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鬆關於高效課堂的再思考

2021-03-03 23:46:25 字數 5241 閱讀 8378

咬定青山不放鬆

——關於我校高效課堂改革的再思考

教科處李若富

編者按:在我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兩年中,經歷了艱難起步(包括外出學習、觸動內心,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模仿嘗試、骨幹先行)、確定模式(包括各學科在探索中研討各自的模式、學校根據各學科的反饋明確統一的模式)、全面展開(制定實施方案、小教研——備課組聽課評課、大教研——學科組公開課、期中期末反思總結、學年反思總結)幾個階段,應該說,改革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對取得的成績,我們不能抹殺,對於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我校是一所封閉式管理的民辦完全中學,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各異,家庭教育也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問題學生、留守孩子、單親家庭較多,傳統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學生從上課到下課,始終處在壓抑、被動的狀態,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課堂上學生不動腦不動手,似乎輕輕鬆鬆,大量作業壓到課外,導致課外作業負擔過重,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了改變現狀,優化課堂教學,提公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學校的特色發展,學校站在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到:新世紀學校的教育教學如果不大刀闊斧的改革,新世紀學校將不會有未來,於是,從2023年起,陸續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全國教育名校江蘇省洋思中學、山東杜郎口等教改名校的經驗。

它們嚴格有序的學校管理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為此我校借鑑它們的教學經驗,並根據我校教學實際,制定了《達州新世紀學校教學高效課堂改革實施方案》,教改實施兩年以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該怎樣正確對待我們面臨的問題,高效課堂改革究竟是要繼續堅持還是放棄,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認識,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目前急需釐清的幾個關於高效課堂的認知

1、課堂教學改革的價值追求是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創立班級授課制,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課堂教學階段論,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學生中心論,都是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包括考試成績。

2、高效課堂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探索、逐步完善的過程,單是簡單的號召,只能流於形式,於教學徒勞,於學生無益。只有真槍實刀地演練,讓教師在探索中教學理念受到觸動,在實踐中教學方法得到改進,一步乙個腳印地走下去,才可能收到明顯的成效。初中年級的做法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3、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學的本來意義是「教」學生「學」。課堂不是講堂,至少在中小學校是這樣。

教師的任務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把知識簡單的倒給學生。我們的古人把學校稱作「學堂」,直接的揭示了學校的本質就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從根本上說要依靠每個學生的努力和進取。

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源泉和根本。杜威對教學的貢獻主要不在於發明了某些具體的教學方法,而在於他的理論旨在喚醒主體意識、提公升生活經驗、關注個體獨特性、促進個性自由與解放。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

但教育實踐中,總有很多常識被我們忽略,或者被我們弄得很複雜和深奧,所以有人說,所謂專家就是懂得常識的人。葉瀾教授說過一句話:「課堂上,教師要封住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

」 這句話無疑體現了她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事實上,課堂上老師講了多少並不重要,學生學會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改革課堂,首先要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課堂教學改革的標誌是讓每乙個學生都動起來。我們總有老師認為,學生要睡覺,自己也無可奈何,甚至為了不影響自己「說」課,還巴不得他們睡覺。學生睡覺並不一定說明他不願讀書,除了少數因為生理的原因,或者沒有休息好,或者身體出了問題,更多的是因為課堂乏味,了無生趣。

嚴格的說,讓學生不睡覺,還不是動的標誌,讓學生嘴動,多讀,多問,手動,多寫,多參與,也還只是動的表層,關鍵是要讓學生腦動,多思考,積極思維。首先不要把學生當成聽我們講課的工具。如果我們沒有真正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講課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是乙個旁觀者,學生就不可能會有學習的興趣,課堂效率也就一定會低下,久而久之,學生的成績也就會越來越差。

因為學生沒有真正動起來,所以我們總會看到一種情況,學生上課好像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或者稍難一點的稍作一點遷移的就不會做。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沒有人可以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學業成就和教學質量完全取決於學生自我努力的程度。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迷戀是提高其學業成就的內在動力。

5、課堂教學改革重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展示,毫無疑問是有價值的。展示可以喚起學生的自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果僅限於此,展示很有可能是膚淺的,不能持久的。

對高中學生來說,展示的意義更在於老師發現問題,同學互相啟發。所以課堂上不應該有大面積的、經常的、價值不大的演板。從某種程度上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比展示欲更重要,更有價值。

一方面,求知慾針對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求知的歡樂和自我實現的願望是推動課堂教學發展的永恆內在動力。我們強調教學要針對問題,強調講前要有預習,都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求知慾。由於高中學生學習課程多,課時多,作業多,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預習,這是事實,但由此就否定預習也是違背教育常識的。

你不能說,因為我砍柴的任務重,所以我就沒時間磨刀。你是可以不磨刀,但你最後完成任務的情況是怎樣的不言而喻。因此,無論時間多麼緊張,預習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預習的環節都不可少。

但在具體的教學中,預習可以靈活進行,譬如: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課前來不及預習,可以把預習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具體實際,還可以把預習放在一堂課的末尾,打破傳統的教學順序。堅持預習的原則就是為了決不盲目的教學。

6、課堂教學改革並不排斥老師的「講」。課堂教學改革從不否定老師的作用。老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至少體現在:

