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路基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2021-03-30 18:34:07 字數 4895 閱讀 2083

2.1準備工作的內容

施工前的工作包括組織準備、物質準備和技術準備三方面的內容。

組織準備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施工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組織準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技術準備工作包括施工前的現場核對和調查,全面熟悉設計檔案,根據核實的工程數量、工地特點、工期要求及裝置準備情況等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物質準備工作,應做到材料、裝置工具、勞動力、臨時工程、生活**等全面落實,還須服從與保證上述施工組織計畫的順利實施。

施工組織設計是整個工程施工的指導性檔案,亦是其他各項工作的依據。它包括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布置施工現場(施工總平面布置),編織施工進度計畫,調節勞動力分布密度,安排材料機具**,控制施工裝置進場情況,擬定關鍵工程的技術措施等。抓住施工組織設計這一環節,對加強施工管理和保證工程質量均有重要意義。

踏勘和調查。開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資料進行沿線踏勘和調查,將發現的問題和意見逐一標明,會同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進行協商解決,並做出會議紀要(或會審意見)。踏勘和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核實工程範圍。明確對工程有影響和需徵購的土地、拆遷的各種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確要位置、結構和數量,以及相關公用設施的桿線、管道和附屬設施的情況,並了解上述設施與場地有無可能供施工臨時使用。

解沿線填土、挖土、借土的地價和數量,以及平衡排程土方。

摸清沿線附近可資利用的排水溝渠、河道,以及該地區下水道的管徑、流向和以往暴雨後的積水情況等,以便考慮施工期間的排水措施。

對施工範圍內的地下管線及地面設施,還須認真核實,並取得可靠資料,在地面標出明顯標誌,以正確估計在路基的施工、碾壓時,對地下管線影響的程度。

改建工程。必須核實兩側原有建築物進出口的標高及原有道路和行人路的結構型別。

需翻挖的部分,應開挖樣洞,並核實原工程結構。

2.2施工測量

2.2.1中線的恢復和標定

從路線勘測施工進場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原釘的標誌可能有部分散失或現場發生了移動。因此,在施工前必須首先進行恢復中線測量,核對設計路線,補樁或加樁,使各項中線樁完整無缺,以便準確地進行施工放樣。

恢復路線的中線,要依據路線平面圖,直線、曲線及轉角點一覽表、護樁記錄等進行核對查詢。丟失的樁位應及時採取補測措施。補測轉角點樁時,可用延長切線法,交出丟失的轉角點樁,並打釘護樁保護。

補測轉點樁時,可用正倒鏡延長直線法重新補測。對施工時難以保留的樁,如加樁、曲線上各點樁,應加釘護樁予以保護。護樁上應標出相應的樁號和量出的距離,同時還須繪製草圖並記入記錄簿內,以備查用。

2.2.2水準點的複查與加設

中線複測後,應進行標平和中平測量,複核水準點一覽表中原設水準點標高和中樁地面標高,並根據工程情況在橋涵,其他較大人工構造附近、工程集中和地形複雜地段等處增設臨時水準基點,以滿足施工需要。

水準基點應設在施工範圍以外,便於觀測和尋找的岩石或永久建築物上,或設在埋入土中至少1m的木樁或混凝土樁上,其標高應與原水準基點相閉合,符合精度要求。

2.2.3橫斷面的檢查與補測

現場核對原測橫斷面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應特別注意位於曲線部分的樁號的橫斷面方向,如有不符應予重測。加樁處,應進行橫斷面的補測與設計。

此外,應檢查路基邊坡設計是否恰當,與有關結構物(如涵洞、擋土牆等)的設計是否配合協調。取土坑、棄土堆的位置與現場是否一致,若設計考慮不同,應重新設計安排。對棄土堆和取土坑的路線應做出規劃。

2.2.4預留橋涵位置

一般施工程式是先小橋、涵洞,後路基施工。但往往由於路基工程數量很大,施工週期較長,施工需要集中較多的人力和裝置進行全線路基施工,所以需要預留小橋涵位置。預留橋涵位置時,應先確定橋涵中心樁及起訖樁,然後根據橋涵臺的型式,按照設計圖中規定的尺寸,並考慮施工範圍,測定台後應留出的長度和寬度,依此設上木樁。

