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考試知識點

2022-08-19 19:18:03 字數 7444 閱讀 1009

第一章管理與管理學

● 管理的任務是:設計和維持一種環境,使用權在這一環境中工作的人們能夠用盡可能少的支出,實現既定的目標。

● 管理的職能:計畫、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等五項;管理層次為:上中下三層。

● 管理學的內容:

1) 根據管理活動總是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下進行的,其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

2) 從歷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實踐,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論的形成與演變過程

3) 從管理者的基本職能或工作出發來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原理、規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質

概念: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有組織、不斷地進行的協調活動

性質: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2、管理的科學性,管理的科學性是指管理伙為乙個活動過程,期間存在著一系列基本的客觀規律3、管理的藝術性,管理的藝術性就是強調管理的實踐性,沒有管理實踐則無所謂管理藝術。

● 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管理學形成與發展大致可分為:

1) 古典管理理論階段:泰羅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過程管理理論。馬克斯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體系

2) 人際關係學說和行為科學理論:30-50年代;梅奧霍桑試驗

3) 管理理論叢林

管理過程學派;社會合作學派(巴納德);經驗或案例學派;人際關係行為學派(馬斯洛);群體行為學派(梅奧,克里斯);社會技術系統學派(塔維斯托克研究所);決策理論學派(西蒙);溝通中心學派(紐曼);數學或管理科學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盧桑斯)

4) 學習型組織理論:卓越績效模式、六西格瑪、bpr、標桿超越法

● 法約爾的過程管理理論的十四原則

分工;職權與職責;紀律;統一指揮;統一領導;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報酬;集中化;等級鏈;秩序;公正;作用期穩定;首創精神;集體精神。

● 霍桑試驗內容包括:

工場照明試驗;繼電器裝配室試驗;大規模的訪問與普查;**線圈裝配工試驗;

霍桑試驗的結論:

職工是社會人;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新型的領導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度;存在著霍桑效應。

管理過程學派的基本觀點是:

1) 管理是乙個過程;

2) 管理過程的職能有五個:計畫、組織、人員配備、指揮和控制;

3) 管理職能具有普遍性;

4) 管理應具有靈活性。

第二章計畫

● 計畫工作的具體含義(5w1h):

預先決定做什麼what,討論為什麼why要做,確定何時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

● 計畫工作的基本特徵:

目的性;主導性;普遍性;經濟性。

● 計畫工作的意義:

1) 彌補不肯定性和變化帶來的問題;

2) 有利於管理人員把注意力集中於目標;

3) 有利於更經濟地進行管理;

4) 有利於控制。

綜上所述,計畫工作是乙個指導性、科學性、預見性很強的管理活動,但同時又是一項複雜而又困難的工作。

● 計畫的種類

1) 按企業職能分類:生產計畫、財務計畫、**計畫、勞資計畫等;

2) 按計畫所涉及的範圍分類:上,中,基層管理計畫;

3) 按計畫的內容分類:專項和綜合計畫;

4) 按計畫所涉及的時間分類:長,中,短期計畫;

5) 按計畫的表現形式分類:使命、目標、戰略,政策、程式等

● 計畫工作的程式:

估量機會、制訂目標、考慮計畫工作的前提、確定可供選擇的方案、比較各種方案、制訂輔助計畫,通過預算使計畫數位化。

● 計畫工作的原理:

1) 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計畫工作中,越是能夠了解和找到對達到所要求目標起限制性和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準確在、客觀地選擇可行方案;

2) 許諾原理:指任何一項計畫都是對完成某項工作所做出的許諾,許諾越大,所需的時間越長,因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小;

3) 靈活性原理:指計畫工作中體現的靈活性越大,則早於來意外事件引起的損失的危險性就越小;

4) 改變航道原理:指計畫工作為將來承諾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檢查現狀和預期前景,以及為保證所要達到的目標而重新制訂計畫就越重要。

● 目標管理

1、目標的分類:

1) 突破性目標和控制性目標;

2) 目標的縱向性:環境層;組織層;個人層;

3) 目標的網路化;

4) 目標的多樣性;

5) 目標的時間性;

6) 目標的可考核性

2. 目標的作用:

1) 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 激勵作用;

3) 凝聚作用;

4) 目標是考核管理人員和員工績效的客觀標準。

3. 目標管理的特點:

1) 目標管理是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

2) 強調「自我控制」;

3) 促使下放權力;

4) 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針。

4. 目標管理的基本過程:

1) 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體系;

2) 組織實施;

3) 檢查和評價。

5. 目標管理的侷限性:

1) 對目標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傳得不夠;

2) 沒有把指導方針向擬定目標的各級管理人員講清楚;

3) 目標難以確定;

4) 目標一般是短期的;

5) 不靈活的危險。

● **與決策

● **的作用:

1) 幫助我們認識和控制未來的不肯定性,使對未來的無知降低到最低限度;

2) 使計畫的預期目標同可能變化的周圍環境與經濟條件保持一致;

