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完美教室綜合

2021-03-04 09:56:09 字數 4805 閱讀 6400

論及教室文化,大家自然會想起新教育第10屆研討會的主題「學校文化」。事實上,我們在有關學校文化論述中的大多數內容,完全符合教室文化。我們甚至可以說,教室就是乙個縮微版的學校,教室具備學校的一切結構與功能。

如果要說教室與學校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室,總是有乙個明確的期限規定性:或者三年,或者五年、六年,它不但起始時間被規定,而且同樣被規定於某一刻完成自己的使命。當然,完成使命並不是宣告這一教室的徹底消失,而是這個教室敘事的完成,而經由這一教室敘事成長起來的師生,將在另外的敘事中繼續扮演主角,繼續書寫各自的生命敘事。

學校的綿延性顯然要更強一些。如果說教室完全由一群人相聚而成、相離而散的話,那麼學校則是無數人、無數代人的進進出出中,生成自己的文化與歷史。套用一句老話,就是:

「鐵打的學校流水的教室」。也因此,教室敘事,是乙個比學校敘事結構更清晰的篇章。教室,是乙個比學校更應該清晰規劃,精心設計好開端和結局的敘事,而文化,就是這個故事中的靈魂、精神。

2023年石家莊的新教育年會上,我們曾從一所學校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來觀照學校文化,也曾從學校的校徽、校歌、校訓、儀式、慶典以及建築、英雄故事等角度來剖析學校文化。這種觀照與剖析,我們同樣可以運用於教室。也就是說,一間教室,應該在自己的構建過程中,擁有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一間教室,應該在自己的敘事過程中,擁有自己的獨特命名、象徵標誌、英雄與榜樣,或者說,一套屬於自己的形象符號系統。

和學校文化對於學校形象、學校歷史一樣,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靈魂,是乙個班級的使命、價值觀、願景的集中整合與體現。

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終呈現的則是教室文化的整體構建。一間教室的名字,應該是教室文化的具體承載與體現,是班級成員的自我映象。

通常情況下,許多學校的教室是用數字來命名的,如一(3)班、二(4)班等,或者如雷夫的「第56號教室」。用數字作為教室和班級的代號,無疑是最簡單的,但也是最枯燥、機械和重複的。

在新教育的教室裡,往往通過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數字符號,轉化為一種精神意向,賦予教室一種精神力量。教室命名,就像每個人出生時被命名一樣,是生命中一件特別重大的事件。也因此,許多班主任老師總想別出心裁,起乙個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教室名字。

是的,每一間教室應該是獨特的,但這裡的獨特不是非要起乙個多麼新穎別緻的班名,創造乙個多麼漂亮奪目的班徽或是象徵物,讓自己的教室與眾不同,另類張揚。我們所說的獨特,只是相對於這間教室及其特定的老師和孩子而言,它是非同尋常的,是意味深刻的。

江蘇海門海南中學有一間教室的名字就非常特別——不一班(般)。班主任江斌傑介紹說,孩子們剛上中學,走進學校就說:「校園不一般呢!

」他介紹任課老師時,有學生說:「這些老師不一般呢!」一天課下來,有學生感嘆:

「真的是不一般呢!」所以,他就想:乾脆用「不一班(般)」來命名自己的教室,激勵學生做最好的自己,創最好的班級。

這樣就能夠擁有不一般的孩子,不一般的教室。

如果當個性(追求與眾不同)與貼切性(就像我們希望的樣子)有了衝突的時候,我們建議寧選貼切,不選個性,哪怕與其它教室有所重複也行——畢竟對這些孩子而言,它仍然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因為經歷的不同,同樣的名字背後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向,不同的故事,因為最終它的意義是由師生的共同生活所賦予,而不是有乙個名字就自足了的。

在許多新教育學校裡,教室命名用了「小毛蟲」、「蒲公英」之類的小動物或者花草的名字,看起來平淡無奇,甚至簡單重複。但只要能夠從這些平淡的名字、平常的事物中,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內涵,通過閱讀、課程、活動不斷擦亮這些平淡的名字,它就能夠在學生們的心中真正地活起來,成為大家共同生活的願景。正如海子所說,「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乙個溫暖的名字」。

