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學校管理雛議

2021-03-04 09:59:54 字數 5367 閱讀 1626

欽州市欽北區大直中學胡順和

【摘要】:提及學校管理模式,學校管理者以前多注重的是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去約束教職工。這當然是有必要,因為一般情況是:

校長管理教職工,教職工管理學生,即校長—教職工—學生,這需要一定規章制度去約束。但隨著由傳統教育機制向素質教育機制的轉變,規章制度的約束已經不能成為學校管理模式的重心,因為我們看到了人在整個學校管理系統中的中心地位,人有七情六慾,所以,學校管理尚須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學校管理者要善於把建章立制的硬性管理和人文精神的軟性管理相結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實現制度管理的三個結合,即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權力經驗管理與學術管理相結合,校內資源管理同校外資源管理相結合,這樣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為收到預期的效果。

以下談談本人的一些見解:

一、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

在創新教育過程中,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運用應須相結合。而學校管理是學校領導在正確認識管理物件的基礎上,運用計畫、執行、檢查、處理職能有效地利用學校的人、財、物、信等管理物件,確定並達成學校目標的社會實踐過程。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對於人僅用制度、計畫、監督來管理,儘管體現了科學管理的規範性、實效性,但卻忽視了人的本質特徵,即人的個性、需要及人的發展,甚至容易窒息人的創造性,這使人退化為制度的奴隸,即僅知道服從。

而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向**型、學者型、開放型、專家型轉變。轉變的基礎是教師個性的張揚,主體性的充分發揮。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作為一名教師,他的職業角色決定了他的追求價值取向,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承認遠甚於物質利益。因此,對教師的管理必須樹立以下的新理念:

(1)人格魅力

人格是乙個人性格特徵的核心成分。高尚的人格,使人產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給學校決策者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孟子曰:

「以德治人,心悅誠服也。」因此,決策者必須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養。作為決策者,堅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凡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應做到;凡禁止教師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給教師樹立榜樣。即使看見地上一片紙屑,學校領導也應當著師生的面撿起,以此來帶動影響全校師生。堅持公正無私,不帶偏見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師。

特別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評優、晉級公升職等教師關注的敏感問題上,一視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學校領導事先制定並提出標準或準則,交由行政班子或全體教師討論統一後再實施,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每位教師的德能勤績等方面的情況,使整個教師群體有一種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覺。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實踐證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決策者,才能使教職工內心信服而自願接受影響,才能確立起穩固的權威,有效地領導管理好學校。

(2)信任就是力量

教師是學校的主人,辦好學校關鍵因素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師的對民主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他們最不喜歡領導盛氣凌人的訓斥和簡單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歡領導不負責任,讓教師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

他們希望和歡迎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設出一種民主和諧寬鬆的環境,大家心情舒暢,和睦共處,自我約束而又自我完善。在學校要掀起「骨幹教師是學校最有價值的主人」的**氛圍,將骨幹教師的素養核心框定在教學實績、科研能力、師德修養三個方面,引導教師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學術力量吸引學生。第二要向教師承諾「教師能翻多大的筋斗,學校就搭多大的臺」,在各方面向優秀教師傾斜,鼓勵教師建功立業。

第三要將業務管理的許可權下放,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師充滿智慧型地挑戰;把責任還給教師,讓教師創造性地整合、補充、調整、拓寬課程;把時空還給教師,讓教師將活動與學科教學銜接起來,將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相聯絡起來。第四要充分挖掘教師中隱藏的資源,尤其是資訊、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資源,為學校所用,學校對提供資源的教師予以獎勵。

(3)無情決策,有情操作

人本管理的實質是保護人的自尊,激勵人的情感,彰顯人的價值。有學者曾經說過: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事業,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就是教師的職業生活,要讓教師的職業生活豐富多彩,就必須鼓勵教師追求精益求精向自我挑戰。

