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教案

2023-02-10 18:24:01 字數 2793 閱讀 9159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2.了解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概念及區別,並能識別哪些是化學性質,哪些是物理性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相關資訊,並能夠運用化學知識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化學實驗為媒介,向學生展示化學實驗的現象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區分。

難點變化與性質的區分。

3. 教學用具

試管、帶彎管的單孔橡皮塞、酒精燈、玻璃片、燒杯、鐵架臺(帶鐵夾)、研缽、藥匙、鑷子、膽礬、氫氧化鈉溶液、石灰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水。

4. 標籤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化學在我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我們知道,大到宇宙的星體,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粒子,構成了我們這個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

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生著各種變化。正確認識物質的這些變化的特點,有助於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自然現象,發現自然規律。下面我們來觀察幾個小實驗。

二、推進新課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後物質的顏色、狀態,列表記錄。

[演示]實驗1-1(1)

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著。

[演示]實驗1-1(2)

首先展示膽礬,再把藍色塊狀固體研碎成為藍色粉末,然後進行實驗。

[演示]實驗1-1(3)

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兩支試管都形成藍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後立即生成藍色沉澱)。

這裡的藍色沉澱是氫氧化銅。這個過程是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質氫氧化銅。

[演示]實驗1-1(4)

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加入鹽酸後立即有氣泡產生,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摸一下試管感覺到發熱。

師:實驗1-1(3)、1-1(4)有什麼共同特徵?

[結論]這兩個變化都有新的物質生成,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我們日常看到木材燃燒,鐵生鏽等都是化學變化。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外,還伴隨發生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等。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化學變化發生。

[討論]判斷乙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什麼?

2.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物質的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物質的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例如,我們剛剛做的實驗1—1(3)、1—1(4)中,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藍色沉澱生成,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這裡物質表現出的性質就是化學性質。

(比較各物質性質的異同,歸納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的概念)

[結論]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蠟燭(紙張、木材)能燃燒;鐵在潮濕的空氣裡易生鏽,在乾燥的空氣裡難生鏽等。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於物質的物理性質。

(讓學生自學課本第8頁關於物理性質的內容)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規範表達的能力。

[小結]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的聯絡,在敘述物質的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會、可以、易、難等。

例如:(1)木柴燃燒——化學變化,

木柴能燃燒——化學性質。

(2)鐵生鏽——化學變化,

鐵(在潮濕的空氣裡)易生鏽——化學性質。

(3)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變化,

膽礬溶液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性質。

3.實踐活動

[演示]實驗1-2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

通過實驗讓學生學會聞氣體時的正確操作,知道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

[結論]物理性質:兩者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化學性質: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援燃燒,氧氣能支援燃燒。

[討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盡可能多地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怎麼區分它們,並將自己的看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板書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2.特徵:①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②常伴隨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

物理變化

1.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2.特徵: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形狀、狀態(氣態、液體、固體)的變化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實驗多、現象多、概念多,學生初次接觸這麼多的實驗和概念,需要用舉出例項、相互對比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去找出兩種變化和兩種性質的區別,不可直接去告訴學生,否則學生不能理解,即使知道了它們的本質區別,碰到了具體的問題還是不會分析。

其中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的區分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師要通過例項讓學生明確變化是乙個有結果的過程,而性質則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如「鐵生鏽」和「鐵易生鏽」。其中鐵生鏽屬於化學變化,因為結果是鐵變成了鐵鏽;而鐵易生鏽則屬於鐵的化學性質。

因為它只說明了鐵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變為鐵鏽,並沒有確定的結果,所以是鐵的化學性質。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案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 掌握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並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3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學變化那些是物理變化。2 ...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設想 1 教材分析 內容分析 本課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並通過實驗 觀察記錄分析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透過化學變化時發生的現象揭示和抓住化學變化的特徵,從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了解化學學科研究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 分組協作學習 實...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 基本考點 考點1 物質的變化 1 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通常是物質的形狀 狀態發生變化。2 化學變化 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變化中常伴隨有放熱 發光 顏色變化 放出氣體 生成沉澱等現象。3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判斷依據 有沒有其他物質生成。4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係 化學變化過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