驗盒中的有關器材作為分組實驗材料供學生使用。

1、在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一邊掛著鉤碼當重物,一邊掛上鉤碼當所用的力。有學生會認為定滑輪費力,因為要用三個鉤碼的力才能提起兩個鉤碼的重物,教師應對此予以引導,可在兩邊各掛兩個,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說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從而使兩邊的力量達到均衡狀態,說明定滑輪即不省力也不費力。(如果算上摩擦因素,那還是有些些費力的)

2、在研究「動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當重物只為乙個鉤碼時,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動滑輪的重量,尤其是那種鐵質的動滑輪,不然會產生較大的實驗誤差而誤導學生。在這個實驗中,鉤碼數越多,直觀認識中的省力效果越明顯,甚至有學生在匯報時,能發現用了乙個動滑輪後,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課實驗,包括6、7課實驗,均需要使用彈簧測力計,因此,教師課前應好好檢查一下彈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將極大影響課堂學生實驗活動的開展。我在課前準備彈簧秤時,發現20多個彈簧秤居然只有兩三個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鬆動而導致彈簧脫離,不得不一一拆開進行修復,花了乙個中午的時間。還好極早準備極早發現,不然上課時就只能做演示實驗了。

這次經歷也提醒我,上課所需的材料應提前準備,並進行細緻檢查,以免誤事。

4、最後乙個思考「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定滑輪,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動滑輪?」即是對本課教學的總結,也是為下節課做的鋪墊,不能走過場,應讓學生在充分討論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6、滑輪組

此課教學比較鬱悶,好好的乙個教學內容,因為沒有合適的實驗器材,導致第二個分組實驗效果不佳,心想:讓我開課,不挑此課。

六年級科學上冊作業

上冊 課堂記錄及練習 六年級 班 學生 1 使用工具 一 我們使用過的工具 二 選用工具 注意 使用工具要十分 不要傷著 和 1 我選可以把鐵釘從木頭裡輕鬆地取出來。2 我選可以把螺絲釘從木頭裡輕鬆地取出來。3 我選可以把圖釘從木頭裡輕鬆地取出來。4 連線 要做的事選擇的工具 搬油桶上車繩子和輪子 ...

六年級科學上冊試題

放城中學六年級科學上冊期末模擬試題 1 姓名班級成績 一 填空題 45分 1 製作酸奶成功的關鍵是 2 古代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 3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 地球從外向內依次分為 5 滄海變桑田指的是地表發生的變化,引起地表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等。6 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借助 才可以...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畫

2011 2012學年第一學期 一 對課程標準的認識 1 以 課程標準 為依據,運用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全面完成要求中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自然學科在培養小學生全面素質上的優勢,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各方面都有提高。2 反映兒童科學教育的精神,突出啟蒙教育的特點,將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