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簡單題

2021-03-04 09:54:06 字數 5656 閱讀 9307

一、 簡單題(第一章)

1、 什麼是管理?管理的基本智慧型是什麼?

管理是乙個過程,就是乙個組織通過計畫、組織、領導、控制等工作,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實現組織預定目標的過程。

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創新是一切管理活動最基本的職能。

每一項管理活動都是從計畫開始,經過組織和領導,到控制結束。各職能之間同時相互交叉滲透,控制的結果可能又導致新的計畫,又開始一輪新的管理迴圈。如此迴圈不息,把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創新在管理迴圈中處於軸心的地位,成為推動管理迴圈的原動力。

2、 如何理解管理師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管理的科學性表現在它是對勞動過程的管理;

管理的藝術性表現在它是對人的管理;二者不可分離。

管理既是科學,也是藝術。管理是一門科學,由大量學者和實業家在總結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基礎上形成,用以指導人們的管理實踐。管理者如果沒有管理科學知識,則管理過程中或是依靠經驗,或是憑主觀、靠運氣;而有了系統化的科學管理只是,他們就有可能對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設想出可行的、正確的解決辦法。

當然,管理科學並不能為管理者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標準方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基本理論、原則為基礎,結合實際,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以球的問題的解決,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從這個角度看,管理又是一種藝術,即利用系統化的只是,並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創造性的藝術。

3、 管理人員應具備哪些技能?

據羅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備三類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4、 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質?

⑴管理具有自然屬性,這種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因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完全是一種客觀存在。它的出現是由人類活動的特點決定的,是社會勞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職能。管理是生產力。

⑵管理具有社會屬性,它是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進行的具有特殊職能的活動,從來就是為統治階級、為生產資料的佔有者服務的。管理是一定社會生產關係的反映。

二、 簡單題(第二章)

1、 泰羅所提出的科學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內容?

1 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

2 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 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 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的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

5 使管理和勞動分離。

2、 簡述法約爾所提出的管理原則

分工;權利與責任;紀律;統一命令;統一領導;員工個人要服從集體;人員的報酬要公平;集權;秩序;平等;人員保持穩定;主動性;集體精神。

3、 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行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

⑴企業的職工是社會人;

⑵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

⑶企業中實際存在一種「非正式組織」;

⑷企業應採取新型的領導方法。

行為科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規律的科學。通過研究人的行為規律,找出不同行為的影響因素,**如何控制人的行為以達到預定目標。

4、 如何理解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

管理科學學派的主要觀點為

1 生產和經營管理各個領域的各項活動都以經濟效果好壞為評價標準;

2 使衡量各項經濟活動效果的標準定量化,並借助於數學模型找出最優的實施方案

3 依靠計算機進行各項管理

4 特別是強調使用先進的數量方法及管理手段。

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為⑴管理就是決策;⑵決策分為程式性決策和非程式性決策。

三、 簡單題(第三章)

1、 如何理解系統的整體性原理?

2、 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觀點?

3、 什麼是系統?系統有哪些基本特徵?管理者可以從系統原理中得到哪些啟示?

4、 什麼是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有何重要性?

5、 如何正確運用獎金和罰款這兩種經濟手段?

第三章答案:

1. 整體性原理指系統要素之間相互關係及要素與系統之間的關係以整體為主進行協調,

區域性服從整體,使整體效果為最優。實際上就是從整體著眼,部分著手,統籌考慮,各方協調,達到整體的最優化。當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發生矛盾時,區域性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2.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觀點:職工是企業的主體;職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3. 系統,是指由若干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在一定環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就其本質來說,系統是「過程的複合體」。

系統具有⑴集合性;⑵層次性;⑶相關性。

從系統原理的要點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啟示,⑴整體性原理,當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發生矛盾時,區域性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⑵動態性原理,研究系統的動態規律,可以使我們預見系統的發展趨勢,樹立起超前觀念,減少偏差,掌握主動,使系統向期望的目標順利發展。⑶開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應當從開放性原理出發,充分估計到外部對本系統的種種影響,努力從開放中擴大本系統從外部吸入的物質、能量和資訊。⑷環境適應性原理,作為管理者既要有勇氣看到能動地改變環境的可能,又要冷靜地看到自己的侷限,才能實事求是地作出科學的決策。