2.2.5施工中的測量

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各斷面的開挖和填築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注意對中樁標高和斷面邊坡度的觀測,以便及時指導修正。通過對施工斷面的核對也可估算土石方完成的數量,以控制施工。當路基開挖遇到地質變化而需修改斷面邊坡或增設人工構築物時,應及時測量以利繼續施工。

2.2.6施工測量中的其他事項

注意複查土石方成分,按其開挖難易程度分類是否恰當,否則應予以糾正。

地下水、地表水狀況以及由此決定的土基乾濕狀態與設計檔案是否一致。

對築路材料的產地、蘊藏數量、運距應實地進行複查。

對原設計檔案中不合理部分,及時提出修改方案,進行補充測量,提高變更設計檔案,報送上級審批,以便按修改方案施工。

2.3路基放樣

路基放樣就是按照施工詳圖和路線中樁,在地面上確定路基橫斷面的各主要特徵點,標定出路基的輪廓,作為施工的依據。

2.3.1放樣的工作內容

放樣的主要工作內容有:

標定出路中心線各樁點的填挖高度;

確定出橫斷面的方向,通常用方向架(也稱十字架)或經緯儀進行;

按設計圖紙定出橫斷面上各主要點位置,如路基中心點、邊緣點、路堤坡腳、路塹坡頂以及邊溝溝底、取土坑等;

邊坡的放樣,按設計的路基邊坡率,把邊坡的位置標出來;

移樁移點,將施工中難以保留的樁位,沿橫斷面方向移設於施工範圍以外,並加以保護。

2.3.2放樣的方法

路基放樣的方法隨路基型別、路槽形狀、地形起伏變化情況及施工方法而有所不同。現將一般方法簡述如下:

2.3.2.1路基邊樁放樣

**法。

在路基橫斷面設計施工圖中,根據施工圖中的設計尺寸或橫斷面上明顯的地形特殊點,直接在地面上沿橫斷面方向量出路肩、坡腳、排水溝等各特徵點距中樁的距離,定出邊樁。

在丈量距離時尺子一定要拉平,在每乙個橫斷面都放出路基寬度(路塹加邊溝寬度)的邊樁後,再分別將中線兩側的路堤坡腳(或路塹坡頂)用灰線連線起來,即路基填挖邊界。用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精度稍差。

計算法。

在地勢平坦的地面橫向坡度均勻一致時,可用計算放樣路基邊樁。

計算法放樣過程簡單。可先將方向架安設在路線中樁位置上,以固定出與道路中線成垂直的路基橫斷面方向。然後按公式計算出中心樁至坡腳點的距離,並向兩側直接丈量,便可定出兩側邊樁。

平地上邊樁放樣,其計算公式如下:

路堤坡腳至中樁的距離:l=(b/2)+m·h。

路塹坡頂至中樁的距離:l=(b1/2)+m·h。

式中b—路基設計寬度m;

b1—路基與兩側邊溝寬度之和m;

m—邊坡設計坡率;

h—路基中心設計填挖高度m。

坡地上邊樁放樣,路堤坡腳至中樁的距離為:

上側坡腳:l1=(b/2)+m(h-h1)

下側坡腳:l2=(b/2)+m(h+h2)

路塹坡頂至中樁的距離為:

上側坡頂:l1=(b1/2)+m(h+h1)

下側坡頂:l2=(b1/2)+m(h-h2)

式中h1—上側坡腳(坡頂)與中樁的高差m;

h2—下側坡腳(坡頂)與中樁的高差m;

其餘符合號前。

應當指出,上列各式中的h1與h2均為未知數,因此還不能計算出路基邊樁至中樁的距離。在放樣時,就應先測得地面橫坡度為l:s,s為地面橫坡率。

因為l1= h1s,代入上式:l1= h1s=(b/2)+m(h-h1);

整理簡化,得h1=[(b/2)+mh][1/(s+m)];

將h1代入上式:

上坡腳至中樁距離l1=[(b/2)+m·h][s/(s+m)]

同理可求得:

下坡腳至中樁距離l2=[(b/2)+m·h][s/(s-m)];

