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概論第十一章裝置管理

2021-03-03 21:56:03 字數 4914 閱讀 9760

第十一章裝置管理

第一節裝置與裝置管理

一、裝置的概念與分類

1、裝置的概念

裝置是各種屬於固定資產的機械、機器、裝置、車輛、船舶、工具、儀器、儀表的總稱,是現代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

2、裝置的分類

工業企業中的裝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型別:

(1)生產工藝裝置:即直接用來改變勞動物件的屬性、位置、形態或功能的各種裝置。

(2)動力裝置:即用來生產電力、熱力、風力和其他動力的各種裝置。

(3)傳導裝置:即用來傳導電力、熱力、風力、其他動力和固體、液體、氣體的各種裝置。

(4)起重運輸裝置:即用來運送貨物和載人的各種裝置,如各類汽車車輛、機車車輛、吊車、鏟車、電瓶車、船舶、索道等。

(5)科研裝置:即專供科學研究試驗使用的各種通用或專門儀器、儀表、機械、工具等。

(6)管理裝置:即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各種裝置。

二、裝置管理概念

裝置管理是以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為依據,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裝置的規劃、設計、製造、造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

裝置運用過程可分為兩種狀態:

(1)裝置的物資運動形態,是指裝置從研究、設計、製造或從選購進廠驗收投入生產領域開始,經使用、維護、修理、更新、改造直至報廢退出生產領域的全過程,對這個過程的管理稱為裝置的技術管理,由技術、裝置部門承擔;

(2)裝置的資金運動形態,包括裝置的最初投資、執行費用、折舊、收益以及更新改造的措施和運用等,對這個過程的管理稱為裝置的經濟管理,由財務會計部門承擔。裝置管理,既包括裝置的技術管理,又包括裝置的經濟管理

三、裝置管理的發展過程

裝置管理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事後維修階段:是指裝置發生故障後,再進行維修,而且修理工作僅限於修理原來的功能。事後維修缺乏維修前的準備工作,其停修時間也比較長。

同時,由於維修是無計畫的,常常打亂正常生產秩序,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這種修理方式很難適應現代化生產發展。

2、預防維修階段:隨著工業的發展、裝置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在裝置的管理過程中,逐步推行預防維修管理。它要求裝置管理以預防為主,在使用過程中做好維護保養和檢查工作,根據零件磨損規律和檢查結果,在發生故障前有計畫地進行修理。

這種維修制度可以縮短裝置停修時間,提高裝置利用率。

3、裝置綜合管理階段:就是把有關裝置的研究、設計、製造、安裝、使用、維修保養、報廢等階段的工程技術、經濟和管理方面統籌起來,全面系統地追求裝置的最長經濟壽命和最高效能。在以前裝置管理各階段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從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來從事裝置管理,把裝置管理工作擴大到裝置的全過程和企業的全員。

四、裝置管理的基本內容

工業裝置各類很多,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特點,但企業裝置管理工作普遍包括以下內容:

(1)根據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生產可行的原則選擇和購置所需的裝置。

(2)組織安裝和除錯裝置。

(3)合理使用機器裝置,防止不按操作規程和使用範圍使用機器,特別嚴禁超負荷使用。

(4)做好機器裝置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和修理工作,防止和減少機器裝置的磨損,推遲機器裝置效能和效率的減低。

(5)做好裝置的改造和更新工作。其內容包括研究裝置的經濟壽命,合理確定裝置改造、更新的經濟界限,適時選用先進裝置替換陳舊裝置,進行裝置折舊的經濟性分析,合理處理老裝置等。

(6)做好機器裝置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裝置的登記、編號、調撥、報廢等。

第二節裝置的選擇與使用

一、裝置的選擇

裝置的選擇,是企業裝置管理的首要環節。裝置選擇決定了裝置的執行壽命、施工工期、產品質量和製造成本等。

在選擇裝置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1)裝置的生產性; (2)裝置的可靠性;

