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的鑑別與評價

2021-06-29 07:27:55 字數 3934 閱讀 9027

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粵教版必修教材的第二章第三節,前面已經學習過了資訊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了資訊獲取的方法、途徑和技巧。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認識到資訊鑑別與評價的重要意義,能夠從資訊的**、價值取向以及時效性等三個方面對資訊進行鑑別和評價。

學情分析:

在前面章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獲取資訊的一般過程與方法和一定的搜尋策略與技巧,並能成功獲取資訊。但資訊時代,資訊傳播的途徑、速度、範圍、數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各類資訊魚目混珠,真偽難辨。學生對這一情況也有一定的認識,並想要找到解決的途徑,因此學生對如何鑑別和評價資訊是有一定需求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培養學生辨別生活中常見資訊真偽的能力,以及正確的資訊價值取向。

過程與方法:

能鑑別和評價資訊,並掌握資訊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對資訊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對資訊的真偽有較強的辨別能力,能識別並抵制不良資訊。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是認識資訊鑑別與評價的重要性,掌握資訊鑑別與評價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是掌握資訊鑑別與評價的方法與技巧,能結合例項對資訊的真偽、價值性和時效性做出合理的判斷。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講授法和問題驅動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結合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鑑別資訊的方法的理解,啟發他們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上公升到理性。

教學過程:

1. 新課匯入

老師:前面我們一同學習了資訊獲取的過程、方法以及獲取網路資訊的策略與技巧,那麼我想問一下,獲取資訊的過程是什麼,網路資訊的獲取有哪些方法?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提問,促使學生回憶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為這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老師:我們講了這麼多資訊的獲取,可是更多的情況是,我們找見一大堆的資訊,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去篩選。你們有沒有過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經歷呢?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認識到資訊鑑別與評價的必要性

老師:就好比「開啟窗戶,新鮮空氣進來了,但是灰塵和蒼蠅也進來了」,我們每天面對的資訊中也夾存著一些不好的、虛假的資訊。我們今天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要學會辨別、評價我們周圍的各種資訊。

課本上有乙個李明中獎的案例,大家先看一下,順便思考一下後面的問題。

(學生看書,思考和討論)

老師:李明從哪獲得的「中獎」的資訊的呢?這個資訊可靠嗎?為什麼呀?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李明到銀行進行諮詢,銀行所提供的資訊是否可靠呢?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該資訊本身有沒有可疑之處?為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那你們覺得李明在**登記時留下自己的姓名、位址電子郵箱等個人資料的行為是否妥當呢,為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出現了這種通過銀行賬號匯款的事的時候,我們不要隨便撥打對方提供的**號碼,應該到發卡行鑑定一下賬號的可靠性,銀行會提供給我們極其重要的資訊。還有就是我們不可以隨便填寫個人資訊表,以防洩漏隱私,給自己帶了不便。

設計意圖:

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鑑別資訊的意識,引導學生從資訊的**來判斷資訊的真偽,掌握基本的識別方法。

老師:在社會上還有很多類似的事件,比如聊天軟體中獎資訊、八卦新聞的可靠性、部落格上的不實之論、「家庭成員遭災」**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仔細辨別。判斷資訊的**是否可靠,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從資訊的**判斷資訊的價值:

第一種可以看資訊的要素是否齊全,信源、通道、信宿等這些都要考慮到;第二就是資訊是否來自權威部門;第三進行邏輯推理,分析資訊的可靠性;第四與同類資訊進行比較;第五就是實地考證。

學生聽講,記錄

設計意圖:

將知識直接傳遞給學生

老師:小王準備將自家住房出租,有乙個身份證號碼為441301的中年男子前來求租,但小王一下就認定他的身份證是假的。沒有把房子租給他,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學生自由回答

因為身份證的十八位數字都是有意義的。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位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可這個身份證表示出生日期的數字顯示是2023年12月11日,可他卻是個中年人,兩者不相符。還有就是三位數字順序碼,奇數表示的是男性,偶數表示的是女性,但是他的對應的三位數字卻是028,是偶數,很明顯他的身份證是假的,小王當然不可以把房子租給他了。

設計意圖:

提高學生的生活常識,活躍課堂氣氛

老師:現在我的ppt上顯示了十條資訊,從這當中選出你們最關心的三條資訊來,並且說明大家是如何評價資訊是否有用呢?