路塹坡頂至中樁的距離為:

l1=[(b1/2)+m·h] [s/(s-m)];

l2=[(b1/2)+m·h] [s/(s+m)]。

漸近法。

當地形複雜,路在中心填挖高度較大,而地面橫向坡度變化較大時,單純依賴**法或計算法得出的距離設定邊樁是不夠精確的,還須在兩坡腳處(或坡頂)做水平測量驗證,如有不符,就逐步移動邊樁,直到達到正確位置,這就是漸近法。

漸近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分段丈量水平距離,用手水準或其他方法測出該段地面兩點的高程差,用公式驗證其水平距離是否正確,最後便能較準確的定出邊樁位置。

2.3.2.2邊坡放樣

用麻繩竹竿。

當路堤高度不大,填土高度<3m,可用掛線法放邊坡,用竹竿或木桿標記填土高度,坡腳處可設邊樁樣板,或用細麻繩扎結於竹竿上。

當路堤高度≥3m時,宜先填築一定高度後,再按上法進行(每次掛線前,應當穿中線並用手水準抄平,一定把線掛好)。

用坡度樣板放邊坡。

先按照邊坡坡度做好邊坡樣板,樣板的式樣有活動邊坡樣板和固定邊坡樣板。再按施工樣板進行開挖。

2.4場地整理

2.4.1標定用地範圍

城市道路的用地範圍的紅線寬度劃定。

2.4.2清理場地

道路用地範圍內一切障礙物,如原有房屋、道路、溝渠、通訊電力設施、給排水管、墳墓等,均應會同有關部門事先協商,妥善拆遷或改造。因路基施工影響沿線附近建築物穩固時,應予適當加固。

在道路建設用的範圍內,凡妨礙路基施工的樹木、灌木原則上應予清除;但對於個別古老大樹,在不影響行車視線,且位於行人路上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線上時,宜盡可能保留。考慮到綠化的重要性,需清除的樹木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一般能移植的盡量移植,不要隨意大量砍伐。砍伐樹木應徵得當地園林部門許可。

2.4.3場地排水

場地排水是指疏幹、排除場地上的積水和地下水,為施工提供正常條件。通常根據現場情況,設定縱橫排水溝,形成排水系統,將水引入附近河渠、低窪處排除。一般場地排水所有開挖的排水溝(管)與所設計的路基排水系統協調布置,避免返工或重複施工浪費,以降低工程造價。

2.5臨時工程

2.5.1臨時道路

如在道路施工期內,為了維持交通,滿足施工材料、機具、土方運輸需要,往往要區域性修建簡單的臨時道路。原則應盡量利用現狀道路條件來解決運輸問題;有時在工程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採取分段或分兩半幅來施工,必要時方可設定並修建臨時道路。臨時道路的寬度,路面部分至少應為4.

5m,一般宜為5.5m,路面可鋪簡易砂石層,並注意必要的臨時排水設施。

2.5.2臨時房屋

為保證施工人員在住宿、器材存放,以及木工、鋼筋工在室內作業,需要修建臨時房屋和工棚。在可能條件下,應盡量利用沿線民房。臨時房屋可參考以下指標進行安排。

第一節術前準備

第十章圍手術期處理 圍手術期處理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就是為病人手術做準備和促進術後 圍手術期從病人決定需要手術 開始。創傷病人術前期可能僅數分鐘,複雜病人可能需 數天,以查清病情,做好術前準備,使病人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良好的機體條件。手術 後,要採取綜合 措施,防治...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6 根據施工機具需要量計畫,按施工平面圖要求,組織施工機械 裝置 工具進場,按規定地點和方式存放,並進行相應的保養和試運轉。7 根據物資材料 構配件和製品的需要量計畫,組織其進場,按規定地點和方式儲存或存放。8 物資材料進廠後,應進行各項材料和試驗 檢驗。9 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認真落實冬 雨季施工...

第一節文明施工管理

第二節環境保護管理 第三節施工現場檢查評分記錄表 安全防護部分 臨時用電安全部分 機械安全部分 保衛 消防管理部分 現場管理部分 料具管理部分 環境保護管理部分 環衛 衛生管理部分 現場宣傳部分 治安 保衛管理部分 勞務用工部分 現場文明施工方案及環保措施 一 工作目標 在組織施工中,認真貫徹執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