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過是非

2021-06-09 18:20:02 字數 5288 閱讀 5002

崇西中學黃德飛

一、研究背景

本課題出自新版高一歷史教材第二分冊第六課「大一統**集權國家的形成」和第七課「秦末農民起義」的內容。從西元前230年至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後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帝國,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戰亂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秦統一以後,他自稱「始皇帝」,建立**集權體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還採取了一些列措施:

修建馳道與直道;建築長城;開邊移民等。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他又濫用民力、實施嚴刑苛法、焚書坑儒等,違背了民意,超出了當時社會和人民的承受能力。

因此,秦始皇是乙個功過是非都非常突出的典型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說他是中國歷史上乙個偉大的政治家,有的人說他是乙個十足的暴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運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我設計了「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過是非?」這樣乙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研究過程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了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的帝國,今天我們又學了由於秦的**導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通過學習大家已經對秦始皇這個人物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請同學們對秦始皇作一番評價。

生1:我認為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他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帝國,從而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劇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是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的。

生2:我認為秦始皇是乙個偉大的政治家。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一套

**集權制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又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的**集權體制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

生3: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認為秦始皇是乙個暴君。秦統一後,百姓渴望社會安寧。

但是,秦始皇卻濫用民力,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築長城、修馳道和直道、戍五嶺等,徵用數百萬勞動力,耗費了大量的民力。

生4:我也認為秦始皇是乙個暴君。秦始皇實施一系列**,沉重的賦役負擔、嚴酷的刑罰已超出了當時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生5:我不同意以上兩人的觀點。雖然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以後,徵發數百萬勞動力,大興土木,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秦始皇修馳

道、直道、築長城、開邊移民,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於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為國家的鞏固和統一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乙個很有作為的皇帝。

師:以上幾位同學對秦始皇的功過是非作了一番評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加以具體的歷史的全面考察,要一分為二地、辯證地分析歷史人物功過是非。

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應當說,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乙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

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超出了當時社會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同時,秦始皇為推行其政策,達到其政治目的,採用了極為殘酷的手段,如「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違背了民意失去了民心。

今天,我們對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過是非的問題討論到此為止,以後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時要注意,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國家的鞏固和統一;是否有利於促進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民族的融合。要客觀的全面地去分析歷史人物。

三、教師說課

這一節課,通過教師提出問題,經過師生間的討論,同學們對秦始皇有了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初步掌握了有關評價歷史人物的尺度: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加以具體的歷史的全面考察。培養了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的能力。

欠缺的是學生討論得不夠充分和熱烈。

評價秦始皇的功與過

堡鎮中學楊云云

一、研究背景

本課專題出自2023年10月第一版上海市高階中學《歷史》課本(實驗本)第二分冊第二單元第6課《大一統**集權國家的形成》、第7課《秦末農民起義》的內容。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的帝國,自稱秦始皇。建國之後的秦始皇為有效控制大一統的新局面,建立了一整套**集權的國家機器;同時,為了鞏固這套新的體制,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縱觀秦始皇的一生,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大有作為的皇帝,因而一直有「秦皇漢武」的說法;但是同時,由於統治期間所採取的**,又使得秦始皇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中學歷史的乙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使學生在充分了解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評價;並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本專題研究的出發點就在於此。

一方面,對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客觀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學,學生基礎較差,但是對長城、文字、兵馬俑等等與秦始皇有關的知識並不陌生,因此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收集資料和進行思考,便於教師的引導。

二、研究過程

師:通過對第6、7兩課內容的學習,我們詳細介紹了秦始皇其人其事。究竟應如何評價秦始皇呢?

大家通過蒐集相關資料,是否對此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呢?下面,請各學習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討論結果。

a組:我用李白的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來表達我對秦始皇的看法。

我眼中的秦始皇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就,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這是何等的氣魄!

