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屑第一爐香》讀後感

2021-03-04 09:54:48 字數 3702 閱讀 8374

華美的凋零,清醒的沉淪

——《沉香屑——第一爐香》讀書筆記

第一部分經典片段

1.請您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個人評點:開頭巧妙,以一種看似平淡的態度,講述乙個實則不平淡的故事。以此說明,在那樣的年代,如葛薇龍一樣的悲劇其實很多。

2.「總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認我是多麼可鄙的乙個人。那時候,你也要懊悔你為我犧牲了這許多!一氣,就把我殺了,也說不定!

我簡直害怕!」薇龍笑道:「我愛你,關你什麼事?

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個人評點:人物個性鮮明。玩笑的語氣中透著堅強與倔強,被騙又怎麼了?

懊悔又怎麼了?我全都願意,只要我愛你。這或許是張愛玲筆下諸多女性的共同特點,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依然帶著腳鐐跳悲涼的舞蹈。

3.她在人堆裡擠著,有一種奇異的感覺。頭上是紫黝黝的藍天,天盡頭是紫黝黝冬天的海,但是海灣裡有這麼乙個地方,有的是密密層層的人,密密層層的燈,密密層層的耀眼的貨物……然而在這燈與人與貨之外,還有那淒清的天與海——無邊的蒼涼,無邊的恐懼,她的未來,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來只有無邊的恐怖,她沒有天長地久的計畫,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裡,她的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

個人評點:環境是蒼涼的,社會是蒼涼的,人物的內心也是蒼涼的。面對看不清的未來,葛薇龍沒有安全感,她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她只有這樣逃避,逃避在眼前日常的瑣碎中,漸漸麻痺自己,同時她也深知,這樣的「暫時的休息」很快會到盡頭。

此段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內心世界,讀來使人震撼。

4.姑母家裡的花園不過是乙個長方形的草坪,四周繞著矮矮的白石字欄杆,欄杆外就是一片荒山。這園子彷彿是亂山中憑空擎出的乙隻金漆托盤。園子裡也有一排修剪得齊齊整整的長青樹,疏疏落落兩個花床,種著艷麗的英國玫瑰,都是布置謹嚴,一絲不亂,就像漆盤上淡淡的工筆彩繪。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鵑花,正在開著,花朵兒粉紅裡略帶些黃,是鮮亮的蝦子紅。牆裡的春天,不過是虛應個景兒,誰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牆裡的春延燒到牆外去,滿山轟轟烈烈開著野杜鵑,那灼灼的紅色,一路摧枯拉朽燒下山坡子去了。杜鵑花外面,就是那濃藍的海,海浬泊著白色的大船。

這裡不單是色彩的強烈對照給予觀者一種眩暈的不真實的感覺——處處都是對照;各種不調和的地方背景,時代氣氛,全是硬生生地給攙揉在一起,造成一種奇幻的境界。

個人評點:細緻的景物描寫,十分恰切,表現出姑母家的富貴;色彩鮮豔,有很強的畫面感,引人入勝;形象化地將靜景寫活,富有動態之美;段末巧妙做了鋪墊,預示各種矛盾之間的衝撞。

5.火光一亮,在那凜冽的寒夜裡,他的嘴上彷彿開了一朵橙紅色的花,花立時謝了,又是寒冷與黑暗 ……

個人評點:此句為故事的最後一句。**雖沒有寫出最終的結局,但這幾句其實就說明了葛薇龍未來的命運。

如同喬琪喬點燃的那支菸的火光,只是短暫的光鮮美好,待凋零之後,眼前只有望不到的明天和望不盡的黑暗。

第二部分讀書所獲

張愛玲的**讀起來有一種絕望的美。是的,一種絕望的生存狀態,絕望中要尋出一條希望之路,然而到底沉淪下去。那冰冷徹骨而又充滿感情的文字,那蕩氣迴腸而又充滿絕望的故事,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沉香屑——第一爐香》作為張愛玲的**作,一經發表,就在上海引起巨大轟動,使其的寫作才華在文學界嶄露頭角。現收錄於張愛玲的**集《傳奇》中。《沉香屑——第一爐香》敘述的是這樣的故事,上海女學生葛薇龍求學香港,在搬到梁太太家後逐漸成為了姑媽交際場中的小有名氣的交際花,梁太太為了自己的貪欲甚至還有復仇心理而把薇龍變成了自己吸引男人的誘餌。

可在不知不覺中薇龍慢慢習慣並滿足了這種虛榮荒糜的生活,到最後甚至不願離開香港而回到上海老家去,變得熱衷於這種享樂主義的聲色犬馬的生活,且與****喬琪喬開始了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悲劇的戀愛與婚姻。故事的結局不言而喻:葛薇龍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之後就會被喬琪喬無情地拋棄。

在文中最悲哀的或許是:起初薇龍是個有上進心的知識分子,而後的墮落雖然跟梁太太的耳濡目染是分不開的,但究其根本似乎是在葛薇龍自身。因為物質生活世界充滿了**,普通女孩所憧憬的「首飾、洋房、汽車」她在不經意間全得到了,而社會地位好像也隨之提高了很多。

這或許就是人性的弱點———永無止境的貪欲、虛榮。儘管後來她知道了自己已成為姑媽的色誘工具,而且知道了墮落的危險。可理智在**面前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更何況薇龍只是乙個涉世未深的二十幾歲的姑娘。