(3)裝置的維修性; (4)裝置的環保性。

(5)裝置的配套性; (6)裝置的節能性。

(7)裝置的靈活性; (8)裝置的難易性。

對這些因素要結合企業具體的生產情況、資金情況、技術情況和管理情況統籌兼顧、全面地權衡利弊。另外,裝置的選擇評價也常用經濟評價方法,即裝置投資在財務上的計算與分析。

二、裝置的合理使用

為了達到合理使用裝置的目的,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1. 合理安排生產任務;

2. 合理配備裝置;

3. 合理配備操作人員;

4. 建立和健全裝置的各項規章制度;

5. 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6. 加大對職工進行愛護裝置的宣傳教育。

第三節裝置維護與修理

一、裝置磨損理論

1、裝置磨損的分類

裝置的磨損分為有形磨損、無形磨損和綜合磨損。

(1)裝置有形磨損:也叫物質磨損,這種磨損可以感觀覺察。

這種磨損分為兩種:一種是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由於零部件發生摩擦、振動和疲勞等而產生的磨損;另一種是由於自然力的作用引起裝置的物理、化學變化而產生的磨損。

(2)裝置的無形磨損:也稱精神磨損或經濟磨損,是指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引起的裝置貶值,是由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裝置價值的損失,並不發生實物形態的變化。

這種磨損也分兩種:一種是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同類裝置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消耗相應降低,因而使原有裝置貶值;另一種是由於出現了結構更先進、效能更完善、生產效率更高、經濟性更好的裝置,而使原有裝置顯得陳舊、落後、經濟效益差。

(3)裝置的綜合磨損:是指裝置在有效使用期內同時遭受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的作用。

2、裝置磨損的規律

(1)初期磨損階段:或稱研合磨損階段。這一階段時間較短,磨損量較多,裝置零件之間表面的高低不平處以及氧化層、脫碳層會很快的被磨平,裝置逐漸適應生產環境,表現出較高的生產率。

(2)正常磨損階段:又稱自然磨損階段。這時期,由於零件表面已經磨光,零件間間隙合理,裝置已進入正常執行階段,故障很少,只要合理地加以潤滑,正確使用,磨損量就會減小。

(3)劇烈磨損階段:經過第二階段的長期運轉後,磨損達到一定程度,磨損率迅速上公升,零部件的尺寸、形狀發生急劇變化,精度下降,已不能保持裝置的正常效能,必須進行修理才能恢復使用效能。

3、針對磨損規律應採取的措施

為了保證裝置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磨損規律的特性,在裝置管理中應採取以下有效措施:

(1)裝置的正常磨損階段要加強對裝置的合理使用,精心維護保養,盡量延長裝置的最佳技術狀態的延續時間,以保證優質、高產,提高經濟效益。

(2)加強對裝置的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掌握磨損情況的發展變化,在裝置進入劇烈磨損階段以前,及時進行修理,防止影響生產。

(3)研究,掌握各類裝置的磨損規律,準確把握各類零件的使用期限,進行預防性的計畫修理。

二、 裝置故障規律

1、裝置發生故障的規律

(1)初期故障期:裝置剛剛投入生產。由於暴露出設計,製造中的缺陷或操作上的不熟悉,往往會發生較多的故障。

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裝置的調整,故障很快下降到允許故障率內,此階段重點是操作方法,並將設計,製造中缺陷反饋給裝置製造廠。

(2)偶發故障期:裝置進入正常運轉時期,使用者逐步掌握裝置效能,原理及結構調整的特點,故障明顯較少,出現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出於保養不好或操作失誤等偶然因素造成的,發生故障的時間不能**,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較長。是裝置利用的最佳狀態期。

這階段要通過合理保養,正確使用,及時維修中以延長。

(3)磨損故障期:由於裝置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各部分零件因磨損,老化,腐蝕逐步加劇而喪失機能,使裝置故障增多,生產效能下降,維修費用上公升,為了降低這個時期的故障率,應在零件到達使用期之前進行修理。重點是進行預防性維修和改善維修。

