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觀察的理論與實踐

2021-04-10 02:09:51 字數 4690 閱讀 8948

引言: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課堂觀察源自西方,在我國早已有所介紹,也有零星的學校或教師開展了一些嘗試性的課堂觀察的研究工作。令人可喜的是,最近幾年課堂觀察受到了學者和一線教師越來越多的關注,並呈現出良好的研究與實踐勢頭。

然而,作為一種他鄉經驗,課堂觀察如何在我國本土扎根與發展,仍然有許多理論和實踐上的問題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我們相信,專業行動不僅需要積累經驗,而且需要夯實知識基礎。我們在系統梳理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整合我國中小學聽評課的一些重要經驗,對課堂觀察進行了徹底的本土化改造,重新設計了課堂觀察的概念框架。據此框架,我們精心設計了關於課堂觀察的20個問題,用問答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課堂觀察的概念、意義、操作技術與流程、侷限窪,並提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權當課堂觀察的知識基礎。

無疑,這些問題與解答,對課堂觀察者形成正確的觀念並在正確觀念的指導下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已有的經驗告訴我們,脫離知識基礎的貿然行動,將會捨本逐末、徒有虛表,這無異於喪失課堂觀察的靈魂。因此,我們只有通過組織培訓和自主學習等方式,才能將課堂觀察的理念和技術化為可行的實踐,也才能將課堂觀察的專業性和實踐性持續地向前推進。

一、認識課堂觀察

1.1 何為課堂觀察?

自從有了課堂教學以來,觀察課堂的行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為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的課堂觀察至今仍然是「一項被遺漏的教師專業能力」。

課堂觀察源於西方的科學主義思潮,作為一種研究課堂的方法,發展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典型代表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貝爾思(r.f.bales)於2023年提出的「互動過程分析」理論,其開發了人際互動的1 2類行為編碼,並以此作為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入際互動過程的研究框架。在某種程度上,貝爾思的研究拉開了比較系統的課堂量化研究的序幕。

而美國課堂研究專家弗蘭德斯(n.a.flanders)於1 960年提出,後經他自己不斷修正的研究成果「互動分類系統」,即運用一套編碼系統,記錄課堂中的師生語言互動,分析、改進教學行為,則標誌著現代意義的課堂觀察的開始。

隨著科學研究方法尤其是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不斷完善,編碼表、專案清單等科學、量化研究工具的引入,錄音機、錄影機等**技術的發展,豐富了課堂觀察手段與技術,使課堂觀察更具可操作性。但是,量化的課堂觀察在加深對課堂教學的描述和認識的同時,也無法掩飾其純技術的缺陷。從70年代開始,人種志研究等質性研究方法開始走入課堂觀寨。

完整的文字描述呈現了課堂全貌,使原本被剝離出來的課堂事件、課堂行為回歸情境本身,研究者利用個人經驗可以更好地理解、詮釋課堂。今天,人們探索、追求著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融合。兩種性質不同的研究取向,從不同層面和不同方向豐富和充實了課堂觀察的知識。

那麼,到底什麼是課堂觀察呢?課堂觀察,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觀察對課堂的執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作為專業活動的觀察與一般的觀察活動相比,它要求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藉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影裝置),直接(或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

它是教師日常專業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學習的重要內容。

課堂觀察是一種行為系統。它由明確觀察目的、選擇觀察物件、確定觀察行為、記錄觀粟:隋況、珏理觀察資料、呈現觀察結果等一系列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構成。

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方法。它將研究問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性事件拆解為乙個個時間單元,將課堂中複雜性情境拆解為乙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乙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瞄,蒐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患,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

課堂觀察是一種工作流程「它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後會議三個階段。從課前會議的討論與確定,課堂中的觀察與記錄,到課後會議的分析與反饋,構成了確定問題——收集資訊——解決問題的工作流程。基於課堂觀察,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事件,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並在資料分析的基礎之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學改進策略與方式。

課堂觀察是一種團隊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團隊進行。在課堂觀察的整個過程中,每乙個階段都是教師之間多向互動的過程。教師借助於課堂觀察共同體,**、應對具體的課程、教學、學習、管理上的問題,開展自我反思和專業對話,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同時,促使該合作體的每一位成員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1.2 課堂觀察的意義何在?

課堂觀察對改善學生課堂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形成學校合作文化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首先,課堂觀察的起點和歸宿都是指向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無論是教師行為的改進、課程資源的利用,還是課堂文化的創設,都是以學生課堂的有效學習為落腳點。課堂觀察主要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會不會學習,以及學得怎樣,這與傳統的聽評課主要關注教師單方的行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確定的觀察點不是學生,其最終還是需要通過學生是否學得有效得到檢驗。

因此,課堂觀察的過程是合作體關注學習、研究學習和促進學習的過程,始終緊緊圍繞著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而運轉的。

其次,課堂觀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是由於課堂觀察的專業品性:它不是為了評價教學,面向過去,在觀察之後將被觀察者評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改進課堂學習、追求內在價值,面向未來,在觀察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平等對話、思想碰撞,**課堂學習的專業問題。

另一方面是由於課堂觀察即教師參與研究:教師參與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徑之一,而課堂作為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從事研究的寶貴資源;課堂觀察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感悟和提公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無論是觀察者還是被觀察者,無論是處在哪個發展階段的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觀察,從而獲得實踐知識,汲取他人的經驗,改進自己教學的技能,提公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比較有質量的課堂觀察就是一種研究活動,它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

再次,課堂觀察作為一種合作的專業研究活動,有助於學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課堂觀察是互惠性的,它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規定性的任務'而是出於自願和協商的專業學習活動,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都能受益。而課堂觀察合作體的形成與活動的開展營造了一種合作的學校文化,增進了教師的責任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

1.3 為什麼需要建立一種課堂觀察的合作體?

