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注意與意識

2021-03-04 09:53:23 字數 1470 閱讀 1780

什麼是意識

人類所獨有的一種高水平的心理活動,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內在身心狀態和環境中外在的人、事、物變化的覺知。

是一種覺知。

是一種高階的心理官能。

是一種心理狀態。

什麼是無意識

概念 是相對於意識而言的,是個體不曾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過程。

種類 無意識行為:自動化的行為不受意識控制。

對刺激的無意識:沒有覺察到對其行為產生影響的事件。

盲視:由於腦損傷而引起。

意識的狀態

可控制的意識狀態

自動化的意識狀態(一邊……一邊……)

白日夢狀態

睡眠狀態

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物件的指向與集中。

注意的特點:

①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間,其心理活動或意識選擇了某個物件,而忽略了另一些物件。

②集中性:當心理活動或意識指向某個物件的時候,它們會在這個物件上集中起來。

注意和意識

注意不等於意識:注意是一種心理活動或「心理動作」,而意識是一種心理內容或體驗。(選擇過程vs選擇到的內容)

注意和意識密不可分:當人們處於注意狀態時,意識比較清晰自動化的意識狀態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應的意識參與成分也相對較少。

生物節律:有機體的生理功能週期性變化,稱之為生物節律,即所謂的「生物鐘」。

人的生物節律:

1年/28天/24小時/90分鐘

日節律 24個小時乙個週期

主要表現為睡和醒的週期性迴圈,也伴有一些生理的節律變化,如荷爾蒙分泌、血壓等

睡眠與失眠

睡眠階段:

①混合的、頻率和波幅都較低的腦電波,約10分鐘。

②偶爾會出現「睡眠錠」的腦電波,即一種短暫爆發的、頻率高、波幅大的腦電波。約20分鐘。

③腦電的頻率繼續降低,波幅變大,出現△波,有時也會出現睡眠錠。約40分鐘。

④深度睡眠階段,以大多數△波出現為標誌。

失眠 情境性失眠:由於生活情境的改變造成的,生活情景的改變主要涉及一些壓力性事件。暫時性的

假性失眠:睡眠時間少於正常人,當事人有心理上的失眠感。

失律性失眠:由於生活秩序突然改變而形成暫時性的失眠

藥物失眠:咖啡因精神亢奮藥物或者是安眠類藥物

催眠理論

社會認知或角色扮演的觀點:

催眠反應了催眠師和被催眠者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關係。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對催眠已經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後會發生什麼。在催眠中,他們只是扮演了乙個特殊的社會角色——被催眠的人。

這個角色意味著將無條件地接受催眠師的指揮。→做出特定的行為或產生特定的感受。

意識功能分離的觀點:

人的意識有執行和監督兩種基本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兩種功能是連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這兩個功能之間的聯絡斷開。

在催眠的條件下,個體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其執行功能正常,接受催眠師的指令,而監督功能不起作用。

催眠的應用:心理**、醫學、犯罪偵破等方面。

第二章意識與注意

幻燈片1 第一節意識的性質 第二節注意 第三節生物節律 睡眠與夢 第四節意識的特殊現象 幻燈片2 第一節意識的性質 一 什麼是意識 意識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高水平的心理活動,指個人運用感覺 知覺 思維 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和環境中外在的人 事 物變化的覺知。1 對外部事物的覺知。2 對...

第二章意識與注意

一 判斷題。10分 1 任何乙個個體都能被深度催眠。2 內容豐富的物件更能維持注意的穩定性。3 隨著年齡的增長,rem在睡眠中所佔的比例逐漸變少。4 飛行時差可以說明日週期對人的影響。5 人在睡眠時,意識狀態是停止的。二 填空。10分 1 有四種時間迴圈與人的行為相聯絡,即和90分鐘。2 通常人們做...

第二章意識與注意

9.在旅行時,由於倒時差所出現的暫時性失眠屬於 失眠。a.假性 b.失律性 c.情境性 d.功能性 10.我們在聽課做筆記時,寫字處於 意識狀態。a.可控制的 b.自動化的 c.白日夢狀態 d.不自覺的 四 名詞解釋。12分 1 意識 2 生物節律 3 注意 4 注意廣度 五 簡答題。28分 1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