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問之高三語文高分答題技巧

2021-07-08 08:57:32 字數 4876 閱讀 8076

問題5:仿用句式題極具開放性,命題極為靈活,命題形式都有哪幾種?

答: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據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語境來仿造句子。從近幾年高考命題來看,所考查的題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嵌入式。要求仿寫的內容鑲嵌在語段當中,既有上文的語境,又有下文的語境。

(2)續寫式。要求仿寫的句子是在給定了上文語境的基礎上,承接上文語句的續寫,在內容上具有連貫性。

(3)話題式。除給定例句外,還給定幾個話題。

(4)限定式。給定例句,並附加其他限定,譬如以××為開頭等。

(5)自由式。給定例句,在選材和立意上充分自由。

(6)對聯式。給定上聯或下聯,要求寫出下聯或上聯。

問題6:考綱中規定的常見修辭方法共有8種(新課標地區9種,江蘇省7種),非常具體,我們沒有疑問,可是對於其命題特點卻不清楚。

答:命題主要有3個特點:

(1)考查運用能力。不考查對修辭方法的辨認,考查修辭方法的運用,即根據規定的情境,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達對事物的認識。

(2)選材具有時代氣息。所給材料,所設情境,多來自於現實生活,與自然、社會、人生密切相關,往往涉及社會熱點問題。

(3)考查具有綜合性。高考考修辭,往往與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連貫、得體等結合起來考查,即使是單純考修辭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種修辭方法,往往多種修辭方法放在一道試題中考查。

問題7:默寫名句名篇這一知識點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捲麵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

不要因為書寫有誤丟分。要注意那些同音異義詞,這些詞往往是命題人設題的熱點,應知其音,明其義;要注意同義異形詞,這類詞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誤導性。另外,如果題幹中要求「只做兩小題」,就要首先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沒有生僻難寫字、易錯字的兩題作答,否則閱卷時只按答出的前兩題計分,所以答題時一定要看清填寫要求。

問題8:文言實詞在高考試卷中一般採用哪種形式進行考查?

答: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命題十分靈活,一般採用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安排在第ⅰ卷中。考查的方式主要有:

(1)選出4個選項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或錯誤)的一項;(2)比較4個選項中相同詞的意義,選出與題幹例句中此實詞意義相同或不同的一項;(3)題幹例句中加點的文言實詞屬於某種語法現象(如偏義複詞、詞類活用),要求從選項中找出與這一現象符合的項;(4)與現代漢語比較,找出加點的文言實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或不同的一項;(5)通過翻譯句子題來考查對關鍵實詞的理解等。

問題9:複習文言虛詞這一知識點時應該採用哪些方法?

答:複習文言虛詞時,要結合一些典型的例句,熟練掌握虛詞的常見意義和用法,特別應對使用頻率高而常見意義和用法又較多的虛詞進行重點的系統的複習。根據高考對文言虛詞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須熟悉教材中出現的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善於將這些虛詞與試題中的同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比較和辨別。

同時,考生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根據語境來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問題10:高考對「篩選文中的資訊」這一考點的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該考點難度較大。「篩選文中的資訊」主要是篩選與題幹相關的語句。

此考點的核心是考查考生對文意的準確理解。這裡所說的「資訊」是指符合題目要求,代表某些特定含意的文言詞語、短語、句子。篩選並整合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讀懂讀通文言材料。

問題11:高考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這一考點有哪些具體要求?

答:本考點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點,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對文中資訊加以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作出合理的判斷。

其具體要求是:(1)概括中心意思必須準確全面;(2)歸納內容要點必須分清文章體裁。

概括中心意思必須準確全面,所謂「準確」,就是要正確理解關鍵性語句的意思,對言外之意或隱含資訊的分析、判斷要合理;所謂「全面」,就是要把文章的主要材料梳理清楚並進行合理的歸類、整理和概括,將敘述性內容與說明性內容或論述性內容的關係搞清楚,如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條分縷析,不要遺漏。

問題12:在複習「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一考點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時應注意,一是通讀全文,了解大意。閱讀時要留心作者所寫的人與事,情與理;對作者選取的材料、記敘的角度、敘述的語氣、相關的議論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數。

二是題文對照,逐項檢查。將選項中的內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比較,看選項的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注意不要遺漏重要內容。三是認真檢查,全面驗證。

問題13: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學作品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涵。藝術形象不僅指人物形象,還包括詩歌中的意象。

鑑賞這些藝術形象的內涵,就是要分析、判斷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

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主要包括:分析作品語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指出語言所表達的具體意義;分析作品運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誇張、互文、雙關等)及其作用與效果;分析作品語言的風格及其藝術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鬱頓挫等)。

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選擇材料、安排情節、刻畫人物等方面的特色;鑑賞作者運用表達技巧的靈活性、創造性。高考常考查的表達技巧主要有:

情景交融、反襯、烘托、運用典故、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象徵等。

問題14:如何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呢?

