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初探

2021-03-04 09:59:47 字數 3988 閱讀 3990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子課題

《構建務實、創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第三階段前期研究工作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沿革

2023年5月,我校申報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的子課題《構建務實、創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獲得立項審批,在高中部高一年級展開研究,現已擴大到高二年級。本研究共四個步驟,先分各學科組進行調查分析、彙總,並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制定實施改進策略的方案;再由參與實驗的教師和課題組成員進行實驗――反饋――調整――再實驗——總結;最後形成終結性報告(研究成果)。具體時間表如下:

1、2023年5月~2023年8月,界定課題、開題論證階段。採用文獻研究法,收集各類期刊、出版物中有關教學有效性研究,認真研讀,制定方案,提煉昇華,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2、2023年9月~2023年9月,資料分析、資料整理階段。採用調查法,對全校師生進行教學活動有效性調查問卷;文獻研究法,綜合分析近兩年有關教案和教學設計,分析影響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因素和行為表徵。

3、2023年9月~2023年7月,行動研究案例分析階段。定期進行課題研究課,立足課堂進行草根化實踐研究;要求課題組成員每兩周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或教學隨筆、每學期寫一篇課題教學**;每學年組織兩次課題研究經驗交流。課題組成員每月進行一次課題理論學習與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的教學策略,鼓勵教師在有效性教學指導下大膽創新,提出案例。

4、2023年8~10月,結論性研究階段。對本課題研究進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評價,形成結題報告。

各小組2023年5月開始課題實驗,市縣教研室、學校領導一直高度重視,親臨第一線,認真指導工作,使各項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第

一、二階段的目標得到了現實性的落實,現已進入行動研究案例分析階段,這是研究的實質性階段,非常關鍵。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課堂實踐為主。

二、研究力量的安排

課題組成員都是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實踐經驗和研究興趣的新課程改革的積極實踐者。學校為課題組的實驗研究提供必要的時間、物力和財力保證,有計畫地安排課題組成員外出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驗研究能力。

建立課題定期活動制度,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根據本課題研究的四個方面的內容,組織若干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嘗試;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定期開展說課、聽課和評課,**實踐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積極反思總結,及時開展交流;每學期都對教學實踐進行階段性的總結並相互交流,深入理論提公升,認真撰寫**。

本課題組成員由學校分管教學的校長、教導主任、各教研組組長及各學科骨幹教師組成。

課題組組長:戴華

副組長:呂俊松

成員:董昭威陳淑娟盧雲任飛秦慶偉李勝游國普何正軍

課題組分工安排:

1、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

2、數理學科(數學、物理、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

3、外語學科: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

4、體藝學科(體育、**、美術等):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

5、綜合學科(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等):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

三、課題組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理論學習的情況

課題組成員圍繞如何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如何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內容,構建有實效的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體系和評價體系;如何全面推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優化教學過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如何提高教師課改形勢下進行課堂教學的能力與素質,培養務實型的研究性的教師;如何提高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育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使學校成為務實型的研究性的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等問題,用集體學習法和資料查閱法系統的學習了以下理論著作:

1、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教育觀

布魯納(j.s.bruner)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

他非常重視人類課堂情境中的學生學習問題的研究。他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提出了發現學習教學方法,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是乙個積極主動的認知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並使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絡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發現學習是指兒童應該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按自己觀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現學科知識的結構,借助教師或教師提供的材料去發現事物,探索未知。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的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敘述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主動地構建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學習者獲得的知識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於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資訊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理想的學習話擰,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部分。

**性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引導者,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和幫助學生的意義建構。

3、多元智慧型理論。(簡稱mi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指出:多元智慧型觀點的核心在於認真地看待人的差異。mi理論的核心概念:

「通過多元智慧型而教」,指對於同一知識內容,學生可以有多元學習路徑,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只能特點,通過多元智慧型的點確定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自信地「動」起來,使學習真正實現個性化。

4、現代具有影響的教學流派:①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觀點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②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育能力。

③劉京海的成功教育,他的著眼點是,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提出「自主成功」、「嘗試成功」的教學模式。④盧仲衡的自學輔導法,讓學生自學、自練、自改作業,充分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學習。⑤江蘇「洋思經驗」,以三流的師資、硬體、生源,卻培養出一流的學生,成為教育上的奇蹟。

洋思經驗的重要內容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所有這些,都為開展「構建務實、創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研究提供成功經驗借鑑。

5、教學最優化理論。巴班斯基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i)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概念;(2)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理論基礎;(3)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原則;(4)實施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程式;(5)預防和克服學生成績不良而採取的最優化措施;(6)對優秀學生實施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途徑。

認為:要達到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析等等。要達到最優化的關鍵:

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質的東西,確保學生能掌握這些內容;二是選擇能有效地掌握所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6、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乙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

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研究,就是在這一先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經驗總結,研討情況。

1.研討的主要問題:

a .當前各學科課堂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方式調查分析及改進策略(分語文組、數理組、外語組、體藝組、綜合組);

b.教師的教學觀念與課堂教學模式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策略;

c.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查及指導策略;

d.學校的教學資源現狀及改進策略。

研究重點:將從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兩個方面的課堂教學進行展開。在分析影響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有效性的基礎上,通過對目標達成、主體、知識建構、師生互動、學生發展等作表徵分析,重點**提高課堂中學生學習活動的教學策略,提出興趣激發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情境創設策略,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原有知識學習;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策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能力培養策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自主練習和實踐能力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引導體驗激勵評價策略,促進學生不斷努力學習。

收集並整理課堂教學例項,探索和總結出適應新課改的課堂教學的經驗和做法,以指導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工作;通過實施務實、創新教學,使學生獲得主動**、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踐的機會,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養成反思習慣,在科研和教改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素養。

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篦子溝學校景睿 我認為在高效美術教學課堂中要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的 在課上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並實現高效的學生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是上好一節高效的美術課的中心也是關鍵。美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

初探有效性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一 提高美術學習興趣 從一定意義上說,培養兒童學習的興趣比教給他們知識更重要。古人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要真正地讓孩子們領略美術領域的樂趣並重視學生成功感的培養,學習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愛好。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舉辦活動,適當表揚,不斷肯定學...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策略方法初探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 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 持續 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