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鑑賞 形象

2021-03-28 07:18:23 字數 4814 閱讀 7035

一、考綱要求:

1、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什麼是詩歌的形象?

【概念解析】

所謂「形象」就是文學作品中展示出來的生活圖畫,一般可分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題時,主要考察「意象」及對「形象」的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於**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鑑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絡鑑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1、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人物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

2、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這個物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深層寓意、象徵意?

3、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景物有什麼特徵?烘托什麼氣氛?蘊含或反襯什麼情感?

【常用方法】

一般的短評寫作時要注意先「蓋帽」,即說出詩人的形象的總體特徵,再以此為「中心論點」,從詩歌的具體語詞方面對這個論點進行分析論證。其他三個方面的鑑賞和評價一般也使用這個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圍繞「這個」論點來寫。

初學者往往失卻重點,在簡短的文字中寫到各方面的內容。

鑑賞詩人形象的思路與其他文學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從其「社會地位」「思想意識」「性格特徵」等方面入手。但在具體寫作過程中不宜出現這些字眼,我們在這時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例題剖析】

1、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參***:

⑴全詩展現了乙個孤僻高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距己甚高且已飛去,唯留詩人獨坐敬亭山,體現他的孤僻。那孤雲不正是詩人自己?

雖然孤獨但樂得清閒,又體現了他的高傲。最後只留他與敬亭山,但依舊相看不厭,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⑵詩人猶如孤雲一樣,當眾鳥高飛盡,正是眾人得志時的表現,他卻獨自飄盪,壯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無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對敬亭山時,作者看到更廣的更雄偉的自然,便看無厭,有了樂觀和豪放的心態,總的說來是孤傲樂觀浪漫的詩人形象。

(3)、眾鳥飛盡,孤雲獨閒,山靜而空,表現出詩人的與世無爭,自由而閒適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兩不厭,表現出詩人從自然中尋求快樂,忘懷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詩塑造了乙個與世無爭的,自由、閒適又有點孤傲的詩人的形象。

評分標準:

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然後再結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說解,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缺第一方面,扣2分;沒有分析,而寫出形象和詩中的一部分內容,扣3分;不能圍繞中心寫,扣3分。

誤例:⑴兩個山頭,一座亭子,乙個人,所有的鳥兒都飛走了,連雲兒都不願停留。清冷的環境中,詩人守望山頭,「相看兩不厭」寫出了作者的淒涼,最後「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

誤例分析:整個文段沒有談到作者的形象,後文也沒有圍繞這個中心來寫,故判為0分。

⑵我雙手背在身後,抬頭仰望天上那群鳥兒不停地向遠處飛去,眼睛充滿無限的憂傷。天空的最後一片雲彩隨著好冷冷的風閒散地飄向遠方,這時,我的衣襟被風吹起。望著那高高的敬亭山,無語,望著它,漸漸地,我覺得我變得與它一樣高大,我用我憂傷的眼神看著它,而它也用那渾然的自然的眼神看著我,一樣的無語,但我倆彼此都不覺得厭煩,此時我孤獨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誤例分析:擴寫語段的好例子,詩歌鑑賞的壞典型。判為0分。

⑶詩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羈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與敬亭山廝守,不去理睬「眾鳥」與「孤雲」,清高自傲的詩人形象自然流露,但從詩中我們隱約可見詩人的寂寞心情,或為功名,或為宦海浮沉,無論是何種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雲,鬚髮似煙的詩仙形象,也許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與李白比孤比傲比豪邁。

誤例分析:這是對李白的客觀而公正、簡潔而詩性的評價,但不合本題的要求,只能判為0分。

三、鑑賞詩歌的人物形象

(一)鑑賞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例1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問:試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賞析:全詩勾畫了一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的將軍形象。頷聯寫發現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

(二)鑑賞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詩人自己。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寄託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髮其報國無門、不為當道所重之憤;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在這方面,最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詠蟬詩,雖然都是托物(蟬)寓意,都工於比興寄託,但由於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地位、遭際、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異。

〖例2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在獄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錶予心?

蟬(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賞析:虞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託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處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內心悽惻苦楚的形象。

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淒苦形象。「高難飽」和「恨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

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才會令人扼腕。

總之,我們在解讀詩歌時,只有立足於作品中意象的聲響、色彩、情調,方能體味出作品所寄託的身世之感。

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例3登幽州台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台,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賞析: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抓人物語言:

「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獨」「愴然而涕下」。本詩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懷才不遇的孤獨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三)常見藝術形象類舉: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

《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乙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四、鑑賞詩歌的景象(含意象、意境)

1,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它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術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 如馬致遠《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構成成了乙個淒清、傷感、蒼涼的意境。

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託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2,【答題模式】其答案一般按下面三個步驟組織: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例4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設計教師時間 班級 組別姓名第周 一 預案 1 目標重點 1 把握 考試大綱 中的要求,了解命題規律。2 掌握解題技巧,進行針對性訓練。2 考點精講 考試大綱 對本考點的要求是 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語言和表達技巧 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e 鑑賞評價 鑑賞詩歌中的形象。詩歌...

古代詩歌形象鑑賞學案

古代詩歌形象鑑賞學案 鑑賞詩歌中的景物形象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鑑賞詩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2 培養學生鑑賞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二 學習重點 1 掌握鑑賞詩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2 積累詩歌相關意象的內涵 三 學習過程 一 概念解析 1 景物形象 詩中的景物形象化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 山川草...

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教學目標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教學重點 掌握鑑賞古代詩歌形象答題步驟 教學設計 作為複習課要在引導學生複習文字的基礎上,學會總結規律,掌握答題技巧,理論聯絡實際。第一步 總括要領。第二步 例題講解,步驟總結。第三步 課堂練習。本節按兩課時進行。教學手段 多 教學 課件展示 教學課時 兩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