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課程標準

2021-03-14 09:31:34 字數 3066 閱讀 9524

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經濟法》課程標準

編寫人:裘斌審核人:*** 審定單位:財信系會計教研室編寫日期: 2023年 6月

1.課程性質和設計思路

1-1課程性質:

1-1-1課程的地位與作用

面向會計專業開設的《經濟法》課程,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旨在使學生全面和較深入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會計規範,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支付結算法規,流轉稅、所得稅、稅收徵收管理法規以及與財務會計專業密切相關的企業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基本規定和要求,為順利走上會計工作崗位並嚴格執行會計法律規範和技術規範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課程的作用是:

(1)滿足會計專業培養物件的職業素質養成要求。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財務會計工作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經濟法》課程的開設旨在滿足會計專業培養物件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的培養要求。

(2)滿足會計職業資格考證的知識、能力要求。《經濟法》也是目前各類社會考試和選拔考試的重要考試科目。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等都將經濟法作為考核內容。

只有學好這門課,學生才能應對各種考試選拔。

(3)為學生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經濟法》課程在高職會計專業中具有重要地位,與《經濟學原理》、《稅收籌畫》、《審計實務》等其他課程的學習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經濟法》課程的建設情況,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1-1-2與其他課程的關係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是《經濟學原理》,後續課程是《稅收籌畫》、《審計實務》等,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本課程處於重要地位,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必修課程。根據本專業相關的應職應崗能力的要求,本課程提供了從事會計職業的必備經濟法規知識和技能,並為學生今後所從事的會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1-2設計思路:

1-2-1課程設計總體思路

堅持以會計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來設計《經濟法》課程內容並組織教學,以完成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為導向組織教學過程,通過經濟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合,強化技能訓練,實現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

該課程根據培養方案在第三學期學習,按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採用「教學練」一體的教學方法,即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同步,要求學生學練結合、邊學邊練,以培養學生適應會計崗位的工作能力。

1-2-2課程內容確定的依據

本課程以培養學生會計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會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和前後續課程的銜接,參照會計職業資格標準,以必需夠用為度,統籌考慮和選取教學內容。體現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素養培養的需要,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採用綜合化與模組(專案)化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課程的內容體系。每一工作任務為一基本模組,每一模組與特定的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整個實訓過程以實訓任務為載體將以上模組互相交融,以便學生踏入社會後能適應職業崗位(群)的需要。

教、學、做相結合,強化學生能力培養。

1-2-3課時安排說明

《經濟法》課程安排在第三學期,每週3課時,共計45課時,在理論教學中有機穿插實踐教學。

2.課程目標:

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通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與實訓活動,掌握會計核算業務的相關法律知識和崗位技能,強化會計業務處理能力,並養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 的專業品格,為上崗就業做好準備。

3.課程內容與要求

4.課程實施

4-1教材編寫或選用

(1)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編寫或選用教材

(2)教材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的課程設計思想,以企業會計崗位業務的各項任務為主線,結合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內容。

(3)教材在內容上應既實用又開放,注重會計實務操作技能訓練,在形式上應適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文字表述要深入淺出,內容展現應**並茂。

建議選用教材:曲振濤,王福友(編著),《經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4-2教學方法

(1)問題誘導法。對每個教學專案都精心設計了小情景案例作引導,然後就案例提出相關的問題,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問題之中,通過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教學目的。問題誘導教學方法能較好地將知識傳授與創新精神的培養融為一體,課堂氣氛較為活躍,學生學習更為主動。

(2)案例分析法。為了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經濟法理論和實務,每個教學專案均精心設計針對性的案例,通過案例的分析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景教學與角色扮演法。在理論教學中,利用網路實訓平台,進行模擬情景教學與角色扮演。在實驗實訓中,把學生分為不同的組,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方法外,在教學中還可運用諸如任務驅動與實際操練法,小組討論法等。

4-3教學評價

(1)突出過程評價與階段(以教學任務模組為階段)評價,結合課堂提問、訓練活動、階段測驗等進行綜合評價。

(2)強調目標評價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3)評價時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在學習和應用上有創新的學生應在評定時給予鼓勵。

本門課主要講析經濟法的基礎理論知識,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課程考核以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參照標準,知識、能力、素質考核並重,全面改革「期末一張卷」的傳統考核方法,建立全程化考核評價體系。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佔50%,期末考試成績佔50%。

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平時出勤及課堂提問(20%)、課外作業及階段性專案實訓(30%)等綜合評定。

4-4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4-4-1教輔材料如教材、案例、習題集、試題庫等

參考書目:

(1)王萍、趙霞等編著.經濟法案例精選精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7月

(2)劉瑛編著.經濟法精析.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23年1月

(3)曲振濤、黃潔主編.經濟法案例教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23年6月

4-4-2多**教學手段的應用

積極組織教師開發教學素材,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如教學材料、實驗方案、教學**、課件、**、錄影帶、幻燈片、學生優秀作業和小**等,形成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2)發揮師生的資訊源作用,建立穩定的資訊交流渠道,如討論會、校園牆報、廣播站、學生刊物等。

4-4-3網路資源

參考**:(1)中國民商法律網 (2)中國法理網 (3)中國財經網 (4)中國經濟法治網 (5)財稅法網。

財務班經濟法課程標準

課程名稱 經濟法課程 建議課時數 學時 64 學分 4 適用專業 財務管理 一 前言 一 課程性質 經濟法 是一門為高等職業院校經濟 管理類專業學生設計的專業基礎課程或通識課。課程的目標在於通過課程專案和案例教學內容的學習和訓練,讓學生掌握經濟法的基礎知識,並應用經濟法學理論解決經濟管理 經濟 活動...

《經濟法》作業

2009年11月,甲商店與乙電器公司通過 聯絡,達成了購買電視的協議。該協議要求乙電器公司於12月5日向甲商店交付500臺電視,甲商店則在收貨後20天之內付款。雙方還約定,於同年12月1日簽訂書面合同以確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但雙方並未於約定時間簽署書面合同。乙於12月5日將電視交付給甲商店。但是,...

經濟法範圍

物權法就是調整人 自然人 法人 國家 對於物的支配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物權的法律特徵 1 物權是權利人支配物的權利2 物權是由權利人直接對物行使權利3 物權具有排他性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 物權法定原則。物權法 第5條規定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2 物權公示 公信原則。物權法 第6條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