從人物形象來看,《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可以稱作是尖銳矛盾衝突中的典型代表。葛薇龍原本是乙個純潔而富個性的女學生。當她在梁家居住三個月後,逐漸明白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但頑強的虛榮心和物質欲,無形中戰勝了她脆薄而孱弱的抵抗力。

逐漸沉迷於靡麗生活的薇龍,如果說還來得及挽回,那麼暴雨夜裡司徒協確套在她手上的那副玉鐲子,則是徹徹底底地把她囚囿於奢華的墮落中。與此同時,不幸地,她又忍不住愛上了乙個放蕩不羈的紈絝子弟喬琪,還一心想著「要離開這兒,只能找乙個闊人,嫁了她」。正如張愛玲筆下的許多女子,把嫁個有錢的闊佬,作為女人生命中必完成的一項光榮「職業」。

她自恃深愛著喬琪,我們清醒地換乙個層面說,她始終摯愛的,只是那個半封建氣息十足的男人的金錢。**到此戛然而止,沒有再寫這位美麗的女學生的悲劇。可我們已明曉結局定是一潭絕望的死水,幸福是什麼,薇龍永遠都不會明白。

張愛玲筆下的主人公大多數是女性。她們往往是何其可憐,可嘆,可悲又可恨。然而是如此真實。

乙個個的女人在生命長河中掙扎,想要尋求哪怕一點點的幸福,然而命運一次次左右著她們,嘲弄著她們,希望的光就像大海中的燈塔,光還在那裡,命運之舟卻越走越遠,直至走進大海無邊的黑暗中。因此總有人說:在張愛玲的筆下,我們感覺到了「荒涼」。

有眼前自然景色的荒涼,有內心世界的荒涼,有社會現實的荒涼。社會現實的荒涼在這篇文中的體現便是葛薇龍與梁太太(她的姑媽)以及喬琪與她的複雜的情感的描寫。雖然悲涼,但這樣的悲涼總是很吸引人,因為這是真實的。

高尚的精神情操最好建立在豐厚的物質平台之上,這可能是女人最原始的需要,所以就產生了瓊瑤的俊男美女式的愛情故事。但一味地做美夢,未免有些天真。通過華麗的布景,別緻的挑出精神境界中不光彩的部分,是張愛玲的高明之處,讀懂的人們撲哧一笑:

看,這是活靈靈的現實。傳神準確的描述現實比誇張的美化它更能說服人。

張愛玲**的主題和風格和她的散文是強烈不同的。她的散文總是關注著平凡世俗的景象,在日常瑣碎中找尋欣喜,讀來輕鬆愉快。但她的**總是在挖掘人性的弱點,即使華美也要凋零,即使清醒也會沉淪,默默品味,難免壓抑。

正如一位老師的總結:在日常生活、家庭婚姻關係,關注人性的構成、人性的演變以及畸變人性的破壞性後果,這是張愛玲**創作最重要的主題。現代文學中,主流文學往往強調人性畸變的外在因素,把個體生命和人性的演變統統歸結於階級、制度、道德規範的作用。

與之相反,張愛玲更加注重人性畸變的內在因素。當然,張愛玲並不否認人性中的社會因素,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有一種舊制度、舊文化的生存背景,但人性墮落的決定因素還是其自身,是人的貪欲、性慾、虛榮這些負面因素毀掉了人本身。不過,在對主人公墮落過程的形象描述中,張愛玲也給我們這樣一種啟示:

乙個健全的社會、一種健全的制度應該給人的生存提供一種政黨的社會基礎和人性基礎。否則,人性的異化則在所難免,而這種畸變能量會加倍地破壞社會和人性,形成一種惡性迴圈。可以說,在對人性的深度挖掘上,現代作家極少有人能與張愛玲比肩。

透過《沉香屑——第一爐香》,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葛薇龍乙個人的沉淪的悲劇,或許軟弱的她只是一群人的縮影,而這群人在任何時代都存在著,他們自我麻痺、自我傷害、自我毀滅著,卻一直保持清醒……

當年的香港山上植物繁茂,洋房院落在綠蔭間零散分布、若隱若現,你會從那些文字中體會到暴雨來臨前海的寂靜和山的內斂,高大的樹木像是山巒汗濕粘搭的頭髮,暴雨傾注時它們開始在大雨中跳舞……張愛玲一支筆給我們留下獨特的禮物,葛薇龍、梁太太、喬琪喬、睇睇這些**中的人物正神氣地在前面走,帶我門徜徉那片承載著或淒涼、或美麗的故事的綠海。

香菱學詩讀後感

同學們,向香菱學習吧!做現代的花朵和驕子,我們沒有理由會比香菱差。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戲。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蘭。懂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詩。在 紅樓夢 中,香菱學詩算的上是乙個插曲,但是聯絡香菱在 紅樓夢 中的悲慘遭遇,作...

《第一管理》讀後感

在系統的安全管理理論之外,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部分,卻是作者對 安全監督,為企業運營全程特護 過程控制 辯證關係的研究和闡述。這一部分實則是重要的點睛之筆。管理風險,控制風險,預防事故,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因為只有深入研究安全管理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係,才能更好地認識安全管理的本質。所有的管理都不能...

《生命第一》讀後感

看到集團平台發布的關於開展 安全為了誰 活動的通知後,我就上網搜了搜 生命第一 這本書,看過一遍後感觸頗深,郵箱裡收到郵件後又看了幾遍,我覺得所有人都應該讀一讀 學一學,對我們的安全管理 安全操作 安全學習 安全教育都有很大的作用。安全為了誰,是為自己 為工友 為家人 為企業 為社會,我們每個人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