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倉庫生產績效管理

2021-03-04 09:54:50 字數 1528 閱讀 3708

(4) 有利於提高倉儲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衡量倉庫工作的重要標誌 , 通過指標考核與分析 , 可以對倉庫的各項活動進行全面的檢查、比較、分析 , 確定合理的倉庫作業定額指標 , 制定優化的倉儲作業方案 , 從而提高倉庫利用率、提高客戶服務水平、降低倉儲成本 , 以合理的勞動消耗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2. 進行市場開發、接受客戶評價倉庫還可以充分利用生產績效考核指標對外進行市場開發和客戶關係維護 , 給貨主企業提供相對應的質量評價指標和參考資料。具體表現如下:

(1) 有利於說服客戶和擴大市場占有率。貨主企業在倉儲市場中尋找**商的時候 , 在同等**的基礎上 , 服務水平通常是最重要的因素。這時如果倉庫能提供令客戶信服的服務指標體系和資料 , 則將在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

(2) 有利於穩定客戶關係。在我國目前的物流市場中 , 以**鏈方式確定下來的供需關係並不太多 , 供需雙方的合作通常以 1 年為期 , 到期客戶將對物流**商進行評價 , 以決定今後是否繼續合作 , 這時如果客戶評價指標反映良好 , 則將使倉庫繼續擁有這一合作夥伴。

二、倉庫生產績效考核指標制定應遵循的原則

為了保證倉庫生產績效考核真正發揮作用 , 指標體系的科學制定和嚴格實施及管理非常重要。

1. 科學性。科學性原則要求所設計的指標體系能夠客觀如實地反映倉庫生產的所有環節和活動要素。

2. 可行性。可行性原則要求所設計的指標便於工作人員掌握和運用 , 資料容易獲得, 便於統計計算, 便於分析比較。

3. 協調性。協調性原則要求各項指標之間相互聯絡互相制約 , 但是不能相互矛盾和重複。

4. 可比性。在對指標的分析過程中 , 很重要的是對指標進行比較 , 如實際完成與計畫相比、現在與過去相比、與同行相比等, 所以可比性原則要求指標在期間、內容等方面要一致, 使指標具有可比性。

5. 穩定性。穩定性原則要求指標一旦確定之後 , 應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 , 不宜經常變動、頻繁修改。在執行一段時間後 , 經過總結再進行改進和完善。

三、倉庫生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1. 反映倉庫生產成果數量的指標

反映倉庫生產成果數量的指標主要是吞吐量、庫存量、存貨周轉率、庫存品種數。

2.反映倉庫生產作業質量的指標

反映質量的指標主要是 : 收發差錯率 ( 收發正確率 ) 、業務賠償費率、賬實相符率、物品損耗率、缺貨率等。

3.反映倉庫生產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的指標

包括 : 材料、燃料和動力等庫用物資消耗指標;平均驗收時間、整車 ( 零擔 ) 發運天數、作業量係數等工作時間的勞動消耗指標;進出庫成本、倉儲成本等綜合反映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水平的成本指標等。

4. 反映倉庫生產作業物化勞動占用的指標

主要有: 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容利用率、裝置利用率等。

5.反映倉庫生產勞動效率的指標

反映倉庫生產勞動效率的指標主要是全員勞動生產率。

6.反映倉儲生產的經濟效益的指標

主要有人均利稅率等。

第二節倉庫績效管理過程

一、績效管理的基本工具

●指標分析

● 程式分析

●成本分析

二、績效管理的突破點

物流服務質量、生產效率和程式效率

績效管理重點整理

第一章1 績效的定義 績效指的是那些經過評價的工作行為及其結果。2 績效的性質 多因性 內因和外因多方面作用的共同結果。多維性 員工的工作績效表現為多個方面,需沿多個維度分析和考評,通常在績效評價時需要綜合考慮員工的工作能力 工作態度和工作結果三個方面。動態性 員工的工作績效是會變化的,隨時間按推移...

整理績效管理制度

績效管理制度 公司推動建立高效 公平 賞罰分明的績效管理機制,重視提公升員工的績效,並給予公正的評價和公平的回報。一 績效管理的原則 1 個人的績效目標應與公司目標一致 公司的目標會層層分解到個人,因此,員工的績效目標與公司目標是一致的。員工需要理解企業的價值觀和戰略目標對個人的基本要求,並制定與公...

倉庫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倉管部主管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紅色陰影為討論調整 粉色陰影為所需 第一章考核專案 第二章考核實施辦法 1 物資發貨差錯率 此專案為目標達成制。物資發貨差錯率 1次 月 月物資發貨差錯率 1次,該項目的月度績效獎金為0元 月物資發貨差錯率 1次,該項目的月度額定績效獎金全額發放 此專案所涉物資由包括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