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學知識點

2021-03-03 22:19:26 字數 5230 閱讀 3674

第一講的基本內容

一、基本觀點

(一)管理的實質

1、管理的起源和功能:管理起源於人類的勞動分工和協作要求,管理的功能表現在對活動的組織協調。

2、管理的實質:管理的實質就是「用人以治事」。

(二)學校管理的特性

1、作為一種特殊的管理系統——「學校」的特性

2、學校管理系統中「人」的特性:

3、學校管理系統中「事」的特性

4、「學校管理」的主要特徵

教育性多維性創造性

二、基本概念

1、管理:就是「用人以治事」——通過乙個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揮、協調他人或群體的活動,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追求實現組織或工作的目標。

2、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機構和制度,採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有效地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

第二講的基本內容

一、基本觀點

1、校長的角色特徵體現在其指導性、育人性、複雜性、示範性等方面,校長在管理實踐中要追求「行政權力」、「素質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三力互補效應」。

2、學校的管理群體要從專業結構、職能結構、個性結構和年齡結構等方面進行結構優化。

3、學校要實行權責分明的「科層制」管理。

4、管理是一種有著明確目標追求、先有藍圖後有行動的社會實踐活動;

管理目標,既是學校管理的起點,也是學校管理的歸宿。

5、在學校管理中,要充分發揮管理目標的引導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

控制功能和評價功能。

6、學校管理機制的內容結構,通常包括執行機制、動力機制、制約機制等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7、在學校管理機制中,執行機制、動力機制與制約機制之間的相互關係表現為:執行機制需要動力機制、制約機制的支撐,動力機制和制約機制必然依附並服務於執行機制。

二、基本概念

1、角色:原指戲劇演員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社會學所說的「社會角色」,是指於人們特定的社會地位相一致、與社會對這種地位的期待或要求相符合的一套行為模式。

2、校長: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最高行政負責人,是學校的法人代表,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的管理部門任命的;校長對外代表學校,對內主持校務。

3、學校組織機構:是指按照學校辦學目標的要求,將學校的職務、崗位、人員進行科學組合,形成結構合理、責權清楚的協作系統。

4、學校管理機制:是指學校管理系統中各個環節、各種要素在運動中相互聯絡、分工合作、協調耦合,從而形成特定功能並高效實現學校管理目標的執行軌跡和活動方式。

第三講 「學校特色及校園文化」基本觀點講解

一、學校為什麼要建立自身的辦學特色

(一)是時代的召喚。我們正處在乙個大變革的時代。社會變革對學校教育

提出了新任務和挑戰。(人才的多層次、多規格)學校要重新審視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戰略。

(二)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體制改革,產生了多種辦學體制,多種辦學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學校要生存和發展就要辦出自己的特色。特色決定著學校的身價和地位,是學校的生命線。

(三)是辦學規律的體現。所屬型別不同,教育物件不同,辦學目標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決定著學校不同的辦學實踐方式。「千校一面」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形成特色,是自我優化的必然選擇。

二、學校特色的基本特徵

1、獨特性和普遍性的統一。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個性的優化豐富著共性。

2、獨特性和優質性的統一。「特色」必須具有優質性;「優質性」的標誌是科學的,先進的,成功的。

3、獨特性和穩定性的統一。「特色」是獨特性經過持續發展而澱積形成的。

三、建立學校特色的內部條件

1、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長(校長的個性特徵);

2、要有一支「教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教師的群體特徵);

3、要有一種有利於特色形成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的文化特徵);

4、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設的設施裝置(辦學條件的硬體特徵)。

四、學校建立特色的基本模式

(一)目標優化模式。遵照教育方針基本精神,依據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本校的育人目標,達到優化全域性、形成學校特色的目的。

(二)內容優化模式。抓住教育內容的某一方面作為「突破口」,對學校實行整體優化,形成鮮明的特色。

(三)方法優化模式。

教育思想方面的特色。教育思想是一種觀念上的、高層次的、帶有指導性的方法。在我國教育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湧現了不少促進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知教育」、「美樂教育」等。

教研教改方面的特色。教研教改本身包含著對方法的實驗研究和改革創新,可以分為「整體啟動」和「單項啟動」不同型別。如「整體改革試驗特色」、「反芻教學法」、「四分(分程度、級,分學習組,分學課與習課,分讀、做、改、比四步驟)」等。

(四)管理優化模式。從組織管理方面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如「學校國有,校長承辦,經費自籌,辦學自主」,「國有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

五、學校特色與校園文化的關係

(一)「校園文化」的構成

包含「物質形態」、「精神形態」和「制度形態」等三個範疇,區分為「顯性」和「隱性」兩個方面。

制度形態——校規:規章制度,道德準則,管理體系

精神形態——校魂: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判斷體系

物質形態——校貌:生態環境,師生形象,校舍構築

(二)學校特色就是校園主流文化的現實載體

學校特色就是對校園主流文化某些方面(目標,內容,方法,管理)的凸現或強化。將學校的制度、精神、物質等文化形態特徵體現在辦學的目標追求之中(目標優化模式),通過強化某個方面的教育內容或選擇優化某些方法,表現學校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判斷體系、行為準則等方面的特徵(內容優化模式,方法優化模式),將校規、校魂、校貌的精神特質體現在學校的管理模式之中(管理優化模式),以達至優化師生員工的人際關係、心理狀態、行為特徵,提高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效益和質量的目的。

