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觀後感完結版

2021-05-25 14:15:25 字數 2136 閱讀 9756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有感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故事圍繞著一所收容行為偏差學生的管教寄宿學校展開。在這所寄宿學校裡,年齡不等性格不一的學生接受到的是和正常學生相差甚遠的教育方式。在影片的開頭,我們就隨著影片的主角——新來的學監——其貌不揚、上了年紀的馬修的視角,感受到了粗暴的以鐵血紀律為根本的管教方式。

校長對待受傷的馬桑護理員的態度,及在無人承認的情況下他習以為常隨機找個學生做替罪羊進行嚴厲懲罰的行為,讓這個形象在幾分鐘裡迅速被打上壞人的烙印,外表嚴謹權威的校長形象在觀眾心裡一落千丈。而新到的馬修,從還未進入教師角色的木訥拘謹到後來以和校長完全相反的方式教育學生,他在學生及觀眾心中的形象越發寬厚仁愛,甚至還有點可愛。

其實解讀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就會發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方式。顯然,校長哈珊奉行的是「行動—反應」的教育方式,他的「反應」是以暴力體罰、關禁閉來管治惡作劇的孩子,不管是否無辜,決不姑息手軟。他的教育是一種由外而內的教育,因為他深信每個學生都需要依靠外界的強制和刺激,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但對於這種教育方式下得到的實際效果,估計連他自己都難以苟同吧。而落魄的**家馬修則相信人性本善,並用**來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這種善,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馬修的人本主義教育促成了合唱隊的成功及**小天才莫翰奇成為一代**大師,使得陰暗囚籠般的寄宿學校 「池塘之底」在影片的末尾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浸透在通透純淨的歌聲中。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情感教學理論指出,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一樣,目標應該是「充分發揮作用的人」。或許馬修並不清楚這種專業的教育理論,但是他做到了。人本心理學強調對人的尊重。

人本心理學代表人物之一abraham maslow對人性抱持正向看法,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潛力,只要能提供合適環境,人類就能自我實現其潛能。而馬修春風潤無聲般用真誠與****孩子們的心靈創傷,在合唱團中他為每個孩子都安排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使他們發現了新的自我。在組建合唱團的過程中,由於莫翰奇對於**有極高的天賦,馬修老師欣賞他,讓他擔任合唱團的獨唱。

而另乙個學生貝比諾不會唱歌,於是馬修讓他擔任合唱團助理。他使每個孩子都能在合唱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會輕看乙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作為群居的高階動物,人需要一種被需要感,當你被他人、被社會需要時,你才有內在動力去實現自我的發展。

而恰恰,馬修對學生的這種尊重帶給學生極大的存在感,驅使他們主動尋求發展以實現自我價值。

從教育本身的目的或者任務來說,教育擔負著兩種培養與發展的任務:它不僅要教會人們去改變環境,也要教會人們改變自我;它既賦予受教育者以物件化活動的品質,又要使之具有非物件化活動的品質,並使這兩方面的品質在個體的人格上得到和諧協調發展。馬修在擔任**教師期間,除了教授學生如何唱歌,如何在合唱團中合作外,他還扮演了班主任的角色,承擔了經營班級、教育學生的責任與義務。

當他找出傷害馬桑大叔的學生,他沒有把結果告訴校長讓孩子去關禁閉,而是代以處罰孩子去當馬桑大叔的護理員。在照顧著受傷的馬桑大叔的日子裡,孩子逐漸看到了自己的惡作劇給別人造成的痛苦。當馬桑大叔一度處於危險時,孩子焦急難安的心情,實際上體現了孩子逐漸回歸的羞恥感、愧疚感。

從心理學上來說,問題兒童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區分自己與其他個體,他們無法發現或正確地體驗羞恥、多疑、嫉妒、憤怒的不愉快情緒,因而無法「周詳地」處理各種關係。顯然,馬修正幫助他體驗這些情緒,並使他從中得到覺悟,在後面的影片中他少有搗蛋。

普通和特殊學生的許多負向行為表現,來自於長期學業、人際、生活的挫敗及體會不到自我的價值感、學習的成就感、團體的歸屬感。通過建立合唱團,將這群愛唱的孩子們聚攏到一起。合唱本身就是一項群體性的活動。

孩子們在一次次的練習中,獲得了團體歸屬感,構建起向善的集體**。

集體**,就是在集體中佔優勢的、為多數人贊同的言論和意見。集體以議論或褒貶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體的動向或集體成員的言行,成為控制個人或集體發展的一種力量。積極的、正確的**能起到明辨是非、祛邪扶正、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促進作用。

在正確的**面前,集體成員會自覺地調節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改變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行為,把個人置於集體之中,從而促進每個成員健康成長。墨水事件發生後,大家集體對莫翰奇生氣便是證實了合唱團中主導的是積極向善的**。雖然我們幾乎很少在影片中看到馬修有什麼特殊的政策去建立積極的**導向,但是他對孩子們的關心、鼓勵,以及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內在渴望或需求,讓這群特殊學生漸漸不再顯得那麼特殊,顯露出孩子童真和活潑的本質。

可以說,馬修成功地營造了乙個具高度包容性的環境。影片中馬修所做的這種肯定學生潛力與善性、,同時,我認為,這也值得現在的教育借鑑。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這個寒假學校要求我們班主任 放牛班的春天 作為一名教師,班主任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莫翰奇,乙個喜愛偷竊 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了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很孤傲,也很自卑,然而,馬修卻沒有因為他打架鬥毆而反覆懲罰糾纏,相反,卻敦促他回到合唱團。莫翰奇異乎尋常的 天分,在馬修的精心保護和培育下,常常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將美夢化為奇蹟。然而,因為犯錯誤,馬修還是適時而果斷地懲罰了他 去掉莫...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一 愛心成就春天 觀 放牛班的春天 有感 作者 何夢嬌 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部 溫暖的電影。看完之後,我的心裡除了感動 敬佩,還有思考。不得不說,隨著日記本的開啟來到 池塘之底 看到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看到那凌亂吵鬧的場面,我非常同情馬修先生。如果換做是我,我可能沒有 勇氣開啟那扇教室的門 如果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