在人事安排上,應遵循機會均等的原則,衝破任人上的「暈輪」效應。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的價值取向。當前,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教師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發生了多元變化,知人善任顯得尤其重要。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難也在「知人」。

「知人」的過程是乙個雙向了解、交流的過程。決策者要知教師,教師也要知決策者。知人要知心,決策者要放下架子,對教師主動關心,坦誠交心,教師才能對決策者付出真心,對學校樹立信心。

學校決策者通過談心、交心,達到知人、知心,從而把廣大教師凝聚在領導群體的周圍。「知人」的目的在於「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決策者應須根據教師的學識個性、愛好特長、能力水平,合理配置,優化組合,人盡其才,整體高效,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教師的聰明才智。首先摸清管理物件在性格、經驗、工作實際、生活狀況、社會關係諸方面的特徵,並傾注於積極的期待,鼓勵教師嘗試風格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教育物件,然後對工作崗位進行招聘並公示,最後將教師的分擔安排、目標及研究任務同時下達。目標分層,體現彈性;研究任務要有針對性,指向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研究考核的方式是提高分減去過去的基礎分,重在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

(4)活動融情

傳統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慣用榜樣激勵法、談話交流法、物質慰問法,這些管理手段仍有很大的價值,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活動是理念信仰和實際關懷的中介。人與人是相互支撐的,人與人的相互理解貴在溝通、接觸。

活動能創設便於溝通的情境,優化交流的氛圍,讓教師切身體會學校的關心與溫暖,濃化於群之間的人情味,強化學校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學校文化建設沉澱的精髓是學校發展的沃土,特色學校是眾多學校決策者畢其一生於一役的追求目標。教師活動是學校特色的乙個重要方面,沒有教師富有個性的創造性活動,學校的學生特色活動就不會穩定長久人本管理,因此,我認為教師活動的特色是一所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維繫、規範、凝聚全體教職工的紐帶。

(5)尊重、理解、激勵教師

教師從事的勞動,是需要發揮人的聰明才智的勞動。因此,最有效最靈驗的管理方法就是學校領導對教師勞動的理解和對教師人格的尊重,是領導對教師的感情投入和思想溝通,是領導與教師之間的同事之誼,手足之情。教師作為特殊的腦力勞動者,普遍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現慾望。

他們對尊重的需要,高於對物質的需要;對實現自我價值的要求,高於對金錢的追求。他們最大的願望是精神上的鼓勵,事業上的成功;最大的苦惱是精神上的創傷,能力上的受壓抑。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動機理論,學校決策者在工作實踐中,努力構建教師激勵機制,盡量滿足教師的不同層次需求,以此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一是關心教師的物質生活,想方設法為教師解決實際困難,讓教師親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二是關心教師的精神生活,與教師建立起志同道合的同志關係,互相支援和幫助。當教師遇到煩惱時,當教師生病住院時,當教師家有婚喪喜慶時,學校領導都上門關心,慰問或祝賀;三是為教師創造乙個施展才華,實現自我的良好條件。

培養他們成為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特別優秀者,吸收入黨,提拔到學校領導崗位,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權力經驗管理與學術管理相結合

權力是一種控制力,也是一種強制力。決策者應當運用權力控制全校師生圍繞學校目標進行有序活動,必要時可用強制手段要求師生服從學校的意志,但一味追求權威化、程式化、統一化,要求教師無條件服從,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師自主性,久而久之,就造成教師被動工作的習慣,極大地壓抑教師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怎樣才能發揮出決策者非權力性影響力,本人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形成教育哲學,指導校本課程的開發創新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強調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性學習,**性學習需要**型新課程開發。學校**型課程開發的實質是乙個以學校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它需要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及家長和社群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畫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校本課程開發策略充分尊重和滿足廣大教師以及學校的教育環境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注重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重視新課程理論與課程實踐的不斷豐富與完善。

