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資訊科技教學中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2021-06-20 00:41:04 字數 2043 閱讀 4143

評價是高中資訊科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課程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依據評價功能的不同,評價又分為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診斷性評價一般在教學設計活動開始之前進行,如入學分班測試或課前問卷調查等;過程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使教學過程更為完善而監控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如學生作品評價等。

終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完成後對其最終的學習成果進行的評價,如期末考試、學業水平測試等。

一、過程性評價實施的背景

在當前的高中資訊科技評價中,往往還是比較注重以考試結果為目的的終結性評價。過分倚重終結性評價,容易產生一些負面作用,比如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教師考核的優劣、輕學生思維的拓展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目標的達成。

針對上述種種弊端,《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即採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在過程性評價中,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等方式的結合使用,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糾正偏差,增強學習動力,激發自信心。

二、過程性評價實施的原則

1.發展性原則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起點水平也不一樣,所以採用的評價原則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切合實際,面向全體學生。過程性評價的作用就在於發展學生而不是甄別學生,強調其過程性,注重評價的發展功能。一次評價不僅是上一段學習的反饋,更是下一段學習的起點和動力,發展性原則體現了過程性評價的激勵性、嚮導性。

2.多元化原則

在新課程評價中,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同學,還可以是學生自己。教師應發揮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評價期望,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組織學生開展互評,在互評中深化對學習主題的理解與掌握,師評環節則側重於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昇華學生的學習成果。

3.可行性原則

在制定評價標準或評價量規時,應充分考慮評價的可行性原則。每一項評價指標應具體、明確、簡明、扼要,易為學生理解,便於教師掌握,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避免繁瑣和形式化,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評價標準和量規的制定,以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4.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主要體現在評價物件的全面性和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物件的全面性即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評價內容的全面性是指評價的內容不僅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還包括學習態度及學習方法。由此延伸的一般性發展目標,如資訊素養、團隊合作能力等。

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過程性評價的評價主體

1.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策略、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等進行的評價。自評前,應由教師與學生一起制定出評價量規,評價量規的使用可以貫穿自評、互評和師評等環節。評價量規一般有評價要素、指標、權重、分級等構成,教師先行就評價量規的意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向學生做出說明,學生通過自評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以評促學。

2.學生互評

學生互評一般在自評的基礎上進行,可以4~6人為一組,通過網路共享等方式呈現作品。互評重點在「評」而非「價」,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應只看他的定量掌握情況,還要看到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甚至價值取向。通過互評環節,充分分享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成功經驗,及時了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3.教師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乙個頭腦裝進另乙個頭腦,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 對比學生自評和互評環節,教師在師評環節中不應只是簡單的總結,而應力促學生學習上的昇華。同時,師評環節又是乙個開放性、互動性較強的環節,教師評價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點評和補充。

師生良好的互動,有助於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和合作關係,從而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結構,轉變成既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新型教學結構,使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過程性評價應貫穿於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始終,教師必須圍繞資訊科技課程標準,建立現代素質教育的評價觀念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唯此,學生的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目標才能達成。

同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過程的評價反饋,實時的調整教學計畫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資訊科技課堂教學。

高中資訊科技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摘要 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素養日益成為資訊社會公民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資訊科技教育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計算機技術訓練階段,發展成為與資訊社會人才需求相適應的資訊素養教育。因此,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設計應該體現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相融合的課程目標 第二,符合學生身心發...

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二 教學方式的選擇 縱觀以上問題,欲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本人認為首先要解決學生個性差異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同時結合資訊科技課程特點,分層教學和分組合作學習是最適應解決個性差異。1 分層教學 1 按水平的分層導學 教學實施之前,可以採用測試考核 問卷調查 課堂訪談等方式,對學生資訊科技的起點水...

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高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麼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這裡提出,與大家共同分享。一 作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資訊化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