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守望的距離》有感

2021-03-03 23:23:14 字數 1412 閱讀 6685

黃庭堅說:「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看看現在的自己,大概已經醜陋不堪了吧?

幸而學校制訂了讀書計畫,並向我們推薦了些好書。於是,捧起了書,重新充實自己,提公升自己。

「守望的距離」首先映入我眼簾。看這五個字就挺美的,有守望就有期待,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找到自己的差距。翻看目錄,那一篇篇文章的標題就引人入勝。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每乙個人都是乙個宇宙」、「生命的煩惱和創造的歡欣」、「閒適:享受生命本身」。在很多言辭的背後閃爍著周國平乙個哲學家的特有智慧型和對人生的思考。

特別是「每個人都是乙個宇宙」。他在這一節中寫到「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臘人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

愛默生引用普魯塔克的話說:"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是最高的智慧型。"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

真理用不著板起面孔來增添它的權威。在那些一本正經的人中間,你幾乎找不到乙個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不,他們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權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

真正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寬容,願意用乙個玩笑替受窘的對手解圍,給正經的論敵乙個教訓。他以詼諧的口吻談說真理,彷彿故意要減弱他的發現的重要性,以便只讓它進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的職責是讓我的學生幸福快樂的惝徉在知識的海洋裡。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卻很難做到這一點,總會被孩子的一些小事給煩住。在孩子們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的時候便會嚴肅的教育他們,希望自己的教育在他們身上能立竿見影。

殊不知,教育不能象麥當勞那樣快速方便,教育是潤物無聲的美麗緩慢的事業;從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心態。要想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可以是一句巧妙的過渡語、幽默的評價……一些小細節其實恰恰是抓住孩子的心的關鍵所在。就正如愛默生所說的「讚賞兒童身上那種不怕沒得飯吃、說話做事從不半點隨人的王公貴人派頭。

一到成年,人就注重別人的觀感,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乙個人在精神上真正成熟之後,又會反璞歸真,重獲一顆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會的成規習見,把它們揚棄了。

」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性,或帥真,或可愛,或淘氣。不要把孩子塑造成同一種樣子,那樣就會磨滅了屬於他們原本的那份純真。教育需要心平氣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走向平和的境界,這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而如何使自己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們呢?周志平在本節中又提到「每個人都是乙個宇宙,每個人的天性中都蘊藏著大自然賦予的創造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讀書上,愛默生提倡一種"創造性的閱讀"。

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當作正文,把書籍當作註解;聽別人發言是為了使自己能說話;以一顆活躍的靈魂,為獲得靈感而讀書。」他告訴我們讀書就是最好的途徑,它能培養我們的語感,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但我們要明確的是,讀書不應該是盲目的,必要為「教學」,保留乙個特殊位置兼讀其他的書。

以讀促教,讀便有了更大的動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氣。將書本給予我們的驚喜與力量呈現在課堂上,那一節又一節的精彩教學就會脫穎而出。

讀了本書後慶幸——我已在路上!

讀《守望教育》有感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乙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 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 格林兄弟 王爾德等撰寫的童話故事,一代代少年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

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

霍爾頓,坐在旋木前的長椅上。任由雨水像透明的長線,順著紅色獵帽,流入你的脖子,浸濕你的風衣。但你並不在乎,你反而覺得那麼快樂!當你想要出走,並約出菲苾到博物館的藝術館門邊見面。可是在遊樂園裡,菲苾騎上旋轉木馬,高興起來。下起了傾盆大雨。你卻任大雨把全身淋濕,坐在長椅上,看菲苾一圈圈轉個不停,心裡快樂...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工藝美術教研室于曉燕 在世界文學名著百部中,我挑選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名字,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心甘情願的在麥田裡做他人的守望者,這個疑問使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心,首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在一片廣闊的金黃色麥田裡,佇立著乙個稻草人,它身披一件不知是哪個孩子的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