3) 事先了解計畫實施後可能產生的結果

● **的步驟:

提出課題和任務;調查、收集和整理資料;建立**模型;確定**方法;評定**結果;將**結果交付決策。

● 決策的地位和作用:

1) 決策是管理的基礎;

2) 決策是各級、各類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 正確決策的特徵

1) 有明確而具體的決策目標;

2) 以了解和掌握資訊為基礎;

3) 有兩個以上的備選方案;

4) 對控制的方案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

5) 追求的是最可能的優化效應。

● 決策的型別:

1) 按決策物件的內容分類:程式化決策和非程式化決策;

2) 按對決策評價的準則分類:最優標準、滿意標準和合理標準;

3) 按決策的範圍分類:戰略決策和戰術決策;

4) 按決策中變數之間的關係分類:肯定型、非肯定型決策和風險型決策。

5) 按決策的依據分類:經驗決策和科學決策。

6) 個人決策和群體決策。

● **方法:

1) 外推法:一般用時間序列分析法(又包括:移動算術平均法和指數滑動平均法);

2) 因果法:回歸分析;

3) 直觀法:德爾菲法(專家**法),要點如下:

i. 記名投寄徵詢意見;

ii. 統計歸納;

iii. 溝通反饋意見;

iv. 多次反覆。

7. 決策方法:

1) 主觀決策法:

2) 計量決策方法

邊際分析法;費用效果分析法;概率方法;盜用方法;期望值方法;博弈論方法;線性規劃方法

第三章組織工作概述

● 組織工作的特點:

1) 組織工作是乙個過程;

2) 組織工作是動態的;

3) 組織工作要充分考慮非正式組織的影響。

● 影響組織結構選擇的因素:

技術;外界環境;組織的規模;組織的生命週期;組織的戰略。

● 組織工作的原理:

1) 目標統一原理:是指組織中每個部門或個人的貢獻越是有利於實現組織目標,組織結構就越是合理有效。

2) 分工協作原理:是指組織結構越能反映為實惠組織目標所必要的各項任務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間的直轄市,組織結構就越是精幹、高效;

3) 管理寬度原理:是指組織中管理者監督管轄其直接下屬的人數越是適當,就越是能夠保證組織的有效執行。

4) 責權一致原理:是指在組織結構設計中,職位的職權和職責越是對等一致組織結構就越是有效;

5) 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對組織結構中職權的集權與分權的關係,處理得越是適中,就越是有利於組織的有效執行。

6) 穩定性與適應性相結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組織結構的穩定性與適應性之間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證組織的正常執行。

● 組織結構設計與型別

1. 目前有關職位設計的做法包括:

1) 職位擴大化:主觀通過把若干狹窄的活動合併為一件工作的方式來擴大工作的廣度和範圍。(橫向擴充套件)

2) 職位輪換;

3) 職位豐富化:指從縱向上充實和豐富工作內容,即從增加員工對工作的自主性和責任心的角度,使其體驗工作的內在意義、挑戰性和成就感。

4) 工作團隊:自主管理工作團隊。

2. 影響管理寬度的因素:

1) 管理者與其下屬雙方的能力;

2) 面對問題的種類;

3) 組織溝通的型別及方法;

4) 授權;

5) 計畫;

6) 組織的穩定性

3. 確定管理寬度的兩種方法:

1) 格拉丘納的上下級關係理論:直接的單一關係;直接的多數關係;交叉關係的出現;

2) 變數依據法:

4. 部門劃分的方法:

1) 按人數劃分:最原始、最簡單的劃分方法;

2) 按時間劃分:按早、中、晚班

3) 按職能劃分:生產、工程、質量等;

4) 按產品劃分:事業部或集團;

5) 按地區劃分

6) 按服務物件劃分:

7) 按裝置劃分;

8) 其他

5. 部門劃分的原則:

力求最少;組織結構應具有彈性;確保目標的實現;指派平衡;檢查部門分設

6. 組織結構的型別:

1) 直線型組織結構:

優點:較簡單,責任與職權明確;

缺點:所有管理一人承擔較困難;

適用:不實行專業化管理的小型組織,或應用於現場作業管理。

2) 職能型組織結構:

優點:管理工作分工較細,專業管理作用;

缺點:妨礙統一指揮,易造成管理混亂

在實際工作中,不存在純粹的職能型組織結構。

3) 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

優點:能對本部進行細緻管理,滿足統一指揮和實行責任制度;

缺點:下級部門受限,溝通少,易產生矛盾等;

適用:中、小型組織

4) 直線——職能參謀型結構

5)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斯隆模型,美國通用汽車研究)

6) 矩陣組織:

優點:靈活性、適應性強,易於接受新觀念、新方法,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

缺點:穩定性差,需接受雙重領導

● 組織權力的分配

1. 職權的劃分,包括:直線職權;參謀職權;職能職權。

2. 三種職權的關係:

注意發揮參謀職權的作用;適當限制職能職權(限制職能職權的使用範圍;限制級別)

