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之人物形象》導學案教師版

2021-03-04 09:59:51 字數 4043 閱讀 9966

【學習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的內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見型別

3、掌握鑑賞人物形象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掌握鑑賞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識鏈結】:

1. 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如《雨霖鈴》中的「我」、陶淵明《飲酒》中所塑造的形象)。也指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形象),

2. 鑑賞指導

1.題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塑造了乙個怎樣的形象?

變式提問:請分析主人公當時的心情?

2.答題步驟

(1)什麼形象:——性格+身份

(2)形象基本特徵的依據:——性格(結合詩句簡析形象)

(3)形象的意義。——情感

3、方法點撥

1.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從詩句中確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從人物的肖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細節、側面描寫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3、要知人論世,關注背景;要特別注意作者及其經歷、注釋、題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礎上明確人物形象及其特徵、典型意義。

4.人物描寫的方法(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4.常見人物形象舉隅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乙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乙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5.典型例題分析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析】詩中描寫了一位擺脫了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初看是寫雪景,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乙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

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

【自主預習案】

村晚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詩中刻畫了牧童什麼樣的性格特點?主要運用了什麼方法?試作簡要分析。

詩歌刻畫出牧童天真頑皮、無憂無慮的性格特點。作品在前兩句的寫景,突出了傍晚鄉村靜謐的特點,為牧童的出場作了鋪墊。「橫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動作神態,活畫出調皮天真的個性特徵。

【合作**案】

1.分析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乙個人物形象

江雪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陸鴻漸是乙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

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2.閱讀下面這詩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夔②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波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於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副什麼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2) 有人說,詩的後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簡要說明。

先分析一下詩歌中塑造的形象,再去做題

(1)答: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 答: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

此詩讚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讚頌。「人」是指勢利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後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度相契合。

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

此詩描繪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的讚賞。「人」只是泛指,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後的世態炎涼。

3.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於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技巧點撥】分析詩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風格,寫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深入理解詩歌,挖掘內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徵和意義。

(1)詞後「滄州」的注釋,暗示此詞是詩人晚年閒居滄州時所寫。詩人是否獨享這乙份清閒?胡賊未滅,功業未成,滿懷報國熱情的陸游卻是請纓無路,有志難伸,怎不感慨萬千,怎不唏噓長嘆?

領會了注釋的深意,我們對詞意就不難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難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萬里匹馬」、「關河夢斷」、「身老滄州」,抓人物神態:

「淚空流」等詞句理解全詞。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鬥生活,匹馬徵萬里,其颯爽英姿、卓犖不凡之氣可見;「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表達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參***】詩歌描寫了乙個被閒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麼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繫抗金前線。(形象依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形象的意義)

【課堂檢測案】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陝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土蕃軍隊七萬多人。

試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詩中描寫了一位不畏艱難困苦,指揮將士們奮勇殺敵、豪情萬丈的將軍形象。前兩句描繪的是秋初邊關的清冷,也暗示了局勢的緊張。後兩句表現了作者為鎮守邊疆的將領,鬥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

後兩句寫將軍士部署戰鬥、指揮將士奮勇殺敵的場面,和對勝利的滿懷信心。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作者報效祖國的決心和誓死殺敵的豪情壯志。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有什麼寓意?

(2)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參***】(1)夜晚,秋風、漢關、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秋初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

(2)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為鎮守邊疆的將領,鬥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鬥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決心,顯赫必勝的信心。

詩歌鑑賞之人物形象學案 學生版

淮陽中學語文組 朱振中 教學目標 1 了解古代詩歌人物形象的型別 2 掌握人物形象鑑賞題的答題步驟 3 積累關於形象的術語 常用語 教學過程 一 初步感知 閱讀 金版 考點精講 之人物形象,明確人物形象的型別 鑑賞的思路及答題模式。鑑賞示例一塞下曲李白 鑑賞示例二簡析下面這首宋詞中的人物形象。訴衷情...

鑑賞詩歌人物形象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合作學習鑑賞人物形象的方法 2.總結詩歌人物形象的幾大型別 3.掌握詩歌人物形象鑑賞題的答題模式 學習環節 一 分析下列詩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臺 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注 幽州臺,即薊北樓 燕台,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 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

鑑賞詩歌人物形象導學案

2013年高考備考指導詩歌鑑賞 學習目標 1.師生合作學習鑑賞人物形象的方法 2.總結詩歌人物形象的幾大型別 3.掌握詩歌人物形象鑑賞題的答題模式 學習環節 課前預習 歸納 一 分析下列詩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臺 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注 幽州臺,即薊北樓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