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古典詩歌寫景特色的角度

2021-03-04 09:59:52 字數 2975 閱讀 7935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大家都知道,我國古典詩歌或借景抒情,或觸景生情,或寓情於景,要想讀懂一首古詩,關鍵是讀懂其寫景特色,寫景特點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詩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語言、賞技巧。我們平時做古典詩歌鑑賞題時,經常也見到這樣一類問題:

(1)你認為這首詞寫景優勝之處主要表現在**?請就其中乙個方面作簡析。

(2)這首詩在寫景方面有哪些特點?

(3)請簡析本詩的寫景特點。

(4)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5)這首詩是如何描寫春色的?

(6)試從「靜」「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以上問題問法不同,但無論開放還是限制都是要求對古典詩歌寫景特色做賞析。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這句話也強調了寫景在古典詩歌創作中的重要性,詩人是通過寫景來表現自己的感情。

既然寫景在創作時重要,那麼在鑑賞時也很重要,究竟該如何去鑑賞詩歌的寫景特色呢?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結出以下五個鑑賞的角度:

一、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

不同詩歌寫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於空間順序,有的偏重於色彩描繪,有的則從人物感覺器官角度去描寫景物。我們在閱讀時,讀出這些角度的話,就能讀懂詩歌寫景的特色。

(1)空間角度

凡寫景總有乙個順序,遠近、高低、俯仰、上下、內外,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蘇軾《鷓鴣天》,上片寫景,由遠到近、由高到低,層次分明。「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先寫遠處林盡頭,高山清晰可見,再寫近處翠竹遮隱牆頭,小池塘旁長滿枯草,蟬聲四起,接下來「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見空間順序是寫景詩句鑑賞的乙個角度。

(2)色彩角度

詩歌中所寫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組合到乙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鑑賞時可以從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寫景特色。王維《田園樂》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兩句詩,紅綠相映,色彩分明,讓人聯想到一夜春雨過後鮮豔的桃花盛開,碧綠的柳絲籠罩在若有若無的水煙之中的迷人景象。「紅」「綠」兩種色彩在鑑賞時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賞析詩歌抓表示顏色的詞語,分析繪形繪色的畫面美,寫景的特色就突出了。又如杜甫《絕句》兩首「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進行渲染。

(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

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首詩,描寫物件是雪,詩中句句寫雪,可作者依次從自己的感覺、視覺和聽覺寫來,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覺是又乙個鑑賞角度。

二、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

詩人寫景時,除安排順序外,總要運用一些表現手法。最常見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寫方式,前者如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後者如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虛實結合(或以虛寫實)、正側結合(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這些手法是我們在鑑賞詩歌時需要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的。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船涼。 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里長。」前兩句寫實景,是送別時的環境描寫,後兩句虛景,想象別後的情景,虛實結合,擴大意境,深化主題。

表現手法的運用,使詩歌更加精彩,賞析時當然不能錯過了。白居易《夜雪》中「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裡仍用側面描寫,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作者運用側面烘托巧妙的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夜雪圖。

三、從詩歌的結構特點角度賞析

古詩講究起承轉合,詞一般上片寫景敘事,下片抒情議論,如果一首詩詞沒有按一般規律寫作,那在結構上就會有自己的特色,鑑賞時需要對這方面的特點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寫景,或景語作結,或前後照應好,結構嚴謹。這些都是詩歌結構方面的特色,是賞析時容易忽略的,我們一定要有結構觀念,從結構角度鑑賞詩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維的《田園樂》,依次寫了紅桃、綠柳、落花、啼鶯,一句一景,並且「落花」照應「桃紅」「鶯啼」照應「柳綠」,使詩歌結構嚴謹,這一點同樣可以成為這首詩寫景的一大亮點,而不應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從錘煉字詞的角度賞析

古人寫詩非常注重字詞的錘煉,留下了如「一字師」的佳話,「推敲」的故事,鑑賞時抓住這些運用傳神的字詞,可以了解所寫景物的特點,營造的意境,表達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詩的結構特點。「昨夜一枝開」「僧敲月下門」「春風又綠江南岸」「遙看瀑布掛前川」……詩句中都有運用傳神的字眼,這些字眼的運用,把整個景物都寫活了,能給人一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乙個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現了景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鑑賞詩歌怎能把這些遺忘呢?

五、從修辭手角度賞析

文學作品描寫景物離不開修辭的運用,修辭能把景物寫活,古典詩歌也不例外,寫景詩句中同樣也會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雙關、互文、設問、反問、白描、對比等,這些修辭不僅能形象生動地再現事物的特徵,而且能恰到好處地表現作者感情,也能使詩歌語句整齊,體現**美。鑑賞時同樣不能忽視修辭的欣賞。「露似真珠月似弓」這句寫景的詩句只能從修辭的角度**其妙處,**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而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採用白描手法,客觀呈現了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等景物。

看到寫景的詩句如果能從以上五個角度賞析,那麼,一首詩就能讀懂,讀懂詩句不管從哪個角度發問,都可以自如地回答問題。

當然,欣賞詩歌寫景的角度還有其它,無論從哪種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詩中描寫了哪些景,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麼;一是作者運用哪些表達技巧寫景的,這些技巧的效果怎樣;一是作者借這些景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這些方面都必須具體闡述,才能恰到好處的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才能多角度的賞析寫景特色,才能寫出全面準確的賞析文字。

鑑賞古典詩歌寫景特色的角度

3 感覺器官角度賞析 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 視覺 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 夜雪 這首詩,描寫物件是雪,詩中句句寫雪,可作者依次從自己的感覺 視覺和聽覺寫來,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覺是又乙個鑑賞角度。二 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 詩人...

古典詩歌鑑賞

筆者所編制的這套詩歌鑑賞試題緊扣2003年考綱 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 形象和表達技巧 的規定,並力圖給考生提供乙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審美空間。由於歷年高考均未涉及到古體詩,所以,這套試題所使用材料,均選自唐宋詩詞等近體詩。一 下面是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 其一 讀後回答問題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

古典詩歌鑑賞

3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晚次鄂州 注 盧綸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注本詩是肅宗至德年間 756 758 詩人避亂南遊期間晚泊鄂州時所作。1 首聯中 猶是 一詞透露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