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練習A卷

2021-07-05 13:56:47 字數 3194 閱讀 9288

9.法律體現的是( )。

a.少數人的意志        b.剝削階級的意志

c.統治階級的意志       d.廣大人民的意志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12分)

10.法律和道德的區別是( )。

a.道德譴責的行為不一定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b.二者都是人們的行為規則

c.二者的實現方式不同

d.二者的調整範圍不同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道德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之中

b.法律體現的是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意志

c.無論國家制定法律,還是國家認可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現

d.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有助於人們自覺守法

12.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則,是( )。

a.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b.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

c.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中  d.主要靠社會**、習俗和人們信念予以維護的

四、簡答題(每題4分,共20分)

13.在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主要有哪兩種?它們有什麼區別?

14.法律作為一種特別的社會行為規範,與道德、紀律、規章等規則相比,具有哪些特徵?

15.有人說,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必須遵守的唯一準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原因。

16.「違法及犯罪,犯罪及違法。」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17.簡要回答犯罪的基本特徵及其相互關係。

五、材料分析題(18、19題各7分,20題9分,共23分)

18.中學生馬強做事我行我素,不守規則,他的口頭禪是「自由萬歲」。在馬路上,他橫衝直撞,還闖了紅燈,被警察嚴肅地批評了一頓。

自習課上他高聲談笑,引起了同學們的不滿和指責。籃球場上,他屢屢犯規,被裁判罰下了場。他遺憾地說: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自由。」

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對馬強的言行加以評析。

19.私營企業主李某欠個體戶王某的貨款,久拖不還。為此王某將李某告到法院。

法院依法判決李某歸還王某的3萬元貨款,但李某在判決生效後拒不歸還,於是王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李某阻撓執行的情況下,法院依法對李某實行司法拘留,並查封了李某的小轎車。懾於法律的威嚴,李某歸還了王某的貨款。

結合上述案例,說明國家強制力的作用。

20.某甲和某乙為爭奪公園中的座位而爭執起來,甲動手打了乙。

情況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並未受傷。

情況二:甲打了乙兩個耳光,致使乙面部紅腫,口角流血。

情況三:甲把乙打成重殘,喪失了勞動能力。

在甲打乙有可能出現的上述三種情況中,甲的行為分別是什麼性質?應受到處罰嗎?如果應受到處罰的話,甲應受到何種處罰?

六、**創新題(10分)

21.**以下情景,思考主人公的行為給社會造成了什麼危害?其行為違反了什麼法律?其行為受到了什麼處罰?

情景1:李某等三人在電影院起鬨、打鬧、吹口哨。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只好請來民警將其帶走。公安機關給予三人警告的處罰。

情景2:朱某在工廠浴室撿到蘇某的進口手錶,先說兩天後歸還,後又稱手錶丟失,拒不歸還。蘇某起訴後,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否則賠償損失350元。

情景3:中學生趙某手持三稜刮刀,搶奪9名小學生財物,得贓款400多元。法院判定趙某犯有搶劫罪,判處了趙某有期徒刑。

按照你的理解,將下列選項分別填入**。

a.行政法 b.民法c.刑法d.行政制裁

e.民事責任 f.刑事處罰 g.行政違法 h.民事違法

i.刑事違法 j.較輕k.較重

讀完這三則案例,你有什麼感想?

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 a卷

一、1.人民意志和利益;權利;義務 2.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刑罰和處罰 3.行政;行政管理法律法規;民事;民事法律法規;刑事;刑法 4.刑事處罰;刑事處分5.

二、6.b 7.b 8.a 9.c

三、10.acd 11.acd 12.bcd

四、13.道德。它主要依靠**、習慣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們心中定出準則;紀律、規章。

它是按本單位本團體的需要定出的在區域性適用的準則 14.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15.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社會生活準則有不同種類。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但不是唯一的行為準則。

除法律外,還有道德、紀律、規章、守則等行為準則,這些都是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社會生活準則,而法律只是唯一由國家制定的或認可的準則。 16.此說法是不正確的。

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義務,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為。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和犯罪兩種。一般違法行為是一種對社會危害性小的違法行為。

因為沒有觸犯刑法,所以不是犯罪。犯罪是指社會危害性很大,觸犯刑法並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所以說,違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違法。

17.第一,犯罪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第二,犯罪是一種嚴重觸犯刑法的行為;第三,犯罪是一種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

五、18.馬強所主張的這種「自由」是對真正自由的片面理解。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沒有任何限制和約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馬強做事我行我素,不守規則當然要受到批評、指責和處罰。因此,自由離不開法律、紀律等規則;要自由就得守法律、紀律等規則,守法律、紀律等規則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19.

本案例中李某最終歸還了欠王某的錢款,體現了法律的尊嚴。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徵。因為:

第一,只有依靠國家強制力做後盾,才能迫使人們遵循、服從法律;第二,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各種關係,制裁違法犯罪分子,法律需要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第三,為了使法定的權利和義務得到實現和履行,也需要國家強制力做後盾。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20.

如果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並未受傷,則甲的行為並未給乙帶來大的危害,也沒有給社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那麼,甲的這種行為還夠不上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更沒有觸犯刑法,屬於一般錯誤行為,只能對甲進行批評教育。如果甲打了乙兩個耳光,致使乙面部紅腫,口角流血,則甲的行為對乙和社會的危害達到了一定程度,但又不嚴重,未觸犯刑法,那麼,甲的這種行為屬於違反治安管理條例的行為,公安機關將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甲處以行政制裁。

如果甲把乙打成重殘,喪失了勞動能力,則甲的行為給乙和社會都帶來了嚴重危害,屬於犯罪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這時,對甲的處罰不再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而是應該依照刑法對甲論罪判刑。

六、21.(見下表) 略

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

本課由 走近法律 法不可違 防患於未然 三框組成,分別介紹什麼是法律 為什麼要遵守法律 怎樣預防違法等內容。第一框 走近法律 我們身邊的規則 告訴我們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規則 懂規則 守規則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範,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感悟生活中處處有規則,並區分法律與道德 紀律的不同。生...

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教案

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七課教案 第三框防患於未然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2 能力目標 學會分辨是非 分析事物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教學重點 認清犯罪危害從而自覺遠離違法犯罪。教學難點 自覺...

第七課家鄉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訪問 觀察等形式了解家鄉的過去,認識家鄉的今昔變化 2.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3.在合作 自主 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查詢資料 訪談 文獻研究 合作交往的能力。教學重點 難點 通過收集家鄉的歷史 地理 人文等有關故事,了解家鄉的變遷,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