⑸綜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學會把許多普普通通的東西綜合為新的構思、新的產品、創造出新的系統,又要善於把複雜的系統分解為最簡單的單元去解決。

4.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動中為實現管理目標、保證管理活動順利進行所採取的工作

方式。管理原理必須通過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實踐中發揮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論、原

理的自然延伸和具體化、實際化,是管理原理指導管理活動的必要中介和橋梁,是實現管理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論、原理本身所無法代替的。

5. 獎金的名目不宜過多,以免分散目標;獎金的數額不宜過小,以提高獎勵的效價;

獎金取得的條件不宜過嚴或過寬,以保證必要的期望值;獎金發放還要密切聯絡企業或部門的經濟效益,同樣的超額勞動,在不同效益的企業裡獎金數量可能不同。這樣,獎金才能起到調動職工積極性的作用。

罰款的名目和數額要適當,不能濫用。要防止用罰款代替管理工作、代替思想工作

的傾向,以免招致職工的不滿和反對。

獎勵與懲罰最重要的是嚴明,該獎即獎,當罰則罰,激勵正氣,祛除邪氣。只有這樣,才能使獎金與罰款真正成為有效的管理手段。

6/案例分析

(1)梅奧的「人際關係」理論認為,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有解決技術問題、經濟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要與下屬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通過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來提高士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公司有公司的規矩,朋友有朋友的規矩,一般人認為二者是相悖的。梅考克用公司的規矩處理工作問題,用朋友的規矩善待朋友,把事情處理到感人的程度,堪稱典範。(2)關心人和關心生產是管理學家經常研討的問題,也是管理者要正確處理的問題。

對生產的高度關心和對人的高度關心能充分體現管理者的個人特性、領導作風。梅考克不愧是管理的全才,他以全才的素質贏得了市場和人心。(3)企業發展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困難和挑戰時刻都在等待著每個管理者。

對於國際農機公司所取得的成功,梅考克在為人處事中所具有的堅持規矩、不傷感情、不念舊惡、不計前嫌等品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管理者是企業中的強者,手中握有左右員工命運的權力。公司規矩是強者控制弱者的有力**。

這一**的運用往往以傷害員工的感情為代價。梅考克的為人處事是每個管理者應當效仿的,實現效率邏輯和感情邏輯的統一是現代管理的乙個焦點。

四、 簡單題(第四章)

1、 企業對顧客的倫理行為表現在哪些方面?

2、 簡要說明倫理的綜合社會契約理論觀。

3、 個人特徵如何影響管理倫理?p79頁

4、 企業的倫理行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1、. 企業對顧客的倫理行為,包括提供安全的產品、提供正確的產品資訊、提供售後服務、提供必要的指導以及賦予顧客自主選擇的權利。

2. 這種觀點主張把實證(是什麼)和規範(應該是什麼)兩種方法併入商業倫理中,即要求決策人在決策時綜合考慮實證和規範兩方面的因素。這種倫理觀綜合了兩種「契約」:

(1)經濟參與人當中的一般社會契約,這種契約規定了做生意的程式;

(2)乙個社群中特定數量的人當中的較特定的契約,這種契約規定了哪些行為方式是可接受的。

這種商業倫理觀與其他三種的區別在於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業和各公司中的現有倫理守則,以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五、 簡單題(第五章)

1、 如何理解決策遵循的是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2、 決策有哪些特點?

3、 簡述決策的過程。

4、 決策的要素有哪些?

5、 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與不確定型決策有什麼區別?

