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3-04 09:58:09 字數 4491 閱讀 3838

教學設想

1、教材分析

內容分析:本課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並通過實驗、觀察記錄分析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透過化學變化時發生的現象揭示和抓住化學變化的特徵,從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了解化學學科研究問題的角度和方法。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分組協作學習、實驗**

2、教學思路與設計

在學生學習化學課程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大量的化學變化例項,只不過他們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及他們的區別沒有思考過,對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沒有根本的認識。因此本節課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

本課題位於九年級化學上冊起始部分,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乙個化學實驗。學生剛接觸化學不久,對化學學科只有乙個初步印象,知道什麼是化學,但是怎樣研究、利用什麼方法研究物質並不清楚。在毫無化學基礎、從來沒接觸化學實驗的前提下,如何正確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將是重要環節。

同時在這節課中,學生將會與化學實驗第一次親密接觸,怎麼進行實驗,科學**的方法是什麼,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後實驗**的學習。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並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4. 教學重難點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判斷

教學設計流程:

物質的變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生活中的幾種物質及其變化,對最後原子彈的**進行評述。 了解世界由物質組成且物質在不斷的變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用學生的思維,培養愛國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學習化學的志向。 實驗1、水的沸騰

實驗2、膽礬的研碎

實驗3、研碎前後膽礬的溶解,膽礬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4、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實驗1由師生共同完成;實驗2和實驗4第乙個反應由學生分組完成,其餘由教師演示。

教師引導學生由實驗3得出兩個結論:實驗2中的粉末是膽礬;膽礬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的藍色沉澱是新物質。

分組實驗

學習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與生活中對水沸騰的印象比較,體會觀察應更準確和具體。

這是書上的第一批實驗,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不夠,教師完成有危險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範作用,同時又盡可能多的給了學生動手和清楚觀察物質的機會。實驗1、2與生活經驗聯絡可拉近學生與實驗的距離,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比較歸納上述四個實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

本節最重要的知識由學生總結,記憶深刻。培養學生善於合作、勤於思考、嚴謹求實和實踐的科學精神,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培養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和習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調動個性化和開放性思維。

教師列舉兩個變化,由學生判斷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由學生盡可能多的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學生思考判斷

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開放思維舉例說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伴隨的乙個現象,

[提問]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還伴隨那些現象? 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

了解變化中伴隨的現象,進一步說明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僅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二、物質的性質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問]酒精揮發,鐵易生鏽在本質上有何不同呢?誰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

分組討論後小組派代表舉出類似的例子。並總結歸納出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培養學生合作、思考、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

教師列舉兩個性質,由學生判斷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為什麼? 學生思考判斷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教師就有關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作一簡單介紹(熔點、沸點、密度) 認真聽講使學生了解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引導學生觀察一瓶氧氣和二氧化碳,討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和知識,盡可能的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試著判斷哪些屬於物理性質,哪些屬於化學性質,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區分它們,並將你的看法與同學交流。

學生觀察

並討論培養學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 教師說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聯絡,說明事物的變化是複雜的,對複雜事情分類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學生體會這一科學研究的方法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後反思:

1、教學環節分析

設問質疑、呈示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幾種物質及其變化,如鋼鐵製品生鏽、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學任務(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將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學習任務中來。通過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學生對此產生困惑,並對學習產生積極的興趣和動機,激發學生的思考。

互動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者,是善於歸納問題的指導者,更是教學活動的調節者和組織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和討論中掌握知識,獲得發展。教師適時的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問題的討論環環相扣,步步深入。

實驗**--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關鍵環節。本節課採用引導-發現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觀察、分析、研究,從而"發現"知識,**規律;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問題,通過設計,用實驗去**,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

得出結論-- 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科學**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正確的結論。教師幫助學生將在**階段所構建的陳述性知識重新組織成有利於運用的知識形式(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把一般性知識概括成),建立並加強其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絡,以便於將來的提取和使用。

總結與反思--在這節**課的最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與反思。總結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學生在完成一階段的**活動後,反思這節課所做實驗的嚴密性,還有哪些方面有待解決,另一方面,教師依據整節課的環節,結合教材對全課及**過程進行總結。

2、現代教學**與傳統板書有機結合

現代教學**(flash動畫、powerpoint)能把文字、聲音、影象、動畫等傳媒集於一體,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在發現學習教學中,充分利用多**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的板書有助於學生傾聽已有意見,在此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過程。

3、小組協作學習,積極參與問題解決過程

引導-發現**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習任務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完成的。本節課部分採用小組協作的形式,各小組按照**活動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乙個研究課題。學生要積極主動地獲取、分析、處理資訊,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傳統課上,老師的演示實驗或是學生實驗其實變成了驗證性的實驗,新課改要求一種真正的**模式,學生從實驗中形象的感知,再從理論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師從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中選擇主題,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辦法,使學生主動**問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提高。通過實驗之後的反思,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點評:白下區教師進修學校趙燕寧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化學理論性知識,作為啟蒙階段的學習,它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習認知結構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學生對化學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本節課的教學減弱了對概念的記憶要求,加強了理解層次的要求。重視化學概念的形成,重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以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和現象為素材,通過實驗引導學生理解物質變化這一基本概念。教師的設計符合課標要求,達到了教學目標。

一.重視通過實驗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本節課中的四個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重要基礎,對引導學生學會用教材有拋磚引玉的作用。這四個實驗具有一定層次性,屬於依次遞進關係,所以由教師演示和學生共同**相結合是乙個很好的教學手段。教學中教師能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通過對比得出結論,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教師將有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利於學生更直觀地感知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將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處理得較妥當。

二.聯絡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為素材,讓學生體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並通過**、視屏、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的呈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鬆愉悅的情景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關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體現評價的多樣性

互動是一種交往,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彰顯,創造性的解放,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在動手實驗中,在問題討論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積極的評價,並對學生的表現和問題的解答進行適時的評價。這種採用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強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體現了評價的多樣性和整體性。

本節課教學步驟清晰,重點突出,能為學生的動手和動腦創造機會,課堂氣氛輕鬆,師生關係融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感悟了學習化學的樂趣和重要性,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反思

化學 於生活,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微觀概念不是很明白,所以學化學必須從能 看得見 摸得著 的知識開始。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這一課從學生生活中的變化入手,由教師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化學,在動手動腦中學化學,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這節課涉及到的實驗有,水沸騰的實驗 研磨膽礬及將膽礬溶於水的實驗 硫酸銅和氫氧...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2 了解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概念及區別,並能識別哪些是化學性質,哪些是物理性質。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 記錄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相關資訊,並能夠運用化學知識揭示...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 基本考點 考點1 物質的變化 1 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通常是物質的形狀 狀態發生變化。2 化學變化 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變化中常伴隨有放熱 發光 顏色變化 放出氣體 生成沉澱等現象。3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判斷依據 有沒有其他物質生成。4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係 化學變化過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