2、根據裝置故障規律應採取的措施

(1)在初期故障期,故障主要是由設計,製造中的缺陷引起。因此,減少故障的主要對策是嚴格認真做好裝置的前期管理,在裝置出廠前地試驗運轉,按規定除錯驗收,細緻地研究操作方法,並將製造的缺陷反饋給裝置製造廠。

(2)在偶發故障期,發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操作失誤所致,因此主要對策是加強操作管理,做好日常維護和保養。

(3)在磨損故障期,由於裝置的某些零件,已達到使用壽命,因此主要對策是進行預防性維修,還應在適當時期進行裝置的技術改造。

三、裝置的維護與保養

1.裝置的維護與保養的概念

裝置的維護與保養是指為了保持裝置正常的技術狀態,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按標準進行的檢查與潤滑,間隙的及時調整及隱患的消除等一系列日常工作。

裝置維護保養是由於裝置的運動、磨損、內部應力等引起的物理、化學變化,必然會使裝置的技術狀況不斷變化,不可避免地出現幹摩擦、零件鬆動等現象。

2.裝置的維護與保養應注意的問題

必須注意裝置的使用環節,即要求合理地配備裝置,使裝置成龍配套,恰當地安排生產任務,配備合適的操作人員,建立健全裝置使用和維護的規章制度,以及為裝置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等。

3、裝置的維護與保養制度

依據工作量大小,難易程度與作業範圍,可以劃分為**保養制:

(1)日常維護保養

就是操作工人每天對裝置進行的維護保養工作。其保養主要內容包括:班前班後清潔、潤滑、緊固、檢查裝置各個部件和注油,使裝置經常保持清潔、潤滑和完整狀況,班中認真觀察、聽診裝置運轉情況,及時排除小故障,認真做好交**記錄等。

(2)一級保養

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作協助,按計畫對裝置區域性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分,調整裝置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裝置的各個部分。一保的範圍應是企業全部在用裝置,對重點裝置應嚴格執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裝置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裝置使用壽命,為完成到下一次保修期間的生產任務在裝置方面提供保障。

(3)二級保養

是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完成。二級保養列入裝置的檢修計畫,對裝置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抽象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裝置的技術狀況全面達到規定裝置完好標準的要求。二級保養的主要目的是使裝置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和鞏固裝置完好率,延長大修調期。

四、裝置的檢查

1、裝置的檢查的概念

裝置的檢查是對機器裝置的運**況、工作精度、零件的磨損和腐蝕程度進行檢查和校驗。檢查是裝置維修和管理中的乙個重要環節。

通過檢查,及時地查明和消除裝置的隱患;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裝置維護工作的措施;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和縮短修理時間。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十一章

1 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有哪幾種主要模式?各種模式有什麼特點?1 民族中心型管理模式 人事決策權等重要決策掌握在跨國公司總部手中,外派人員難以就當地需要成功地與總部進行溝通,而東道國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也常常受限。2 東道國中心型管理模式 優點表現為 第一,減少了工作中由於語言不同形成的在交流和溝通的障...

第十一章管理溝通

第十一章管理溝通與資訊科技 一 理解管理溝通 管理者所做的每件事中都包含著溝通,管理者沒有資訊就不可能做出決策。1 什麼是溝通 溝通 是指意義的傳遞和理解。強調了意義的傳遞,如果資訊或想法沒有被傳送到,則意味著溝通沒有發生。溝通包含著理解,要是溝通成功,意義不僅要得到傳遞,還需要得到理解。良好的溝通...

第十一章工商企業風險管理

2465.75英鎊 圖2顯示了這一過程。圖2 fra合約 例2 根據100萬英鎊貸款 期限6個月計息。期末付息。根據名義金額為100萬英鎊,合約期為6個月的fra計息。結算日付息 即在貸款提取時的同一天付息 並按合約期折算。企業的淨利息成本為fra年利率6.25 忽略不計按合約期折算 加上1 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