答: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可以分「三步走」。首先,聽其言,觀其行,就是從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為、語言、心理等。

其次,給人物寫「思想鑑定」,就是通過作品對人物的種種描寫,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及思想品質。最後,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題和情感傾向中去認識人物形象的意義和作用。

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可從三個角度考慮:一是句子的語言特點和句子所使用的表現手法,二是這樣寫起到的作用,三是語句的內涵。

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即「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篇章結構」。一般答題過程是:分析文章運用了什麼技巧,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取得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問題15:對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評價,一般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對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評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內容、主題的評價,二是對思想感情的評價,三是對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

內容、主題方面包括對典故傳說的評價、對背景現實的評價、對作者的經歷以及志向的評價,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對具有象徵性的意象的評價、對情感傾向的評價。

問題16:文中哪些句子是重要句子?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答:「重要句子」主要指對表達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其外延為揭示文章中心的語句、內涵豐富的語句、難懂的長句等,主要指過渡句、段的起始句或終結句、段落中的結論性語句(抒情句、議論句)。

對文中句子的理解往往和理解詞語的含義緊密結合在一起,有些方法也是可以相互借鑑的。

(1)從語法分析入手。對複雜的單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幹,明確陳述的物件,修飾、限制成分。對複句要明確分句間的關係。此外,還要善於借助句群關係來理解句子所表達的中心或重點。

(2)從修辭分析入手。對含有修辭方法語句的理解應從修辭本身的特點出發。

(3)準確把握語句的感情。文學作品往往以情動人,有很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4)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這是理解文章語句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首先要準確判斷句子在文中或語段中的位置,理清其是否為起始句、收束句、過渡句、中心句、關鍵句等。

(5)從主旨入手。因為句子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所以,結合主旨理解句子是乙個簡便易行的方法。

問題17:如何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呢?

答: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須劃分出段落層次。有了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結構。

(1)辨明文體,選準角度。劃分層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標準對文章進行內容上的歸類整合。不同文體用以劃分歸類的標準不同,如記敘性文體,可根據人或事的不同,根據時間、空間的變化來劃分;議論性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來劃分,也可以按論證結構(並列、總分、層進)來劃分;說明性文體,應緊扣說明物件,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順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部分,或按事件發展順序,或按事理邏輯(由輕到重、由簡單到複雜)來劃分。

(2)辨明重要的文句。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領起句、過渡句、前後照應句、結構相似句(包括文中反覆出現的文句),往往能體現文章思路,為考生劃分文章段落層次提供了重要依據。

(3)審辨標誌性詞語。有些文章,為了表達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標誌性的詞語來表明上下文內容間的關係。找出這些詞語並仔細區別其代表的意思,有助於考生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

可以作為標誌性詞語的有:①表順序的詞;②關聯詞;③指代詞;④表範圍的詞;⑤表類別的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覆出現的同義詞或近義詞。

問題18:推斷和想象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答:(1)根據文中的材料推斷新的結論。這實際上是對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許的範圍內,通過想象進行再創造,推斷出原文沒有直接表述的觀點,得出原文沒有直接得出的結論,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2)根據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推斷和想象作者對相關問題的看法。這一類推斷比上一類推斷要困難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把握不准,也表現為對「相關問題」了解得不夠深入,還表現為在推斷和想象中容易加入主觀臆斷的成分。

答:**題主要是針對文學類文字閱讀中的散文、**命制的題目,命題主要涉及三個方面:(1)對所讀的文字中的疑點、難點提出問題,要求深入研討;(2)根據文字內容提出問題,呈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讓考生判斷其正誤或優劣;(3)**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等。

規範答題,歸納如下:

(1)立足文字,整體把握。所謂「**」,既要「探」出題目內容的深淺、範圍的限度,又要「究」其緣由和實質。因此,考生在下筆之前,必須整體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藝術表現的方法、技巧,以符合普遍的認知規律;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拓展延伸,作出個性化的理性思考和**。

(2)擒住物象,由表及裡。散文、**的主旨和情感的表達,往往借助一定的物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而這些物象又常常是含蓄的。所以,回答這樣的**題,要能抓住作者表達情感所借助的一些物象,把握作者的心理和物象的象徵義。

高三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授益教育 教師學生時間月日 學科語文 年級高三 課次第期第次課授課題目高三語文詩歌答題技巧 教材名稱 授益題庫 教學重點詩歌的答題規範 教學難點牢記各種藝術手法並靈活運用 教學體例 a.上節知識問答b.精彩導學 c.教師精講 知識重點 教授的方法 應注意的問題 解決一類問題的規律 d.當堂監測 問答...

高三語文答題竅門

上期回顧 高三生如何突圍數學成績中等圈 本期文章 高三語文的各題型都有哪些答題竅門 很多同學感嘆語文難學,即使每天都有學習,也難以顯著提分。上了高三,沒有那麼時間積累大量的基礎知識了,想突破的話應該抓住一些能迅速提高分數的題。馬上期末考試就要來了,我們一起看看語文各題型都有哪些提分竅門。一 基礎知識...

2019高三語文答題紙

一 語言文字運用 15分 易錯題 13分 易錯題 23分 33分 43分 53分 二 文言文閱讀 19分 易錯題 63分 73分 8.請簡要概括作者寫這封書信的用意。2分 易錯題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不意閣下於游從之間得其鄙文而數稱之。3分 2 善詞令以干謁者,俯理色以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