1. 首先,要想決策達到最優,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⑴容易獲得與決策有關的全部資訊

⑵真實了解全部資訊的價值所在,並據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

⑶準確預期到每個方案在未來的執行結果

但是在現實中,這些條件往往得不到滿足,具體來說

⑴組織內外存在的一切對組織的現在和未來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但決策者很難收集到反映這一切情況的資訊

⑵對於收集到的有限資訊,決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從而決策者只能制定數量有限的方案

⑶決策所**的未來狀況可能與實際的未來狀況有出入,人們對未來的認識是不全面的。

2.⑴目標性:任何決策都包含著目標的確定

⑵可行性:在決策過程中,決策者不僅要考慮採取某種行動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實施條件的限制

⑶選擇性:企業要提供可以相互替代的多種方案進行選擇,決策的關鍵是選擇

⑷滿意性:決策的原則是滿意而不是最優

⑸過程性:組織中的決策並不是單項決策,而是一系列決策的綜合。在這一系列決策中,每個決策本身就是乙個過程。

⑹動態性:決策不僅是乙個過程,而且是乙個不斷迴圈的過程,是動態的。

3.⑴識別機會或診斷問題

⑵識別目標

⑶擬定備選方案

⑷評估備選方案

⑸作出決定

⑹選擇實施戰略

⑺監督和評估

4. ⑴決策主體

⑵決策目標

⑶決策準則

⑷決策物件

⑸決策工具

⑹決策結果

5.風險型決策是指乙個方案的執行結果會遇到兩種以上的不同情況,從而有不同的結果,但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卻具有可以計算或估計出來的概率,從而可以通過比較各方案的期望值而做出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是在不穩定的條件下進行的決策,是指乙個方案的執行在不同的情況下可出現不同的結果,而且不能預計其出現的概率,也就無法計算其期望值,只能靠決策者的經驗、膽識和判斷力來做出決策。

確定型決策--是指在穩定(可控)條件下進行的決策。在確定型決策中,決策者能夠預先肯定乙個方案執行的結果,但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

第六章簡單題

1、計畫工作的任務和內容有哪些?

2、計畫在實際工作中有哪些表現形式?

3、什麼是目標?目標有哪些性質?確定目標有哪些原則?

4、什麼是目標管理?它有何特點?

5、實施目標管理的基本過程是什麼?

1. 計畫是關於組織未來的藍圖,是對組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目標和實現目標途徑的策劃與安排。它是對未來行動方案的一種說明,它告訴管理者和執行者未來的目標是什麼,要採取什麼樣的活動來達到目標,要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到這種目標,以及由誰來進行這種活動。

計畫工作的任務和內容主要包括5個w和1個h:

1).做什麼(what to do it?)

明確計畫工作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如生產什麼產品,生產多少產品等。

2).為什麼做(why to do it?)

要明確計畫工作的宗旨、目標和戰略,並論證其可行性,對企業的宗旨、目標和戰略認識得越清楚,就越有助於他們在計畫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3).何時做(when to do it?)

規定計畫中各項工作的開始和完成的進度,以便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對各種資源能力進行平衡。

管理學原理 樣題

一.單項選擇題 每題只有乙個正確答案,錯選 多選 不選均不得分,每題1分,共20分 1 科學管理之父是指 d a 韋伯 b 法約爾 c 斯密 d 泰羅 2 跳板原則是 a 提出的。a 法約爾 b 梅奧 c 韋伯 d 泰羅 3 霍桑實驗的結論認為 人是 b a 經濟人 b 社會人 c 自我實現人 d ...

管理學原理模擬題

二.辨析題,並說明原因 1 管理的核心是設計組織的任務 職能與層次 不正確,管理的核心是處理好人際關係 2 管理就是決策 正確,管理就是決策,這是決策管理學派的觀點 3 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的 倘若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只是乙個平平凡凡的組織 闡述了組織工作中的分工協作原理 不正確,這句話主要...

管理學原理模擬題

一.名詞解釋 1 管理 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畫 組織 人員配備 領導 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讓別人與自己一道去實現既定的目標。2 管理寬度 管理者有效監督 管理其直接下屬的人數 3 時間序列分析法 時間序列 法是指按時間將過去統計得到的資料排列起來,看它的發展趨勢。由於資料的不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