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期末考試指導

2021-03-04 09:55:30 字數 5115 閱讀 9271

0088《組織行為學》2023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

二、複習重點內容

第一章導論

1、 組織行為學的含義

2、組織行為學的學科特點

(1)跨學科性(2)層次性(3)情景性(4)科學性(5)實用性

3、組織行為學的形成和發展

(1)科學的管理理論

(2)人際關係理論

(3)人力資源學派

人力資源學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麥格雷戈。他提出了代表對人性假設對立的兩種觀點,即x、y理論。他認為傳統管理理論**於教會和軍隊。

沒有接觸現代化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因此把人看成是厭惡工作,需要嚴格控制的消極因素,他將這種假設稱為x理論。而現實生活中許多現象不符合x理論的觀點,人並不天生厭惡工作,人們在工作中能自我控制,在現代工業條件下,一般人沒有充分發揮潛力。x理論對應的領導方式是工作導向(或泰勒制);y理論對應的領導方式是員工導向(或人本主義)。

(4)權變觀點進入管理領域:組織行為學的形成

4、組織行為學的學科**和研究方法

(1)現場研究;(2)實驗室實驗。

第二章個體心理和行為

1、影響知覺困難的要素

2、社會知覺及其在組織中的應用:

社會知覺是指主體對社會環境中的有關個人和團體特徵的知覺。

其具體運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聘用面試;②績效期望;③自我實現預言;④績效評估;⑤員工努力;⑥員工忠誠。

3、態度及其組成:

態度:是指個人對他人、事物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態度是由感情成分、認知成分、行為成分組成的。

4、改**度的方法

組織行為學對如何取得態度改變積累了不少研究成果:認知失調理論;平衡理論;說服;預言的實現;協助;強迫接觸法;角色扮演法。

5、工作態度的內容及其改變方法

工作態度主要包括:工作滿意度、工作參與和組織承諾;要改變工作態度,必須提高工作滿意度、工作參與度和組織承諾等。

6、能力及其差異主要表現

第三章激勵理論及應用

1、 激勵的性質和過程

激勵:即激發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活動過程,也就是調動積極性的過程。

2、評估內容型激勵理論

(1)馬**需要層次論

(2)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3)erg理論

(4)成就需要理論

3、過程型激勵理論管理中的應用

包括:期望理論、公平理論、目標設定理論

(1)期望理論:期望理論認為:如果乙個員工認為努力——績效、績效——獎勵、獎勵——個人目標實現之間有密切的聯絡,那麼他的努力程度就會提高。

每一種關係也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在努力程度一定的情況下,為了取得高績效,這個人必須具有工作所需的能力,而且衡量個人績效的績效評估系統必須被認為是公平和客觀的。如果乙個人認為受到獎勵是由於績效,那麼績效——獎勵的關係會更加密切。在獎勵——目標關係上,erg理論可以發揮作用,獎勵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乙個人由於高績效所取得的獎勵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滿足與他的個人目標一致的主導需要。

(2)公平理論:公平模式,公平理論認為當人們把自己的報酬和投入之比與其他人的報酬和投入之比相比較時,如果兩者之間存在差距,他們將因此受到激勵(或刺激)而多做或少做工作。

4、 利用激勵理論分析現實問題

用激動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在激勵理論的具體應用中,應掌握以下原則:

(1)認清個體差異(2)運用目標和反饋(3)允許員工參與影響他們的決策(4)把報酬和績效相聯絡(5)檢查制度的公平性。

第四章群體行為

1、 群體的概念和型別

群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為了謀求共同目標的個體的集合。群體有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之分。非正式群體的特徵及其對組織的影響。

2、 群體的作用

群體對個人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滿足個人的心理需要方面有重要功能。

群體是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群體的行為和績效對組織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作用。群體可以滿足組織所賦予的基本任務。