課堂觀察不同於傳統的聽評課活動,它需要觀察者、被觀察者、學生之間開展合作,才能順利地完成整個觀察活動。然而,這種合作不是形式化的,而是基於主體的意願、可分解的任務、共享的規則、互惠的效益等四元素的真實合作。開展課堂觀察就要建立一種基於四元素的專業合作共同體(即合作體)。

具體而言,有以下三方面的理由可以驗證建立課堂觀察合作體之必需。

第一,建立合作體,有助於改變教師傳統的單兵作戰的聽評課方式。面對複雜的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僅憑教師個體的力量難以勝任,需要群體的智慧型參與,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尋找並創造聽評課的合作機會,抱著求同存異、尊重多元的心態,通過對話、傾聽、討論等交流方式,開展多樣化的課堂行為的合作研究。

第二,以合作體為組織依託,可以使課堂觀察專業化。課堂觀察合作體作為一種組織,不管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都會對備課組、教研組的運作賦予新的意義,要求備課組、教研組成為合作體的示範性組織,並要求參與者基於課堂觀察的目標、任務和規則開展專業性的日常觀察活動。每個合作體成員預設合作體的組織屬性,認領各自的任務,承擔相應酌職責,規範而有序地開展課堂觀察的專業活動,避免聽評課活動流於形式、趨於業餘。

第三,有固定絲金佳攔體,使課堂觀塞星加有動力,更加持續。課堂觀察對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而言,不是「突擊戰」,而是「持久戰」,不要期望通過一兩次的觀察就能實現雙方的各自需求,它需要雙方保持一種長期的合作關係,才能獲得雙贏。依據群體動力學原理,組織對個體的壓力與情感維繫會促使個體的工作更加有動力。

一般來說,在一段時期(乙個學期或乙個學年),參與課堂觀察合作體的人員基本是固定的,群體中個體的需求差異就會帶來開展觀察活動的動力,如某觀察者可以持續地觀察乙個點,也可以不斷更換觀察點;觀察目的可以「為我自己」,也可以「為群體中的他人」;可以乙個人觀察,也可以乙個小組合作觀察;這種需求的多樣性會形成持續而有效的觀察活動。

1.4 為什麼將課堂觀察框架設計為四個維度?

要觀察課堂,首先必須解構課堂。課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乙個簡明、科學的觀察框架作為具體觀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則將使觀察陷入隨意、散亂。我們嘗試從四個維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和課堂文化)構建乙個課堂觀察框架(詳見本書第三部分)。

這樣乙個四維框架的形成,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踐依據。

理論依據主要是對課堂構成要素的認識,即課堂主要由學生、教師、課程及課堂文化構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關聯。學生學習維度主要關注怎麼學或學得怎樣的問題,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是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者、主動建構者,學生的有效學習是課堂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教學維度主要關注怎麼教的問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方式等教學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程性質維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學的內容是什麼的問題,它是師生在課堂中共同面對的教與學的客體。三者之間.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通過課程發生聯絡;在整個互動、對話、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課堂文化。

因此,課堂文化具有整體性,關注的是整個課堂怎麼樣的問題,是課堂中各要素多重對話、互相交織、彼此滲透形成的乙個場域。

四維框架的實踐依據則是「我觀察什麼課」這一問題的提出。這是每乙個課堂觀察都必然要面對的問題。由這個問題我們可推導出:

(1)學生在課堂中是怎樣學習的?是否有效?(2)教師是如何教的?

哪些主要行為是適當的?(3)這堂課是什麼課?學科性表現在**?

(4)我在該課堂呆了40或45分鐘,我的整體感受如何?這四個問題恰可通過課堂觀察的四維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

1.5 何為課堂觀察的程式?

課堂觀察本身是乙個行為系統工程,型別多樣,觀察點多元。另外,開展課堂觀察需要一定時間的投入、教師的廣泛參與,因此一套基本的程式對保證課堂觀察的日常化和規範化、減少觀察成本、提高觀察效率來說尤為重要。總體而言,課堂觀察的程式主要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課後會議等主要步驟。

高效課堂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章高效課堂理論解讀 第一節高效課堂的內涵和外延 高效課堂理念是在新課改推進過程中,繼續找尋撬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支點的新成果。要弄清高效課堂的內涵和外延,首先應明確高效課堂概念中 高效 這個關鍵詞的含義。高效課堂理念中的 高效 既不是在單位時間內讓學生學到較多的知識,也不是使學生以較少的時間獲得...

讀《課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每一位一線教師都曾思考過下列問題 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積極調動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建構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一書正是幫助教師釋疑解惑的一本好書。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毓文森教授著作的這本書極為詳盡地詮釋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教師應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

小學語文課堂觀察與評價的實踐與研究

課題報告 舟山市岱山縣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趙飛君 一 問題的提出 規範的 課堂觀察 是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前提與基礎,隨著對課堂教學評價研究的日益深入,課堂觀察 的研究與實踐也日益受到重視。跟傳統的 聽課 所不同的,課堂觀察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 包括執教者本人 帶著明確的目的,憑藉自身感官 如眼 耳等 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