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研究性學習實驗報告

2021-03-24 21:32:34 字數 4309 閱讀 3734

組長:張恒澤

成員:朱睿夏龍興林鴻春丘瓏元姜文聰

指導老師:肖君倩

執筆:林鴻春

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涵蓋了兩種含義。即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理解,它泛指學生**問題的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理念或策略。

它可以滲透於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學習方式,同時也包括學科內的專題研究活動。從狹義上理解,它是一種專題研究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並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養成教育為歸宿的學習活動,它實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三位一體,極大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深層內涵;它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它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台階。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目標

1.內容:

挖掘化學學科中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和資訊;

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模式;

化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

與化學教材相對應的各階段研究性課題等。

2.研究目標:

學生目標:

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4)學會分工與合作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教師目標:

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務,即建立問題的初始狀態。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用新穎的方式和生動的語言創設出若干問題,讓學生**發現並提出新的問題;讓他們懷著強烈的求知慾去進行研究。

學科目標:

化學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教師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調查、通過觀察實驗和奇趣事例、通過原有知識儲備、通過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來創設問題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從而獲得較為牢固的知識。

研究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步驟

1.基本原則:

(1)全員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綜合性原則:由於研究性學習以問題為載體,每乙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都會涉及到很多知識,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學過的知識間建立一定聯絡,並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系統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從學科的學習帶向綜合的學習,綜合應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期有所收穫。

(3)自主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探索性原則: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學習過程。

2.研究方法:實驗法

3.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 由教科室組織舉行系列講座,學習理論,設計方案。使教師和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式和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式。引導師生及學生家長提高認識,作好研究性學習的心理準備。

(2) 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明確如何發現問題,怎樣歸類分析問題以及選擇課題的一些原則。

(3) 做一些課題研究的示範工作學科教師結合所教學科,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研究問題,通過提出問題——描述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論證——解釋結果——評價結果——問題解決—總結的學科上展示,對學生進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指導。

(4) 培養課題研究的骨幹。通過學習,有的學生已著手開展研究,我們在各班培養一些課題研究的骨幹,以帶動全體學生。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具體任務是:

(1) 指導學生定課題。從身邊和生活中發現問題並研究課題。學校在課題選題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選題比較有特色。一是圍繞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及對人體的作用,購買小食品的消費情況的調查;二是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課題,如房屋裝修的材料與汙染情況調查、人體所需元素的調查,通過調查、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 指導學生制訂研究方案

教師對學生所選課題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指導、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具體實施的步驟等制定研究方案。(3) 以班為單位進行開題報告,選聘指導教師,高一年級共確立了82個化學課題,化學子課題組對課題進行歸類和整理。

(4) 整合各方面力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確定課題後,我們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集中活動和分散步活動相結合,重點從兩個方面讓學生實踐、體驗。一是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

學生通過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最後得出結論。二是調查研究。學生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得調查結果,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和觀點。

(5) 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評估。對課題研究進行陳述並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動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在班級展示學生的調查報告,評估內容。

重視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程式。(6)課題組成員分工挖掘研究性學習素材,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將設計研究性情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實施過程:

一、背景說明:

二、步驟:

(1)提出問題

(2)描述問題

目前,很多食品商家為了自己的食品受大眾的歡迎,所以為了讓自己的食品美觀,不顧大眾的健康而就新增了漂白劑二氧化硫,不法商販造假製假花樣繁多,用二氧化硫燻蒸食品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竹筍、雪耳、乾辣椒、魷魚絲等各種乾貨以及饅頭、包子等食品都是被二氧化硫蒸的常見物件。老百姓在選購食品的時候,都喜歡那些看上去新鮮又十分光亮的。

但有些這樣的食品就是一些不法商販在利欲的驅使下,利用各種方法來「美化」他們的食品,欺騙消費者的。其中用化學方法——二氧化硫燻蒸,就是常用的造假方法之一。經過這些化學方法的處理,這些商品就變得十會漂亮,光鮮好看,極易使消費者上當。

所以消費者應經常注意各種商品的常識,不要為某些商品光鮮好看的假象所迷惑。

我們為此進行與老師一同展開對二氧化硫的進一步調查,而目標則索定在竹筍、雪耳、乾辣椒、魷魚絲等食品上…

(3)提出假設

食品一旦加入二氧化硫,顏色會變得更鮮豔,可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影響.

