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2021-07-04 10:37:20 字數 3379 閱讀 2387

(五)、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在的學生和以前的學生相比較,老師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對於老師獎勵的一支鉛筆,一本練習本,已不像以前的學生那樣欣喜若狂,倍加珍惜,他們已經不在乎這小小的獎勵。因為家庭條件好了,家長對他們物質上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而老師的表揚他們根本不放在心上,也不再引以為傲,都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二、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農村家庭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已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有一部分農村家庭勤勞致富,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村家庭因各種事因還處於貧困。因此,在農村出現了以下情況:

1、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

2、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力輔導。

3、對教育缺乏正確認識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心輔導。

同時,農村家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家長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也有少數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二)、 農村環境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

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文化氛圍不濃。絕大部分農民對教育缺乏足夠認識,對心理教育相關知識更是知之甚少, 「打罵教育」「黃荊棍下出好人」的現象依舊存在。比如像在農村,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等方面出了問題,需要老師和家長溝通時,總是能聽到家長說:

我打也打了,他就是聽不進去等一些話語。所以受農村大環境的影響,農村的小學生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三)、 大教育觀在農村地區難以樹立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結合力度不夠,對學生心理影響難以形成合力,往往出現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與家庭**、氛圍不一致。這也是農村學生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

(四)、學生心理因素。

新時期的學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受新思想影響較大,這些學生能力普遍較強,自我表現欲過強,希望得到周圍人群的肯定,往往會採取一些極端的形式表現自己。如有些學生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幹,故意在課堂上講話、吵鬧。

三、教育措施分析

(一)從家庭入手:轉變觀念、愛心對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的父母、監護人,共同生活的長輩等都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孩子多與周圍的孩子溝通,讓其快樂地生活在現實當中。首先,要求家長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做好表率。

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嚴格檢點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形象,為子女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以示範引導孩子的成長;其次,改善家庭環境,改進與孩子的關係,減少夫妻間的摩擦、鄰里糾紛等,避免家庭破裂,建立和睦、健康的家庭關係,讓孩子在親情的呵護下成長。

同時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家庭經濟條件,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最後,針對未成年人身心發育特徵,結合孩子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家長要學會觀察,學會尊重和理解,學會和孩子平等對話,學會講道理,學會勸說和批評,既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百般溺愛,更不能放任不管,用自己的愛心、關心、耐心、恆心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家人的關懷,也要讓他們懂得不能逾越社會規範。另外,對於外出務工的父母,無法將孩子帶在身邊的,要多與他們進行通話聯絡,全面掌握學習情況,起碼做到生活有人關愛,學習有人過問。

(二)從課堂入手,滲透教育,促生主動學習

課堂教學是實施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主渠道,是構建資訊科技條件下探索交流學習的平台。尤其是結合當今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目標,課堂教學活動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困擾學習的心理問題,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施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自身的多向反饋結構。

使教師與學生都是學習的參與者,對學生產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小學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他們的情感,鍛鍊他們的意志,發展他們的個性,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的認知活動伴隨著豐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緒而變得感知敏銳,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目的。

(三)從學生入手:加強常規教育,正面引導

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性教育,重點擺在學生心理行為的訓練和引導上,不要過多地傳授心理知識,避免學科化和醫療化傾向。同時通過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及時諮詢指導、矯正訓練,提高其認知評價水平和應對技巧並予以適當磨練,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從我開始: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1、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乙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語文教學中布置日記,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

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並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症下藥」,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家庭生活受到挫折、心情苦悶、情緒低落等,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裡的積鬱情緒宣洩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2、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儘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乙個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乙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 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

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學生才能開啟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五)從內心開始:學校、家庭結合,關注內心世界

全面考查學生的言行,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法。使學生隨時能與教師、家長、同伴溝通,讓學生有機會也有場所進行傾訴,共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特別是要轉變家長的意識和改進教育方法,因為家長教育觀念、教養水平,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特別明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甚至相矛盾最易導致學生出現心理障礙。

總之,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社會變革和發展對我們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要把這項工作做好,做細緻,不僅要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還要對症下藥,使用合適的方法,更需要家長的配合,這樣才能多管齊下,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關注學生心理促進健康成長

橋頭小學石婷 在學校中總有部分同學因各種因素影響而落後於其他學生,由此形成了 後進生 這個群體,關注並轉化這個 弱勢群體 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而只有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一 尊重學生,還學生以尊嚴在許多班級裡,後進的處於被遺忘的角落,他們各方面正當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

快樂讀書健康成長活動

流沙二小讀書節活動方案 一 指導思想 讀書有益於育德 勵志 啟智 明史,是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為引領和推動我校讀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形成,豐富師生的文化底蘊,提公升人文素養,以建立廣東省 分級閱讀 示範基地為契機,學校決定舉辦讀書節。二 活動主題 快樂閱讀 健康成長 三 活動...

從心開始關注小學生健康成長

什麼是健康?大多數人認為,健康就是不生病,軀體的動能良好。為了達到這一健康狀態,很多人開始注重身體的保養,注意體育鍛煉和睡眠休息。這積極追求軀體健康的同時,你是否注意到心理的調節和心理問題的預防?其實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軀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的健康。小學時期是人身心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是乙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