3. 授權的步驟:將任務委派給接受授權的下屬,並明確應當取得的成果;將完成任務所必需的職權授予下屬;使下屬承擔起對所接受的任務、成果要求和職權的義務。

4. 有效授權的要求:

1) 要有善於接受不同意見的態度;

2) 要有放手的態度;

3) 要允許別人犯錯誤;

4) 要善於信任下級;

5) 要善於適度控制。

5. 集權與分權的標誌:

決策的數目;決策的重要性及其影響面;決策審批手續的簡繁。

6. 集權制的特點:

經營決策權大多集中在高層領導;對下級的控制較多;統一經營;統一核算

7. 分權制的特點:

中下層有較多的決策許可權;上級的控制較不和;在統一規劃下可獨立經營;實行獨立核算,有一定的財務支配權

8. 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10點):

決策的重要性;高層主管對一致性的方針政策的偏好;組織的規模;組織的歷史;最高主管的人生觀;獲得管理人才的難易程度;手段;營運的分散化;組織的變動程度;外界環境的影響

9. 管理層的作用:

1) 組織的管理當局必須明確組織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

2) 管理當局還必須對組織加以適當的構造和部署以保證其戰略的實現,要讓每個人在組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第五章領導

● 領導權力的構成

1) 正式的權力或職位的權力:獎賞的權力;強制的權力;合法的權力。

2) 非正式的權力或個人的權力:專家的權力和榜樣的權力。

● 領導的作用:

1) 有效、協調地實現組織目標;

2) 有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

3) 有得於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結合。

● 領導工作的原理:

1) 指明目標原理:是指領導工作越是能使全體人員明確理解組織的目標,則人們為實現組織目標所做的貢獻就會越大;

2) 目標協調原理:是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能取得協調一致,人們的行為就會趨向統一,從而為實現組織目標所取得的效率就會越高,效果就會越好;

3) 命令一致原理:是指管理者在實現目標過程事下達的各種命令越是一致,個人在執行命令中發生矛盾就越小,領導與被領導雙方對最終成果的責任感也就越大;

4) 直接管理原理:是指管理者同下級的直接接觸越多,所掌握的各種情況就會越準確,從而領導工作就會更加有效。

5) 溝通管理:是指管理者與下屬之間越是有效地、準確地、及時地溝通,整個組織就越會成為乙個真正的整體;

6) 激勵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能夠了解下屬的需求和願望,並給予滿足,他就越是能夠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使之能為實現組織的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 激勵

1. 對人性的假設:

1) 經濟人:實利人,起源於享樂主義。麥格雷戈的x理論。

2) 社會人:霍桑實驗。

3) 自我實現人(自我實現,指的是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人的才能充分表現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

4) 複雜人

2. 有關激勵理論

1) 激勵內容理論

i. 需要層次理論:生理,安全,社交和愛情,自尊,自我實現的需求

ii. 雙因素理論: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

iii. 激勵需求理論:(人的基本需要:成就、權力、社會需要)

2) 激勵過程理論

i. 期望理論:激勵力=期望值*效價

ii. 波特——勞勒模式

3) 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i. 激勵強化理論:積極強化,懲罰,消極強化或逃避性學習,消失

ii. 歸因論:凱利提出,人們的行為獲得成功還是遭受失敗可以歸因於四個因素:努力,能力,任務難度,機遇。

3. 管理者在應用強化手段改造下列行為時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 要設立乙個目標體系;

2) 要及時反饋和及時強化;

3) 要使醬成為真正的強化因素;

4) 要多用不定期獎勵;

5) 獎懲結合,以獎為主;

6) 因人制宜採取不同的強化模式。

4. 激勵的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獎勵;職工參加管理;工作內容豐富化;建立和健全規章制度。有關領導的理論:

1) 領導性格理論:認為有效的領導者可以從領導者個人的性別特徵中識別;

2) 領導行為理論:認為領導者最重要的方面是領導者實際在做什麼;

3) 領導權變理論:有效的領導者不僅取決於他們的行為方式,而且還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環境。

考研管理學原理知識點講解

5.最高主管的人生觀 6.獲得管理人才的難易程度 7.手段 8.營運的分散化 9.組織的變動程度 10.外界環境的影響 16 活性化 是指員工參與的一種高階形式,它意味著這樣一種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員工在規定的限度內擁有做出決定和採取行動的知識 技能 職權以及意願,同時他們對自己行動的後果以及對企業...

考研管理學原理知識點講解

1 管理學形成與發展的六個階段 1.古典管理理論 2.人際關係學說和行為科學理論3.管理理論叢林 4.戰略管理 5.全面質量管理 6.學習型組織管理 2 泰羅 科學管理理論要點 1.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2.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為工作配備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標準化的操作方...

管理學知識點

第一章管理概述 1 管理的概念 2 管理的職能 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 3 管理的性質 一般性 特殊性 科學性 藝術性 4 管理者及其分類 基層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 高層管理者 5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要求 1 管理者的角色 人際角色 資訊角色 決策角色 2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技術技能 人際技能 概念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