名字叫什麼也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傳遞靈魂碰撞而生的溫度。

完美教室的命名,並不一定要求教師在學生沒有到來之前,就已經完全確定。取乙個名字等候孩子出生,這在生孩子時是貼切的,但對於已有自己的情趣、性格、歷史的學生及其父母而言,教師的這種做法容易讓教育的另一方感覺過於被動。而且乙個一開始就定下的名字,對被動接受的孩子而言不過是個詞語,是個空洞的符號。

所以,教室命名,可能已經在老師的心裡醞釀了很長時間,甚至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構想,但是正式命名的時機卻仍然需要尋找甚至等候。最好是師生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教師創造時機,譬如在相關的電影**或詩歌學習之後,巧妙地提出來,成為一種共同的命名。

沒有乙個名字是完美無缺的,重要的是它們是我的名字,就像晨誦詩《草的名字》所說:「給我喜歡草取我喜歡的名字,我取的名字只有我在叫。」是的,一棵樹,一棵草,一塊石頭,一粒沙……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過這種賦予,成為意蘊深刻的象徵物。

所以,比教室名字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名字或意蘊能夠不斷被發掘,不斷被賦予。譬如罕臺有乙個教室叫小鳥教室,由於同級的兄弟班級叫小毛蟲教室,當初命名的時候大家打趣說,小鳥吃毛蟲,就叫小鳥教室吧。小毛蟲教室的班主任是原毛蟲與蝴蝶專案負責人馬玲老師,所以,這是乙個源自教師歷史與願望的命名,而且它

的意蘊就是毛蟲最終將羽化為蝶,飛翔天空。相對而言,這個小鳥教室的命名就顯得有點倉促了。但是它至少意味著這間教室的主人不希望自己遜色於小毛蟲教室,而且在相當長時間裡,兩個名字成為孩子們的快樂遊戲:

我是毛蟲我刺你,我是小鳥我吃你。然而從更久遠的時間來看,除非我們賦予小鳥教室更深遠的意義,否則這個命名就成為乙個意義單薄的符號而已。所以在一年後的班徽設計時,設計者把畢卡索的和平鴿當成了小鳥教室的班徽,而老師則把《快樂鳥的承諾》這個偉大的

繪本故事作為教室的映象故事,並準備在高年級,逐漸地引入鳳凰涅槃、荊棘鳥等相關故事。就這樣,乙個起初顯得倉促的命名,因為師生逐漸賦予它深遠意義,最終讓它持久地成為教室的鮮明形象。

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構中的乙個事項,和它相關的事務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詩、班訓、班級承諾(誓約)等,它們是乙個有機的整體。

班徽,是班級的圖騰,班級的象徵物,一般是圍繞班名展開,由全班同學集思廣益,共同繪製而成。班徽確定可以採取全班徵集評選、在優勝方案的基礎上修改完善。

焦作市修武縣第二實驗中學一間名叫「竹節軒」的農村教室,在向全班同學徵集班徽的過程中,劉浩楠同學設計的班徽被大家一致通過(見圖1)。圖案的下方是兩段蓬勃生長的竹節,和班名「竹節軒」相呼應。中間竹葉狀的圖形,像鐮刀,又像號角,像衝浪的風帆,又像揮舞的翅膀。

而圖案上方那一團跳動的火焰,象徵著一顆積極進取的心靈。

對於局外人來說,這只是乙個簡單的符號,但對於竹節軒班裡的孩子們來說,這卻是只屬於這個班級的,它體現著乙個班級精神生命的走向,是由師生親身經歷、共同創造的。而對於劉浩楠同學來說,更是會成為一輩子的記憶。

班旗,是班級的旗幟,在運動會、學校慶典等大型活動時使用,可以活躍氣氛,增強凝聚力。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後印製在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布上。班旗可以製作成不同規格,有學生人手乙份的小旗幟,也有列隊展示時使用的大旗幟。

班歌,是與班級願景、名稱的精神氣質吻合的歌曲,可以是自己創作、請人創作,也可以是選用現成的歌曲,或者根據現成的歌曲稍加改編的歌曲。如李鎮西的未來班,是學生們寫信請谷建芬老師作曲的;而山西絳縣的「山水人家」教室,則選用了《我愛你中國》。班歌歌詞和旋律不應**化,應該符合兒童的志趣。

班詩,與班歌相同,也是與班級願景、名稱等和諧協調的詩歌,可以由班級師生共同創作,也可以選用現成的詩歌。如山西絳縣的小蝸牛教室的班詩就是《小蝸牛》,激勵孩子們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心懷夢想,執著前行,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風景。

