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第6章知識的學習

2021-03-04 09:54:03 字數 3350 閱讀 6923

第六章知識的學習

◆考試大綱解讀:

1、識記知識、知識直觀和知識概括的型別、記憶的三個系統。

2、理解知識及知識學習的分類、提高知識直觀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識概括效果的方法、遺忘規律及遺忘的原因。

3、比較三種知識直觀方式的優缺點,運用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保持。

◆ 考綱結構圖:

◆重難點提示:

1、知識的型別。

2、知識學習的型別。

3、三種知識直觀的型別。

4、知識的遺忘及原因。

◆重點內容歸納:

1、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絡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2、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由於反映活動的深度不同。

3、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根據知識的不同表述形式,由認知心理學家。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

程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4、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複雜程度分類。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詞彙學習。

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和本質屬性。命題學習是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係。

5、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並列結合學習:根據新知識與個體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分類。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於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並使之相互聯絡的過程。

下位學習包括兩種形式:派生類屬學習和相關類屬學習。上位學習也叫總括學習,是在已經形成的某些觀念的基礎上,學習乙個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題,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學習。

並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係又非總括關係時產生的。

6、知識學習: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在加工過程。這一過程包括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知識提取三個階段。在知識學習的三個階段中,應解決的主要心理問題分別是知識的同化、保持和應用。

7、知識學習的作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學生技能形成和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知識學習是創造性產生的必要前提。

8、知識直觀:直觀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主要有三種直觀形式: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

9、實物直觀:優點在於它是在接觸實際事物時進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識與實際事物間的聯絡比較密切,因此它在實際生活中能很快地發揮作用。實物直觀同時給人以直觀感、親切感,因此,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0、模象直觀:由於模象直觀的物件可以人為製作,因而模象直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實物直觀的侷限,擴大直觀的範圍,提高直觀的效果。

11、言語直觀:優點是不受時間、地點和裝置條件的限制,可以廣泛使用。言語直觀的效果主要取決於教師語言的質量。

教師的講解聲調要抑揚頓挫,聲音要有高低快慢的變化,並且語言應精煉,優美,富有情緒性。

12、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1)靈活選用實用直觀和模象直觀。

(2)加強詞(言語直觀)與形象(實物和模象直觀)的配合。

(3)運用感知規律(強度律、差異律、活動律、組合律),突出直觀物件的特點。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5)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13、知識概括: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於知識的概括存在著抽象程度不同的兩種型別,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

即直覺概括,它是在直觀的基礎上自發進行的一種低階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認識的指導下,通過對感性知識經驗進行自覺的加工改造,來提示事物一般的、本質的特徵與聯絡的過程。

14、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概括:

(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2)正確運用變式

(3)科學地進行比較:同模擬較和異模擬較

(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問題討論

15、正例與反例:正例是肯定例證,指包含著概念或規則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絡的例證;反例又稱否定例證,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規則的主要屬性和關鍵特徵的例證。一般而言,概念或規則的正例傳遞了最有利於概括的資訊,反例則傳遞了最有利於辨別的資訊。

16、變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徵,以便突出本質特徵。即指概念或規則的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徵方面的變化。

在運用變式時,如果變式不充分,學生在對教材進行概括時,往往會發生下列兩類錯誤,必須注意預防。一類常見的錯誤是把一類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徵看做本質特徵。

17、知識的保持: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系統。

18、瞬時記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後,感覺資訊是在乙個極短的時間內儲存下來,它是記憶的開始階段。儲存時間大約為0.25~2秒。

19、短時記憶:是瞬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2.5~20秒,一般不超過1分鐘,一般包括直接記憶與工作記憶兩個成分。

20、長時記憶:資訊儲存的方式是有組織的知識系統。這種有組織的知識系統對人的學習和行為決策有重要意義,它使人能夠有效地對新資訊進行編碼,以便更好地識記,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從頭腦中提取有用的資訊,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21、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過程最初進展得很快,以後逐漸緩慢,過了一定的時間之後,幾乎不再遺忘。也可以說,遺忘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後慢,呈負加速型。

22、遺忘的理論解釋:痕跡衰退說、干擾說、同化說、動機說。

23、痕跡衰退說:是一種對遺忘的最古老解釋。遺忘是由記憶痕跡衰退引起的,衰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

24、干擾說:長時記憶中資訊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遺忘是由於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

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研究表明,干擾主要有兩種情況,即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是指前面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面學習材料的干擾;倒攝抑制,是指後面學習的材料對保持或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25、同化說:奧蘇伯爾根據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對遺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獨特解釋。他認為,干擾說是根據機械學習實驗提出來的,只能解釋機械學習的保持與遺忘,不能解釋有意義學習的保持與遺忘。

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26、動機說:弗洛伊德提出,遺忘是因為不想記起,而將一些記憶資訊排除在意識之外,因為它們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損自我形象。

27、運用記憶規律,促進知識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通過對要學習的新材料增加相關的資訊來達到對新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的方法,如對材料補充細節、舉出例子、做出推論,或使之與其他觀念形成聯想。

(2)有效運用記憶術

(3)進行組塊化編碼:在資訊編碼過程中,利用儲存在長時記憶系統中的知識經驗對進入到短時記憶系統中的資訊加以組織,使之成為人所熟悉的有意義的較大單位的過程。

(4)適當過度學習:在學習達到剛好程度以後的附加學習。

(5)合理進行複習:及時複習、分散複習、反覆閱讀結合嘗試背誦。

中學教育心理學第6章知識要點

模象直觀 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擬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言語直觀 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 語音 字形 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2 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 加強詞與形象的配合 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物件的...

教育心理學第15章知識要點

第十五章教師心理 1 反思教學 微格教學的概念 2 教師的期望效應 3 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 4 教師的成長階段 第一節教師的心理特徵與職業成就的關係 一 教師的角色與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徵 一 知識傳播者 二 父母 長者 朋友和管理員 三 榜樣和模範公民 四 教學的研究者 二 教師的特徵與職業成就...

教育心理學第14章知識點

第十四章教學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一 教學評價的概念 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 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二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類 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