六、校園文化建設

1、培養學校精神——建設觀念文化

2、完善學校規範——建設制度文化

3、優化校園環境——顯性的物質文化環境建設與隱性的人文環境建設

第四講 「學校公共關係的職能與目標」基本觀點講解

一、學校公共關係的本質屬性

1、學校公共關係是一種社會關係狀態。學校公共關係是指學校在公眾環境中一種特定的情形和狀況。任何一所學校,從它產生的第一天起,就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和公眾**狀態之中。

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學校公共關係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公共關係建立在學校與相關公眾互動的基礎上。學校通過運用資訊媒介和傳播溝通藝術開展對外活動,從而協調學校的社會關係,影響學校的公眾**,塑造學校的社會形象,改善學校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

3、學校公共關係是一種觀念、意識。學校公共關係狀態反映出一定的觀念、意識,直接受著指導思想、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的制約。學校的公共關係觀念包括形象意識、公關意識、傳播意識、互惠意識等。

4、學校公共關係是一門科學。

學校公共關係是具有自身理論體系的一門學科。它以學校公共關係的客觀現象和規律為研究物件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或者說,學校公共關係是研究學校與公眾之間傳播與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

二、學校形象的構成、評價和功能

(一)學校形象的構成

學生形象,教工形象,校長形象

設施形象,環境形象

(二)學校形象的評價

衡量一所學校的形象狀況,有兩個主要指標:知名度和美譽度。

知名度,表示社會公眾對一所學校知道和了解的程度。

美譽度,表示社會公眾對一所學校信任和讚許的程度。

衡量學校形象的兩個基本標誌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知名度需要以美譽度為客觀基礎,才能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果;美譽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為前提條件,才能充分顯示其社會價值。

(三)學校形象的存在狀態

第一種:高知名度,高美譽度。

第二種:高美譽度,低知名度。

第三種:低知名度,低美譽度。

第四種:低美譽度,高知名度。

(四)學校形象的功能

1、良好的學校形象可以為學校創造發展契機。學校形象是一種無形資產,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轉換為有型的物質財富;學校形象的好壞,可以產生一種「馬太效應」。

2、良好的學校形象可以增強學校的教育能量。良好的學校形象,需要有乙個建設過程。在學校良好形象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會生成一種與之相適應的學校文化。

這種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師生們就會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著既定的目標方向努力。當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學校形象被師生認同後,就會以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人們的思想,產生對目標的認同感,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量,把成員團結起來,使教育管理產生巨大的整體效應。

教育能量的體現方式:學校主流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道德準則的自覺約束作用

思維模式、心理狀態的潛移默化影響;

行為特徵的自覺強化

3、良好的學校形象可以推動學校進入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狀態

當良好的學校形象被社會認同和接納之後,就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這種外部的社會效應作用到學校內部成員之中,會進一步強化學校內部成員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這種來自外部的刺激與內部產生的反應相互作用,直接推動學校進入一種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狀態。

三、學校公共關係的目標——塑造學校良好社會形象

(一)樹立正確的公關準則

1、實力為本、質量取勝的準則

2、雙向溝通、互惠互利的準則

3、超前設計、持久有序的準則

4、群策群力、全員公關的準則

(二)選擇適當的公關方式

1、從過程、處境的角度來看

建設型的公關方式(引導公眾,開啟局面)

維持型的公關方式(穩定發展良好關係)

矯正型的公關方式(挽回受損形象,消除負面因素)

2、從方法、手段的角度來看:

宣傳型的公關方式(主動傳播,擴大影響)

服務型的公關方式(提供服務,參與福利活動,吸引公眾)

徵詢型的公關方式(諮詢意見,體察民意,廣納資訊)

(三)把握有利的公關時機

各種節、假日

各種型別活動

第五講 《教師隊伍管理》基本觀點講解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特徵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特徵

1、教師是接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工作者;

2、教師的職業特徵是充分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教師工作難以用精確的「量化」形式進行評價。

(二)教師勞動的特徵

1、勞動物件具有主體性;

2、勞動任務具有全面性;

3、勞動方法具有多樣性;

4、勞動方式具有個體性;

5、勞動成果具有集體性。

(三)教師的心理特徵

教師的心理特點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和履行教師角色時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徵。

1、自尊心理——對專業身份的尊重,對人格的尊重,對勞動過程的尊重;

管理學知識點

第一章管理概述 1 管理的概念 2 管理的職能 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 3 管理的性質 一般性 特殊性 科學性 藝術性 4 管理者及其分類 基層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 高層管理者 5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要求 1 管理者的角色 人際角色 資訊角色 決策角色 2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技術技能 人際技能 概念技...

管理學知識點

職權 是指組織內部授予的指導下屬活動及其行為的決定權,這些決定一旦下達,下屬必須服從。集權 是指決策指揮權在組織層級系統中較高層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說下級部門和機構只能依據上級的決定,命令和指示辦事,一切行動必須服從上級指揮。決策 管理者識別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機會的過程。正強化 是獎勵那...

管理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一 管理的作用 管理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組合 管理有助於組織活動的效率化 效益化 管理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日益強化 二 什麼是管理 通過計畫 組織 領導和控制,協調以人為中心的組織資源和職能活動,以有效實現目標的社會活動 三 管理的職能 計畫 組織 領導和控制 四 管理系統的組成 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