學習目標定向、組織教學、解答疑難、檢測反饋。正因為有這些作用,所以也就不排斥老師的「講」。只是要求老師的講必須是針對學生的問題,必須是講在點子上,講在關鍵處。

課堂教學受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必須力戒廢話。廢話有許多種,重複羅嗦的話、學生可以自己解決不需要老師講的話、需要老師點撥但纏夾不清的話。老師的講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或者將膚淺的引向深刻,將零散的歸於系統。

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和學科性質、任務,對教材進行有意義的補充、延伸、拓展、重組,並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絡和融洽,同時鼓勵學生對教材質疑和進行個性化解讀。也就是說,教師的講,或者針對問題,或者為了提高。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係,並不是主客二元對立。

學生主體的確立未必要犧牲教師主體。按照胡塞爾現象學的「主體間性理論」,教師與學生不應是簡單的主客體關係,而應構成主體間性關係,即互動主體的關係。硬性規定一堂課上老師只能講多少時間,也許是很僵化的做法,但老師一定要明確這個指導思想,在這個指導思想下面靈活運用,自主確定什麼時候該講,什麼時候不該講。

7、課堂教學改革關鍵在於組織實施。教育界有很多漂亮的口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最典型,以此為辦學追求的學校也有很多,但想想看,有誰真正做到了這點?這三句話其實說到底就是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可見,教育的關鍵是實踐。現實中有那麼多學校在不斷的參觀學習,但學習是一回事,實踐又是一回事,成功者總是寥寥。蔡林森在河南焦作永威學校的成功再次啟示我們:

改革者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管理作保證。誰都知道,不研究學生、不針對問題、只管把教材講完的教學,是最簡單、最輕鬆也是最不負責任、最無效的教學,每乙個想有所作為的校長都想改變這種教學,但對以個體勞動為主要形式的老師而言,這種改變又是最為艱難的,所以從洋思和杜郎口的身上我們看到,在其起步階段,校長幾乎都毫無例外的扮演了家長制的角色。

8、課堂內容容量大就是高效。高效的課堂當然要追求單位時間的最大效益,關鍵是教師設計的大容量問題是不是被學生掌握了。如果忽視了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單純看講了多少知識點,顯然是違背課堂教學規律的,也是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

9、課堂提問密度大就是高效。顯然,這是對高效課堂的一種曲解。提問不等於解決問題,關鍵是看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找到了學生的困惑點,是否有助於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否則滿堂開花式的提問,只能營造一種虛假的「繁榮」,完全背離了高效課堂的宗旨。

10、課堂進行討論**就是高效。這只不過是追求一種形式而已。自主、討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

但是,討論**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必須進行有效的組織實施。如果討論**搞成了表演,那就不僅無效,而且有害了。

11、課堂運用多**教學就是高效。多**輔助教學無疑對教學有促進作用,但是,它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形式而非內容。試想,語文課上失去了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用多**課件替代學生的思考,那麼,語文課還有審美嗎?

數學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定理、推導公式的過程被多**課件完整呈現,數學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將體現在**?輔助,而非替代;高效,而非包辦,更不是形式。

12、課堂進行當堂訓練就是高效。知識講授完畢進行必要的訓練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但不是評判是否高效的依據。習題的設計、糾錯的措施、教師的評價應該最能體現教學的整體設計,否則,隨意的講講練練也不過是一種過場而已。

二、高效課堂的特徵

1、還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長期以來,教師習慣了課堂教學大一統的局面,老師教什麼,學生必須學什麼,不允許出現質疑,不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把學生看作了知識的容器和待加工的機器零部件。如此教學,教師成了課堂和知識的絕對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學習,成為知識虔誠的接受者和教師的崇敬膜拜者,自然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何談學習的主動性。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有學生學會自覺主動地學習,學習才能有成效。美國學者齊默爾曼提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乙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

」我國學者龐維國認為: 「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這裡的「自我意識」就是美國學者齊默爾曼所說的「元認知」; 「想學」就是齊默爾曼的「動機」; 「會學」、「堅持學」就是齊默爾曼的「行為」;「內在學習動機」、「意志努力」與齊默爾曼的「積極的參與者」相對應。可見,作為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用學生「能學」、「想學」的自我意識;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第三,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2、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潑有序。

高效課堂絕不是一言堂,而應是群言堂。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讓每乙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參與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行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在熟練掌握課本、學情的前提下,設計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的**結果不強求一致,重在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的點撥重點也不在引向乙個標準的答案,而在於從學生的**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必要的校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於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大膽創新,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要善於聽取學生的意見,靈活機智的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共同發展。

咬定青山不放鬆心得體會

踐行 兩個至上 做到 三個始終 樹立 五種意識 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行業內的具體體現,是當前及今後相當長乙個時期行業幹部職工的行動指南。每名幹部職工都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積極深入地參與到 235 教育實踐活動中去,在學習實踐中深化認識 昇華思想 築牢信念,使 235 真正成為行業幹部職工的共同...

關於高效課堂的思考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所謂 高效課堂 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 高效課堂 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 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

關於打造高效課堂的思考

作者 屈興儀 甘肅教育 2015年第11期 關鍵詞 高效課堂 教學模式 轉變觀念 備課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0463 2015 11 0049 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