學生選擇並回答

老師:剛才的幾位同學說出了他們各自關心的三條資訊,我們可以發現每個同學的選擇都是有差異的,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資訊,只是關心與自己有關或者是自己最想要了解的資訊,所以在資訊的選擇上就會帶有自己的價值取向。你們有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事例呢?

學生舉手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自主**,讓學生了解資訊對於每個人的價值是不相同的。社會角色不同決定了資訊的價值取向的多樣性。

老師:韓戰前,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推銷乙份秘密報告,其主題詞只有7個字,要價15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認為是敲詐,不予理睬,結果「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戰爭結束之後,國防部才想起那份報告,要來一看,追悔莫急。報告上寫的是「中國將出兵朝鮮」。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應該吸取哪些教訓呢?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發問引發學生對於資訊的時效性的思考。

老師:正如剛才大家所說,資訊都是有很強的時效性,如天氣預報,所以,我們可以從資訊的時效性來鑑別資訊。而判斷資訊的時效性,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突發性或躍進性事實:第一時間報道,如天氣預報、活動通知等。

2、漸進式的事實:找到最新最近的時間點,如體育賽事的進**況、災難事故處理的進展情況等。

3、過去發生的事實:通過說明自己得到資訊的最新時間和**的辦法加以彌補,如事故調查原因等 。

學生聽講,記錄

3.教學小結

老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資訊的鑑別與評價的方法。並通過有關案例,初步學會了怎樣運用有關方法去鑑別和評價資訊。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我們今後在實際生活中,在面對紛繁複雜的資訊的時候,不再「霧裡看花」。

對資訊的鑑別與評價過程應參照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 資訊是否真實可靠。

(2) 資訊**是否具有權威性。

(3) 資訊是否可用。

(4) 資訊是否具有時效限制。

(5) 資訊包含哪種情感成分。

(6) 資訊是否具有實用性。

學生聽講,記錄

老師:這裡面比較難理解的是資訊包含那種情感成分很資訊的實用性。我們就專門認識一下這兩點:

大家首先來看乙個所羅門判案的故事,在看的時候一定要思考,所羅門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決?

學生**、分析案例並回答

老師:所羅門正是憑藉著資訊傳遞出來的感情成分做出了正確的裁決的。認識了資訊的情感成分,再看乙個案例了解一下資訊的實用性

學生**、分析案例

老師:除了q幣之外,網路上還有很受人追捧的「偷菜」,倉庫裡顯示你有多少貨物,你已經攢了多少錢,這些都只是虛擬的,並不是真實的,這樣的資訊就沒有任何的實用性。

講了很多網路虛假資訊的案例,作為青少年,一定要遵守上網文明公約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更好的保護自己,包含身邊的人。

4.課堂拓展

老師:這就是這節課的全部內容,我這裡有一篇文章《google不能承受之重》,當初它的發表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我想對於我們也會有一定的警醒的意義,我希望你們下去看一下,了解一下google不能承受的究竟是什麼?

5.板書設計

對資訊進行判斷

1. **

資訊是否真實可靠。

資訊**是否具有權威性

2. 價值取向

資訊是否可用。

資訊是否具有實用性。

3. 時效性

資訊是否具有時效限制。

資訊包含哪種情感成分。

資訊的鑑別與評價

這是一堂非常棘手的課,要上好很不容易。教師通過許多有代表性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小案例,詳細深入地進行剖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資訊鑑別和評價的方法。對於價值相對性的解釋教師用了很大的篇幅,舉了很多例項,但是學生理解這部分內容並不存在障礙,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當刪減。一 教材分析 有一句話形象概括了...

資訊的鑑別與評價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資訊鑑別的方法,學會鑑別與評價資訊。2 對資訊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對資訊的真偽有較強的辨別能力,能識別並抵不良資訊。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案例掌握鑑別和評價資訊的基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並能對資訊進行正確 合理的分析與判斷,形成資訊保安...

資訊的管理與鑑別評價

課題 資訊的管理與鑑別評價 一 教材分析 本小節是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室編著的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教材 非零起點 九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本章要求我們要學會根據問題確定資訊需求,選擇恰當的方式獲取資訊,掌握資訊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資訊鑑別與評價,自覺識別和抵制不良資訊,學會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解決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