(4)實驗論證

實驗用品: 竹筍、雪耳、乾辣椒、魷魚絲

方法: 分別用竹筍、雪耳、乾辣椒、魷魚絲浸泡在ph值正常的水中,過一段後,用ph值試紙去測量其浸泡後水的值.

竹筍(未加二氧化硫為棕色,而加了二氧化硫則為黃褐色):

我們採用棕色及黃褐色的竹筍分別浸泡在水中,用ph值試紙去測量.結果發現正常竹筍的ph值為6,而加入二氧化硫的則是3.

雪耳(未加二氧化硫有微淡黃色,而加了二氧化硫則為深白色)

我們採用微淡黃色及深白色的雪耳分別浸泡在水中,用ph值試紙去測量.結果發現正常雪耳的ph值為7,而加入二氧化硫的則是5.

乾辣椒(未加二氧化硫有微紅色,微帶其他色,而加了二氧化硫則為深紅色)

我們採用微淡黃色及深白色的乾辣椒分別浸泡在水中,用ph值試紙去測量.結果發現正常乾辣椒的ph值為8,而加入二氧化硫的則是3.

魷魚絲(未加二氧化硫為黃白色,而加了二氧化硫則為深白色)

我們採用微淡黃色及深白色的魷魚絲分別浸泡在水中,用ph值試紙去測量.結果發現正常魷魚絲的ph值為7,而加入二氧化硫的則是2.

解釋結果

二氧化硫遇水後會變成亞硫酸。亞硫酸進入人體不僅破壞食品中維生素b1,還能使鈣形成不溶性物質,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游離的亞硫酸對人的胃腸還有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中還含有鉛、砷、鉈等有毒元素,在燻蒸過程中會變成鉛蒸氣、氧化砷、氧化鉈等可揮發性有毒物質。如果燻蒸食品用的是工業用硫,人食後就會發生更嚴重的中毒。如經常食用二氧化硫薰過的竹筍,會明顯增加流感等病的發病率。

二氧化硫還原出的鉛一旦進入人體就很難排出,積累效應會危害造血機能,使胃腸道中毒,甚至還會毒害神經系統,損害心臟、腎臟功能。鉛對嬰兒和孕婦的危害更為嚴重,血鉛過高會影響兒童的身體和智力的發育。魷魚絲是學校常見的一種零食,而它含的二氧化硫卻是超標的,所以對中學生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在中學生正處於全面發育中,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魷魚絲卻給他們的身體帶來了威脅,我們必須杜絕這些加有二氧化硫的食品。

另外,雪耳和乾辣椒也對人體健康也有同樣的傷害。所以說,若經常食用這類食品,無疑是在被慢性毒殺,而且消費者還往往不知道根源在**。另外加工者因為接觸二氧化硫較多,發生中毒的機會更多。

如二氧化硫有強烈的刺激氣味,會刺激呼吸道和眼睛。輕者出現眼紅、眼痛、流淚、失眠等症狀,重者可能出現反射性聲門痙攣,表現為說話費力、吞嚥困難、憋氣等。

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法研究

化學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 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 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 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中化學課堂中引入研究,要求教師的角色地位由原來化學知識的擁有者 忠實地傳遞書本知識的執行者轉變成為學生研究活動的情境創設者 開展...

生物研究性學習實驗報告

一 研究課題 酸奶的製作 二 研究小組成員 汪伶俐,張舒倩,李鴻雨,隋曉彤 三 試驗目的 製作酸奶 四 試驗原理 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將乳糖分解為2分子單醣,進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 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膠粒中的膠體磷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磷酸鈣,從而使酪蛋白膠粒的穩定性下降,並在ph4.6 4....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形成的創造性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的自主性 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進行。研究和實踐證明,研究性學習是滿足社會和學生發展需要的,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創新教育模式中的學習活動。一 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