3、正式群體對組織的影響

正式群體是指由組織結構確定的,職務分配很明確的群體。正式群體具有明文規定的規範標準、明確的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和權利義務,以及規定的編制和組織形式。正式群體成員必須從事由組織目標所規定的活動,並受正規的獎懲制度的激勵和約束。

在正式群體中,又有命令型群體和任務型群體之分。命令型群體由組織結構決定。它由直接向某個主管人員報告工作的下屬組成。

任務型群體也是由組織結構決定。它是由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而在一起的人組成,一旦任務完成,群體就解體。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命令型群體都是任務型群體,但因為任務型群體可以由來自組織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人組成,因此,任務型群體不一定是命令型群體。

4、非正式群體對組織的影響

在非正式群體中,又可分為利益型群體和友誼型群體。利益型群體是由為某個共同關心的特定目標而走到一起的人組成。友誼型群體的形成則是因為群體成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如年齡相同,從同一所大學畢業,相同的生活經歷等

非正式群體在組織中的存在是一種客觀現象。它對其成員具有行為控制作用,改造作用和激勵作用。非正式群體對正式組織的目標實現還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

當非正式群體的組織結構與正式群體一致時,它促進正式群體使之發揮效能;當非正式群體的價值定向與正式群體的目標一致時,它對正式群體起促進作用;當非正式群體的組織結構與正式群體不相一致時,尤其是正式群體的領導人失去威信時,正式群體同非正式群體間會發生衝突;當出現派別主義時,它對組織以及社會會起著嚴重的破壞作用。

5、從眾傾向及其影響因素

群體成員的行為通常具有跟從群體的傾向,當他發現自己的行為和意見與群體不一致的時候,他會感到一種心理緊張,促使他趨向一致。群體成員的這種企求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現象,稱為社會從眾傾向或從眾行為。導致從眾傾向主要有兩個因素:

個人特徵,情景因素。

6、群體的資訊溝通

1)資訊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傳達思想、觀念或交換情報資訊的過程。資訊溝通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激勵、情緒表達和資訊。

2)資訊溝通的障礙:在資訊溝通過程中,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使溝通受到障礙。這些障礙可以從下列幾方面來分析。

(1)發訊者對資訊表達的障礙;(2)資訊傳遞的障礙;(3)資訊接收和理解方面的障礙。

3)改善資訊溝通的方法:

(1)應用雙向溝通;(2)例外原則和需知原則;(3)應用非正式溝通,以彌補正式溝通的不足。

7、群體衝突的起因、解決方法及利用

產生衝突的根源:乙個組織的日常活動中存在著許多導致衝突的潛在根源,一旦有了衝突的起因,衝突就會出現。

傳統的方法:

(1)妥協 (2)第三者仲裁 (3)拖延 (4)不予理睬 (5)和平共處 (6)壓抑 (7)轉移目標 (8)教育 (9)重組群體

處理衝突的新觀念:

(1)衝突處理的兩維模式(2)衝突處理"勝與負"的策略

衝突的利用:

在乙個組織中,衝突過少有時反會使組織缺乏生氣,會抑制創造性和生產效率。從心理學角度看,當壓力和焦慮合適的時候,人的生產效能會高度發揮,壓力太大和太小都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因此,應當培養一種建設性的群體壓力,也就是說要有適量的衝突。

8、工作團隊的建設

工作團隊:指通過其成員的共同努力而產生積極的協調作用,而團隊隊員努力的結果使團隊的績效水平遠大於個體成員績效總和的人群結合體.