秦始皇的功績還體現在他所建立的**集權的政治體制,這套體制成了後世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藍本。正因為有了**集權的體制,我國一些大型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才能得以進行,才能屢次聯合國家的力量抵禦外辱、維護社會穩定,並進而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統

一、融合。

b組:我們小組非常同意a組的看法,並想做個補充。秦始皇的偉大功績還在於他為鞏固**集權所採取的措施:

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這些措施,有利於全國範圍內的經濟、文化交流,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統一文字,不僅利於文化交流,而且加強了帝國境內各族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統一的中華民族的觀念得以加強。可以說,文字是凝聚中華文明的紐帶與橋梁。

c組:我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乙個著名的暴君,他的統治給人民帶來了很深的苦難。

在統治期間,他不斷徵發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陵墓等,徵用的勞動力以百萬計;在男子不足的時候甚至徵用婦女運輸物資,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橫徵暴斂,農民被迫把收穫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賦稅,我們認為,賈誼在《過秦論》對秦始皇的責罵非常有道理:「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以暴虐為天下始」。正是由於秦始皇的**,使得秦短命而亡。

d組:秦始皇為了統一人民的思想,還銷毀了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諸子百家的著作,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有記載:「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等燒之。」 秦始皇為了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在咸陽將460餘名儒士和方士坑殺。這兩個事件合稱「焚書坑儒」,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思想文化活躍的局面,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自由。

e組:我們小組跟其他小組的角度可能略有不同。我們認為,不論秦始皇採取什麼措施,他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作為「家天下」的帝王,他也不希望國家滅亡。

站在他的階級立場,他有理由焚書坑儒;不能只看到他修建長城浪費了無數人力,修建長城,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正因為修建了長城才有利於抵擋外族入侵,保護群眾的生活安寧;他徵發兵力戍五嶺,也是為了統一大業。在征戰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交通補給,秦始皇開鑿了靈渠,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了起來,使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最終把嶺南的廣大地區正式地劃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為秦始皇統一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

師:看來我們每個小組都非常認真地對待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做得相當不錯。通過這節討論課,我希望大家記住以下幾點:

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避免絕對化,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國家。應當說,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乙個殘酷的暴君。

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在以後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時,大家一定要記住你們在今天這節課中所學到的方法。

三、教師反思

研究性學習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對問題的認識能力,樹立科學思想,培養創新精神。教會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學習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區別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塑造的人物與真實歷史人物。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強調收集資料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所掌握的歷史材料的正確理解,從而形成客觀、公正的看法。

歷史教學案例

——評價歷史人物秦始皇

民本中學陳玉清

案例背景:

剛剛學習過《秦末農民戰爭》這一課,對這節課我印象深刻,因為這是我的一節公開課,本來我胸有成竹的走進課堂,對這節課的內容作了很充分的設計,也相信一定會受到我理想中的效果,但沒想到發生了意外,

在講授新課以前我出示了幾張**給同學們,有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還有驪山陵墓以及阿房宮的復原圖,然後讓同學暢所欲言,談看過**後的感受,其目的是要讓同學們由此得出結論——秦始皇時代,百姓沉重的負擔(賦稅和徭役),但是沒有想到有乙個同學果然「聽」了我的話,他說在**中他看到的是讓我們中國人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蹟,由此,他的結論是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偉大,但我們更應該感謝秦始皇的英名,沒有他,我們就看不到這些**。雖然他的回答出乎了同學們的意料,但是,大家的表情似乎都很買賬,我的笑容有點尷尬,但很快我意識到了乙個問題,我必須拋棄原先的計畫,而要被他牽著鼻子走了。於是,我重新確定了我的主題,即如何正確評價一位歷史人物,並由此展開對秦始皇的評價,然後,讓大家各抒己見,將乙個活生生的、全面的秦始皇展現在大家面前,當然也包括讓他們「親眼目睹」秦始皇的**,由此,既完成了我們的教學任務——對秦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同時大家又學會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正確方法。

評價秦始皇

高一六班鄭祚勇 歷史第一帝 秦始皇 我認為秦始皇是一位功大於過的皇帝。未可厚非的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第乙個封建的 集權的國家。秦王嬴政即位時,同一條件基本成熟。那時,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民族之間 地域之間聯絡加強,為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社會基礎。春秋戰國長期戰亂,給社會經濟 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

秦始皇人物評價

秦始皇自古以來就是乙個具有爭議的皇帝,有的人奉若神明,有的人深惡痛絕。常言道gold can t be pure and man can t be perfect 初中的歷史課上讓我對秦始皇有了一定的了解,而 秦始皇本紀 以編年記事的形式記載了秦始皇的一生,通過閱讀,這位君王的一生如一幕幕老電影的場...

如何評價學生的表現

一是看學生參與活動的認識和態度。在綜合實踐課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和態度可通過許多外顯行為表現出來,如是否認真參加每一次活動,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認真做好資料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主動提出研究設想 建議等。二是看學生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收穫體驗。主要為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 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