班訓,與學校的校訓類似,是用簡潔明瞭、寓意深刻的語言,闡明班級的價值追求。班訓的文字可以成為班徽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可以印製在班旗上。

班級承諾,是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對未來的乙個美好的約定,它往往是以誓詞的形式出現。如馬玲老師在給自己教室的父母第一封信中就提出:「我是教師我承諾:

讓每乙個與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優秀」,「我是學生我相信:我將在這裡品嚐到知識的快樂,生命的尊嚴」。班級承諾在重要的場合和時刻由教師和學生宣誓,具有強烈的儀式感和震撼力。

上面這些內容作為乙個有機整體,沒有必要在教室成立的第一時刻就預先準備好。最好的方式是在師生的共同生活的歲月中逐漸建構起來,這是乙個以教師為引導者,師生共同體為主體的自我書寫過程。譬如對一間小學教室而言,它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就完全可以等到

三、四年級之後再來確定,只有等學生的精神境界達到能

感受並理解規則的階段之後,討論這一切才有鮮活的意義。海門新教育實驗區選編的《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一書,就**並茂地介紹了近20個教室的個性化的文化構建,孩子們每天在這些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文化中穿越,教室文化自然就浸潤了每個孩子的靈魂。

教室文化,也會體現在教室的布置上。沒有經過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蘊的。從總體上來說,我們希望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學風格,比如在班級裡擺放一些綠色植物,或者小金魚等動物,讓孩子們能夠隨時看見生命的成長,與大自然保持聯絡,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

教室裡的色彩也可以豐富多彩,如低

年級可以考慮偏近粉紅色系,用繪本童話場景和角色來裝飾,讓孩子直接地感受到親切、溫馨和安全;高年級可以偏近青藍色系,或者回歸黑白,裝飾以成熟的字畫作品,有一種清澈高遠的意境;而中段則可以考慮選擇介於二者之間的綠色系列,配以東方風格的清新插畫等等。

當然,裝飾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應該是師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過的**和文字,大家從稚嫩到成熟的藝術作品——甚至許多新教育教室提倡寧可有不完美,也要讓每乙個孩子的作品上牆,因為這是「我們」的陣地。所以教室布置,應該把教室牆面當成我們自己的雜誌社、電視台、檔案館。

同時,教室還可以成為我們自己的

園藝房、展示廳,大家種植的花草盆景,燒製的泥巴陶藝等,也可以利用這個空間陳列交流。總之,教室裡的每乙個空間都應該由師生共同創造,或者是一段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見證。對於孩子們來說,讓學生在其中發現自己,認可自己非常重要。

在2023年新教育年會上,我們提出了「以人弘道,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的倡議,這對於完美教室的文化構建也十分吻合。「文化是活出來的」,教室文化也是如此,它應該在一以貫之的師生生活的點滴之中,在不斷的濡染,編織與生成中活出來。無論多麼構思巧妙、令人眼前一亮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詩,如果師生最終沒有把那種精神活出來,那麼這間教室就與完美教室相距甚遠,甚至背道而馳。

反之,哪怕教室只有乙個平凡普通的名字,只要堅定不移地去做,把一種精神活出來,平凡的名字,甚至簡單的數字,也就有了深遠的意義。

締造完美教室

新教育第12屆年會主報告 朱永新提要 締造完美教室 就是在新教育生命敘事和道德人格發展理論的指導下,利用新教育兒童課程的豐富營養,晨誦,午讀,暮省,並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為所有學科的追求目標,師生共同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形成有自己個性特質的教室文化。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讓教室裡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

締造完美教室

新教育第12屆年會主報告 朱永新提要 締造完美教室 就是在新教育生命敘事和道德人格發展理論的指導下,利用新教育兒童課程的豐富營養,晨誦,午讀,暮省,並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為所有學科的追求目標,師生共同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形成有自己個性特質的教室文化。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讓教室裡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

締造完美教室計畫

長清區石麟小學張霞 完美教室是完美學校的細胞型組織。完美教室是圖書館,是閱覽室,是資訊資源庫 完美教室是實踐場,是操作間,是 室 完美教室是習慣養成地,生命成長地,人格完善地 完美教室是教師辦公室,是師生生活所,是教育展示室 完美教室更應該是和雅幸福的教育生活棲息地。一 締造完美教室的理想正規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