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上冊《水》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3-04 09:50:06 字數 2509 閱讀 287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教學重點:

用網狀圖展現對水的認識,熟練地運用各種感觀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

教學難點:

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給每組準備:7個黑色塑膠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個透明塑膠袋(應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來裝三種液體和空氣)、牛奶、醋、水、石頭、木頭、樹葉、網狀圖、實驗記錄單。

教師準備的材料: 7種物品名稱的卡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同學們,你們看浩瀚的宇宙中這藍藍的星球是誰呀?(地球)

2、師:地球上大片大片的藍色代表的是什麼呢?(水)

3、師:對。有人說,地球其實是乙個「水球」,因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著。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我們今天就要來**關於水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

二、**新知:

(一)、我們知道的水

1、師:我們每天都需要水,都見到水,水是什麼樣的呢?

2、學生觀察水。

3、生匯報。

4、小結: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物體。

5、師:除了水的樣子,你還想了解哪些關於水的知識呢?

6、學生質疑。

7、**動畫片《水的故事》。

8、學生匯報。

(二)、水在哪個袋中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水,現在我們來做乙個找水的遊戲,老師把水藏在7個袋子中,這些袋子中裝的也可能是:石塊、木塊、樹葉、醋、牛奶和空氣。

有沒有辦法在不開啟袋子的情況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

2、你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辨認?

3、生匯報。

4、出示記錄單。

請你辨一辨

5、學生實際操作。

6、師巡迴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觀進行感知,並了解學生的想法。

7、學生匯報:哪些物體容易辨別?辨別的依據是什麼?

8、如果可以開啟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我們能找出水在哪個袋子中嗎?

9、實際操作。

10、生匯報。

(三)、給袋中的物體分類

1、師:老師發現你們太會研究了,像個小小科學家,把袋子中的物體都辨別出來了。老師想讓你們把這些物體分類,你敢挑戰嗎?

2、學生動手操作。

3、生匯報。

4、師小結:通常,自然界中,物質的存在形態就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這三種。(板書)生活中常見的固體、液體、氣體還有哪些?(學生列舉)

三、拓展延伸

1、師:這節課我們**了一些關於水的知識,知道水是一種的物質,沒有了水我們將無法生活。地球上能供人們使用的水資源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影像資料。(**影像資料)

2、學生討論:同學們為地球上的一分子,你打算怎樣合理利用水資源?

3、師:同學們,水對於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請大家趕快行動起來,一起攜手保護水資源,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

板書設計:

1、水網狀圖分類圖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擇學生熟悉的水作為研究物件,將學生腦海中對水的零星感性認識提公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面上,並在概念提公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科學認識物質的方法,使學生在初次進入「物質世界」這一領域時,就能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斷物質的特徵,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師在設計這節課時,以關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本著觀察、體驗、驗證的原則,盡可能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並在活動中能夠有所收穫。在立足學生個人需要和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逐步獲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能力。

本節課以四個活動貫穿始終:

第乙個活動按照教材原有的網狀圖的設計思路來執行教學,對「關於水你知道什麼」談話就進行活動,通對水的觀察以及**動畫片,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從零碎的回答到逐漸形成乙個較為系統的認識。讓學生明白如何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物體,為下乙個活動作好鋪墊。

第二個活動操作前的方法交流和引導是實驗操作有效開展的鋪路石,根據三年級孩子們對事物研究方法過於單一,對研究缺乏耐性,因此觀察方法的引出和方法的指導顯得非常重要。讓學生自己試著從眾多物質中去找出水,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涉及到「觀察、分析、假設、解釋、交流、質疑」一系列的**活動,在課堂上呈現出乙個多層次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讓學生思考自己判斷的依據,保證了學生的活動的有效性。

對證據的重視,理性的思考,大膽的質疑,是科學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本冊教科書中發展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重要內容。

第三個活動讓學生根據上乙個活動對七種物質的了解進行分類,讓學生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本堂課,由於學生剛開始科學學習,在小組中友好合作的意識,積極參與班級討論的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關注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提高課堂學生合作的效益。

三年級科學上冊《水》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可分為固體 液體 氣體三類,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過程與方法 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 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情感 態度 價值觀 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反思

陳海川小學課堂,特別是中低年級的課堂,教師往往不敢放手給學生,我也不例外,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其實是 教師主體 學生被動 課堂實效性不高。執教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尋訪小動物 一課,我真沒想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會那樣見多識廣 思維會那麼活躍 有愛心 會關心且細心。我們不能再將風箏緊緊地篡在手裡,...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總結

喇叭鎮中心小學2011 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科學教學總結 教師 余章鳳這學期我擔任三 2 班的科學,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乙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本學期我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 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