建立有效的工作團隊,要注意:

(1)團隊規模(2)團隊成員的能力互補(3)適當的角色分工(4)對共同目標的承諾(5)建立具體的目標(6)領導與結構(7)適當的績效評估與獎酬體系(8)培養相互信任的精神(9)良好的溝通

9、工作團隊的管理

(1)工作團隊管理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傳統管理中,部門間為爭奪資源和權力,對知識、技術和資訊封鎖,不願與其它部門配合,造成資源浪費,並使組織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2)團隊管理中需解決的問題

(3)對工作團隊的激勵

10、工作團隊與工作團體有什麼異同:

工作團隊與工作群體的不同表現在:目標、協同配合、責任和技能四個方面。

第五章領導行為

1、 領導行為理論

(1)俄亥俄州的研究

俄亥俄州進行的研究最後歸納為兩類,稱為結構維度和關懷維度。

(2)密執安州的研究

(3)管理方格圖

2、領導權變理論:

1)菲德勒模式(菲德勒理論):菲德勒從2023年起,經過十五年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乙個「有效領導和權變模式」。他認為,任何領導形態都可能有效,關鍵是要與環境情景相適應。

因此,領導者必須是一位「具有適應能力的人」。

2)三種主要的情景因素:(1)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2)工作任務的結構。(3)地位權力。

3)通徑——目標模式:模式的基本點是要求領導者:(1)闡明對下屬工作任務的要求。

(2)幫助下屬排除實現目標的障礙,使能順利達到目標,在過程中給予員工多種滿足需要的機會。該模式的核心在於,領導者的工作是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並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援以確保他們各自的目標與群體或組織的總體目標相一致。

4)領導的生命週期理論;

5)領導者參與模式

3、提高領導有效性的方法

(1)善於授權與用權

(2)提高時間管理能力

(3)工作團隊的建設

(4)有效的進行資訊溝通

(5)對領導者進行選拔和培訓,以提高領導的有效性。

第六章組織變革和發展

1、 織變革的動力和措施

(1)動力:組織面臨能夠激發變革的七種力量。

(2)措施:工作再設計、斯坎隆製、彈性工作時間、職工事業發展計畫的輔導、建立學習型組織

2、 組織變革的動力

(1)技術不斷進步(2)知識** (3)產品迅速老化(4) 勞動力素質的變化(5)社會趨勢(6)競爭(7)經濟衝擊

3、 組織變革中的阻力(壓力)及解決辦法

組織變革中的阻力:(1)個體阻力:變革中的個體阻力源**於基本的人類特徵,如知覺、個性和需要。(2)、組織阻力:組織就其本質來說是保守的,它們積極地抵制變革。

變革阻力的克服:管理者在處理變革阻力方面可採取以下策略:

(1)教育和溝通(2)參與(3)促進和支援(4)談判(5)強制

三、重點複習題

(一)判斷題

1、組織在將投入轉變成滿足組織目標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所採用的智力以及機械過程和方法稱之為技術。( √ )

2、角色模糊是指乙個人在調解工作需求和個人價值方面出現困難。( × )

3、按照勒溫的觀點,行為是個人人格和領導風格偏好的函式。(× )

4、假設你是一名招聘員工的面試人。一位應聘者的外表能夠導致你做出不正確的雇用決定,這是由於自我實現預言導致的。( × )

電大《組織行為學》期末複習指導

1 組織行為學是綜合運用與人有關的各種知識,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行為規律,從而提高各級主管人員對人的行為的 和引導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科學。2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規律的科學,所謂心理現象的規律性包括心理活動的規律和心理特徵的規律兩部分。3 模型就是對某種現實事物的...

組織行為學期末複習

1 目標理論及應用 目標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洛克於1968年提出。基本觀點 目標指行為的目的或指向物,是與滿足需要相聯絡的客觀物件在主觀上的超前反應。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既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目標理論認為,目標是激發行為的最直接動機,設定合適的目標會使人產生想達到這一目標的成就需要,因此對人具有...

組織行為學期末試題

一 判斷改錯 先判斷對錯,對錯誤的加以改正 1 實現管理的目標,就要實行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建立以人為中心的而不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管理制度。2 黑膽汁佔優勢的屬於膽汁質氣質。3 保健因素同工作內容有關,激勵因素與工作環境有關。4 群體行為是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基礎和出發點。5 領導者的權力主要來自於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