這一切,都需決策者的教育哲學來統籌。教育哲學的統籌作用主要表現在:學校教育如何與社會的持續和整體發展相「協調」;如何統籌科技與人文、知識與智慧型、思想與行動、理性與非理性;如何建立開發的教育資源系統,民主開發的組織結構和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機制等。

(2)實施科研興校,提公升教師的業務素質,把教師的興趣引導到教育科研的軌道上來。校領導的學術管理首先表現在不斷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學校領導是先進教育思想的傳播者,「校長是老師的老師」,對教師進行教育思想的校本培訓,幫助老師明確教育發展的新動向,是其首當其衝的職責。

其次,建立學校決策者親自過問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因為教科研工作是為教育教學提供諮詢服務的,所以如果學校領導不親自抓,就勢必會導致學校的工作難以細化,導致諮詢服務的失效、疲軟。第三建立組織與評價機制,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說課、**寫作與評議、研究觀摩活動都要形成評價與保障制度,並採取重過程、輕結果,少指責、多指導,有層次分階段的實施策略。

(3)創辦學校特色,啟用發展動力學校的辦學特色,是在學校各項資源最佳配置的基礎上,通過理性反思,表現出來的亮點,它也是一種學校文化,具有獨特性和穩定性。學校決策者學術管理上的首要職責是創辦特色學校,發揚學校特色。讓特色引路,形成幹群的向心力;讓特色增輝,啟用廣大教師的創造力。

其次,強調管理過程中的自主性,讓教師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第三強調管理過程中的合作性,提高決策的含金量,增強學校的親和力。

三、校內資源管理同校外資源管理相結合

創新管理應是乙個開放的管理正規化,它是學校通過對可利用的顯性和隱性資源的充分開掘和合理應用,以求得管理最優化的過程。傳統的學校管理重在校內的資源管理,忽視了對學術管理校外的資源管理,用「冰山現象」來分析,就是僅對看得見,摸得著的資源進行管理,而忽視了對海面以下的更具開發潛能的資源的管理,對校外資源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資訊、社群、校外實體的資源。

1、開發利用教育資訊

科研成果是別人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理論,利用開發的過程其實質是乙個「借腦」的過程。現代資訊社會,資訊傳播的方式繁多,且方便快捷,乙個有抱負的學校決策者,是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的資訊的。關鍵是決策者要有這種管理意識。

尤其是要注重對資訊發展態勢的管理,因為,所有的理論和經驗都有乙個發展的過程,所有理論都不是具體的方法,不能直接運用於實踐,必須融入學校的校本思想,結合學校的特點,有選擇地「拿來」。重視發展態勢的管理,是決策者反思自己的管理行為,自主學習管理經驗的一種重要方式。報刊、書籍、電視、廣播、網路等**都有自己的風格,對成果的報道、呈現都經過了編著者「個人價值」的過濾,決策者要深知「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道理,要有自己的學術觀。

2、與社群形成活力

社群蘊藏著重要的物質資源,開發社群教育資源既是「借腦」也是「借物」。創新教育的內涵之一就是要提公升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而傳統教育條件下社群有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卻儲而藏之;社群有重多的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卻閒而處之;社群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卻流而逝之,這些都是創新教育求之不得的重要資源。我們何不開展一些類似於「走近名流,走進社會,融入自然」的活動,讓名流健康的主旋律思想催發學生奮發向上;讓真實可感的自主**歷練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做人」的能力;讓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

再有能力的決策者其能力也是有限的,條件再好的學校也是有缺陷的,「自用而不用人(用物)」既是封閉的觀念,也是落後的行為,與創新教育的開放性相悖。

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心得

現在是乙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呼喚教育改革,學校管理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人才和知識 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加強學校管理,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趨勢,是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本人就新時期如...

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之我見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乙個嶄新的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呼喚教育改革,學校管理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人才和知識 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加強學校管理,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趨勢,是國家...

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之我見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乙個嶄新的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呼喚教育改革,學校管理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人才和知識 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加強學校管理,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趨勢,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