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2021-07-05 18:42:15 字數 2268 閱讀 4377

香菜營中學苗豔芳

時下一些學生受家庭、社會待多種因素的影響,感恩意識淡薄,孰不知道感恩是一種財富,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做乙個社會人最樸素的道德準則,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裡產生認可並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感和行為。現在相當的學生缺乏感恩思想,變得冷漠和自私。這是乙個值得社會關注的問題。

我們要找回它們,不僅要通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逐步潛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的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氣氛。

一、學生感恩意識缺乏之因

學生們不懂得感恩根源於不良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1、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思想教育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禁錮著許多父母,「書中只有**屋」的封建意識仍浸染著許多家長,他們的教育理念還是分數決定一切,只看孩子得考試成績,漠不關心孩子的思想變化和言行的不正確。每逢孩子得意洋洋地把得a的成績通知書遞到面前時,父母心花怒放,不管怎麼做得試卷,都要給孩子買這買那,用物質激勵孩子再創輝煌,有的承諾「孩子年終成績優異,要帶著她(他)旅遊」,他們不惜任何代價還來孩子的用功讀書,殊不知孩子們根本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認為自己的任何作為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怎能談得上感恩社會、感恩父母?

2、社會不良風氣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褻瀆

現在許多孩子受到社會上追求奢侈、虛榮和攀比不良風氣的影響,同學之間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認為自己過上舒適的生活是父母的職責,是天經地義的。因而不顧家庭情況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時尚,文具要趕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機、照相機,如果家長無法滿足其舒適的生活要求時,他們埋怨父母沒有本事,以「不去上學」、「不做作業」要挾父母。有的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做出一些違法的事,給家人、老師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擊。

3、學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感恩引導

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學生的智慧型潛能,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而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對孩子感恩的正確引導教育,讓智力教育與人格教育出現了倒掛現象,使孩子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成功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存有一顆感激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

」二、培養學生感恩意識的途徑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反思當前的教育方式,明白親情流失與親情教育的失位與學生的感恩思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感恩思想的培養,可以達到教育之目的。

1、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親情薰陶

在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學資源,找到切入點,通過生動感人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感恩與黨的情感。像語文教材、品德與社會、歷史、地方經典文化讀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親情讚歌,應引導學生好好賞析,引起作品與同學之間的共鳴,激發他們的人身感悟。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展示一場場激動人心的畫面,感染學生,薰陶學生,淨化學生的心靈。

學生們閱讀了《黃香涼蓆暖被》,《香山蜜餅》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必然被黃向蕭敬之心所感動被白居易關愛老人、關心民生的舉動所薰陶,純潔的心靈受親情所感染,必然遷移到學生的言行中,勝過老師空洞的說教。

2、指導學生參加感恩活動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學生的理論學習上,要滲透到社會生活中,才能達到教育人的根本目的。我們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體驗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報。

引導學生做親情觀察。在學生的家庭作業中,我們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雙眼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愛,並把這些人間真情寫入日記,心得體會中去。父母飽經風霜,日益增多的白髮,逐漸變粗糙的雙手。

匆匆上班,又匆匆地回到家洗菜做飯,擦地板的身影······將會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愛,體會到人間的溫暖,激發他們的感恩情感。

互換角色,親情體現。子女不了解父母,是因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為子女付出了多少,可以組織學生抽機會和父母互換角色,使其體會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恩深似海。指導學生在週末進行一次「今天我當家」活動,讓學生代替父母考慮一天的油鹽柴公尺問題和家務安排,親自去買早餐,動手做一頓飯,使學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指導學生與家長做親情溝通。可憐天下父母心,許多做父母的為了孩子能有乙個理想的生活條件,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心鑽到錢眼裡,懼怕自己滿足不了自己孩子的要求,因此很少有時間與孩子溝通,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波動,這樣父母與子女產生代溝。教師應有目的地拉近學生與家長的距離,讓每個孩子有空閒時聆聽爸爸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講解盛洪、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借助於父母同年的經歷,體會生活艱辛,理解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和對自己的關愛,引導每個學生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是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會導致教育結果的走樣或變異。為了讓學生懂得愛與付出愛同樣重要,學校和家庭配合起來,讓學生學會關心、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情感,懂得感謝生活、感謝父母和一切有幫助的人,使感恩變成心態、品質和藝術。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感恩是社會個體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基本修養。感恩是一種文明,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成功學家安東尼指出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激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別人的恩惠,不管是禮物 忠告或幫忙,而你也應該抽出時間,向對方...

論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

作者 胡信 讀與寫 教育教學版 2014年第03期 摘要 現代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淡薄,導致其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往往是只圖享受,不思付出。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還不利於學生對未來社會的適應。嚴重影響中小學生的人生觀 世界觀和價值觀。加強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的作用,以...

論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

作者 胡信 讀與寫 教育教學版 2014年第03期 摘要 現代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淡薄,導致其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往往是只圖享受,不思付出。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還不利於學生對未來社會的適應。嚴重影響中小學生的人生觀 世界觀和價值觀。加強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的作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