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2021-04-08 19:34:37 字數 3619 閱讀 1844

文化小學:李莉

2011.12

教師可以說是天天都在使用教材,憑藉教材把點點滴滴的知識毫無保留地都傳授給在坐的每乙個學生,借助教材把各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都灌輸給每乙個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把手中的教材作為傳授知識各種知識的視窗,鍛鍊培養能力的依託,各種思維訓練的紐帶,讓孩子們通過教材這乙個「點」,相繼走進生活——語文學習的大課堂這乙個「面」,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課內外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對教材中課本知識的傳授,而要設法向課外延伸拓展。為了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以課文內容為契機,逐步向課外延伸發展。比如在教完《高尚的行為》時向學生提供《愛的教育》這本書。

總之與課文有聯絡的同一內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盡量推薦給學生,層層撩撥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上完童話課文後我把《安徒生童話集》這本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規定的的時間裡閱讀,並挑選乙個自己最喜歡的童話,在家裡練習講述給爸爸媽媽聽。熟練後我再在班上開展了一次「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比賽。

在此項活動中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都紛紛作了精心的準備,最後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又比如在教完《騎在白鵝的背上》一文後,我又向學生們推薦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一書,班上的一些男同學興趣濃厚,還出現了好幾個「尼爾斯」迷。這樣根據課堂上學的內容,向學生們有選擇性地推薦一些與之相關的書籍,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又可以增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他們逐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課外知識也就越來越豐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處,引導學生自由發揮

教材中常有一些課文描寫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師如果能抓住這些空白之處,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來填補這些空白,樣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鬧花燈》一課時,抓住第二段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課文是這樣寫的:

「街上的花燈可真多呀!兔子燈地上跑,鴿子燈天上飛……最有趣的是龍燈,只見一條長龍追著寶珠上下翻飛,全身的鱗片閃閃發光,龍的尾巴不停地擺動。」我讓學生反覆讀了這段課文後,便問學生:

「除了兔子燈、鴿子燈,大家想想大街上還會出現什麼樣的燈?」隨機**出示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畫面說說上面有哪些花燈?並說說這些花燈是怎樣的?

並逐步引導學生說清楚花燈的樣子。最後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花燈說一說,寫一寫。結果有的學生寫道:

「街上的花燈多得數也數不清。瞧:灰色的不起眼的老鼠燈把一條小尾巴翹得老高,閃動著一雙賊溜溜的小眼睛,大象燈拖著一條長鼻子左右搖擺。

最有趣的還是那盞紅色的金魚燈,它股著一對燈泡眼,甩著尾巴似乎在水中游動呢!」 還有的學生寫道:「街上的花燈可真多呀!

皮球燈圓滾滾,星星燈亮閃閃。最引人注目的是荷花燈,只見一朵朵荷花張開了紅豔豔的花瓣,好象在對人們點頭微笑呢!」通過練習說,練習寫,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寫作的熱情。

這樣在自由的空間裡,學生的潛能就會得到最大的發揮。

在教學實踐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創造性去使用教材,才能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只有開放教學的模式,不拘泥於教材,才能使學生能力的訓練落到實處;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識點,輻射到各科知識的層面,以教材為紐帶,才能引導學生真正走進知識的殿堂;只有讓每乙個學生都有機會去嘗試,去探索,去實踐,才能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才能真正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創新作文課題小結

文化小學:王麗豔

2011.12

有效的教學需要有可供選擇的策略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而且需要不斷予以相應的監控、調節和創新。

通過乙個階段的研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以下就小課題研究「創新作文課題」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和對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影響**如下:

一、創新作文評改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與修改。

長久以來,在作文教學研究領域,一直側重於「寫前指導」的研究,對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卻忽略。教師在作文評改中耗費時間與精力卻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評改多採用單一的「教師指導」的形式,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

