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2021-03-03 23:23:14 字數 1229 閱讀 5063

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據說這本書細膩的刻畫了青少年的思想,讀了之後,我只能說:在這本「麥田」裡,我找到了自己,找到曾經對這個世界種種惡行,深惡痛絕的自己,會為弱者打抱不平的自己,找到了在發現這個世界的虛偽是,茫然無措的自己。

故事從主人公霍爾頓又一次被學校開始說起,他被開除的訊息還沒有被家人發現的時候,霍爾頓決定去流浪。故事就講述了他在紐約流浪兩天兩夜的經歷。霍爾頓,家境富裕,被開除了四次,吸菸喝酒滿口髒話,看不起很多人,被人認為高尚的東西他統統認為低俗。

——這是我最先認識到的霍爾頓,乙個壞學生,思想偏激的壞學生。然而,在讀完整本書後,我認識到的,是另乙個霍爾頓:他的內心不像他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在他完整的認識這個世界後,在看到這個世界的醜陋的一面,並放大後,他開始不能接受這個世界。

之後越來越頹廢,社會地位尷尬,在社會裡,看到的只有人們醜惡的臉孔。因此,他不能融入學校和社會,成為人們眼中的問題少年。

在反覆研讀這本書幾遍後,首先我認為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換乙個清晰的概念,就是精神疾病——他活在自己圈禁的世界裡,看不到社會的美好。但是,在看到霍爾頓對待家人的態度:對死去弟弟的懷念、即使沒有任何優點也時刻為母親著想、對妹妹的寵愛,最後也是因為妹妹而沒有離開;以及其中有一段關於未來的心理獨白:

「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乙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著。我整天就敢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想許多人讀完後不知道什麼意思,我開始也無法理解,它所要表達的東西。在心裡反覆捉摸,看完後一遍遍的想.....

我否決了最先對霍爾頓的看法,真實的他,太善良、太純潔。我不知道我的用詞是否恰當。但他就是這樣,把世界看的太透,看到的一切醜惡、骯髒的東西,但他的善良不允許他忽略,但他無能為力,就算能做些什麼,也效果甚微很、少有人理解。

如果我們還在剛認識世界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醜惡的事物時,我們定會像他那樣,厭惡同時想要改變現狀。但現在我們,有時自己不道德,有時自己道德但也能理解別人的不道德,我們是自私的凡人,用更多的快樂掩飾醜惡,因此我們還喜歡這個世界。而霍爾頓停,一直停留在最初是起點,抗拒一切能讓他正常生活的樂觀,堅持能讓人發瘋的清醒苦悶。

不知道霍爾頓最後有沒有改變,想象他的結局——這樣的人物,我不想他被世俗改變,但不改變就不會快樂,又希望他能快樂的生活....世上該沒有這樣的人吧,然而,儘管如此,每個人心中都該有乙個霍爾頓,守護好內心的麥田。雖然生活沒有想象中美好,但這些都是生活這個樂章的一部分,最後你會感謝它,走進了你的人生,遇見了你,演繹了生命的篇章。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工藝美術教研室于曉燕 在世界文學名著百部中,我挑選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名字,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心甘情願的在麥田裡做他人的守望者,這個疑問使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心,首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在一片廣闊的金黃色麥田裡,佇立著乙個稻草人,它身披一件不知是哪個孩子的舊衣服...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文摘守望本是一種難得的情懷,一種勇氣,一種姿勢,又飽含著乙份期待,這個人物形象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他們精神世界的殘缺。我對於這樣的乙個評價不敢苟同。我覺得它並沒有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的精神文明,沒有那麼明顯的政治色彩。更準確的一點說,它應該是一部青少年心靈的成長史。正文 主人公名叫霍爾頓,書中的...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乙個人 沒有乙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 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