也就是只重視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未能從知識與技能獲得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未能從學生的內部發展需要激發學生對於作文評改的共鳴。以致於學生對作文的評改視若無睹,評價的反饋作用難以實現。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於「習作」的階段目標有「增強習作的信心」,「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等要求。

提出「學會欣賞與修改――學生自我評改作文能力培養研究」,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習作進行評價、欣賞與修改。在這一過程中體驗作文成功的樂趣,激發作文興趣,增強作文信心,並主動學習,積累素材、品味語言、感悟表達,不斷提高作文水平,發展作文能力。

二、有效引導,新型學習方式正在形成

在「交往、互動、發展」的新的教學觀指導下,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策略,提倡、引導並促進學生建立以「主動參與、樂於**、交流與合作」為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一)自主學習,養成習慣。

指導學生欣賞與修改作文,學生自己欣賞、修改、評價自己的習作,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形成:課堂上,學生寫完作文草稿後,像讀課文一樣認真讀自己的勞動成果,小心地用修改符號在老師的指導下細心修改習作,用波浪線劃出自己認為的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當學生發現自己的作文中也有值得欣賞之處,當他們開始珍視自己的「作品」,並期望通過修改得到更高的評價,他們原本逐漸喪失的寫作的自信心重新被一點一滴地拾掇回來、鞏固起來。在自主修改、欣賞、評價自己的習作的同時,相應的其他的作文習慣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培養起來:

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觀察感知、體驗積累的習慣;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筆的習慣;自我反思的習慣等。

(二)交流合作,共同發展。

在指導學生學會欣賞與修改的作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習方式。在作文評價改革所採取的互評中,合作學習對於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互相促進與提高的巨大作用顯現出來。可以看到,每一次作文互評時,學生熱情高漲。

為了得到來自夥伴們的好的評價,有的同學還放棄了原來的草稿,重寫草稿。打了下課鈴,許多同學還伏在桌上,嘴裡嘟嚷著:「我還沒謄完呢!

」「我們還在互評呢!」收上作業本來批改,教師不禁驚喜、感動、深思。每乙個學生——即使是學習最困難的乙個的作文裡,都有一處用紅筆精心勾畫出波浪線的句子或詞語。

這是他們認為的自己或他人習作中的「好詞佳句」。互寫的評語內容不一,但都較為中肯,指出了他人和自己習作中的優點、進步之處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學習並都渴望得到成功體驗的赤誠之心躍然紙上。

第一次實施互評後統計,實施互評後的作文篇幅都比第一篇長,字跡比第一篇工整。第一次實施互評後的習作中有1/3的習作字數是前一篇(未互評的)的兩倍,有2/3的學生在互評(或自評中)寫了「我進步了」「寫得長些了」「字寫得好些了」之類的話。

(三)樂於**,研究性學習。

在指導學生欣賞與修改習作的研究中,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自行修改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解決問題、改進學習,明確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提高作文水平與能力。這就是一種**性學習。

課題已告一階段,已取得的成果固然令人欣慰,但探索無止境,且在研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如何完善創新作文評價體系,如何形成科學的教學策略的理論體系,以及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等。我將在後一階段的研究中加倍努力!

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 知識過程化 教材是大綱的具體體現,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教材上的知識是靜態的,它只是為知識的傳遞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於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講得十分詳盡,學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維的結果,而不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模式,在設計 安...

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所謂教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 練習冊 活動冊 故事書 補充練習 輔導資料 自學手冊 錄音帶 錄影帶 計算機光碟 影印材料 報刊雜誌 廣播電視節目 幻燈片 卡片 教學實物等等。教師自己編寫或設計的材料也可稱之為教學材料。另外,計算機網路上...

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 趙東老師執教的 用字母表示數 的確是一節好課,體現在 1 以娛樂節目 超級模仿秀 為切入點,緊扣時代脈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種富有情趣的意境,學生興趣盎然,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2 抓住 數的變數關係 這一核心思想中永不變的規律,用好教材,創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了既好吃又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