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三上物理知識點第十一至十四章

2021-03-04 09:48:47 字數 5106 閱讀 1922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寧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物體」與「物質」的區別和聯絡:物體是指具有一定形狀、佔據一定空間,有體積和質量的實體。而物質則是指構成物體的材料。

比如桌子這個物體是由木頭這種物質組成的,窗稜這個物體是由鐵這種物質組成的。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億分之幾公尺,通常用10-10m做單位來量度。

(2)原子的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1)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具有十分強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但不具有流動性。

(2)液體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具有流動性。

(3)氣體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並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容易被壓縮。

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但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4.奈米技術

(1)奈米是長度的單位。1nm=10-9m。

(2)奈米科學技術是指奈米尺度內(0.1~100nm)的科學技術,研究物件是一小堆分子或單個的原子、分子。

(3)奈米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它在電子和通訊方面、醫療方面、製造業方面等都有應用。

二、質量

l.質量

(1)定義: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字母m表示。

(2)質量的單位: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有千克(kg)、噸(t)、克(g)、毫克(mg),

其中千克是質量的國際單位。

(3)換算關係: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和地理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質量的測量:用天平

(1)構造:托盤天平由橫樑、指標、分度盤、標尺、遊碼、托盤、平衡螺母構成,每架天平配製一盒砝碼。盒中每個砝碼上都標明了質量大小,以「克」為單位,用符號「g」表示。

(2)使用:先將天平放水平;後將遊碼左移零;再調螺母反指標;左放物體右放碼;四點注意要記清。

調整平衡後不得移動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動平衡螺母;左盤放被測物體,右盤中放砝碼;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遊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俗稱遊碼質量)。

四點注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量程;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髒;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砝碼要輕拿輕放。

三、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其比值為定值。

2.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3)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公尺3(kg/m3),讀做千克每立方公尺;

常用單位還有:克/厘公尺3(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公尺。換算關係: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種類和溫度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5)混合物質的密度應由其混合物質的總質量與總體積的比值決定,而不是等於構成這種混合物的各種物質的密度的算術平均值。

四、測量物質的密度

1.體積的測量

(1)體積的單位:m3、dm3(l)、cm3(ml)、mm3。

(2)換算關係: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測量體積的方法

①對形狀規則的固體:可用刻度尺測出其尺寸,求出其體積。

②對形狀不規則的固體:使用量筒或量杯採用「溢水法」測體積。若

固體不沉於液體中,可用「針壓法」——用針把固體壓入量筒浸沒入水中,或「沉錘法」——用金屬塊或石塊拴住被測固體一起浸沒入量筒的液體中測出其體積。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要認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公升)?

②測量時量筒或量杯應放平穩。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筒內或杯內液體液面相平(凹底凸頂)。

2.密度的測量

(1)原理:ρ=m/v

(2)方法:測出物體質量m和物體體積v,然後利用公式ρ=m/v計算得到ρ。

(3)密度測量的幾種常見方法 ①測沉於水中固體(如石塊)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碼)、量筒、石塊、水、細線。

步驟: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倒適量的水入量筒中,記錄水面的刻度v1;用細線拴住石塊浸沒入量筒的水中,記錄此時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測量不沉於水的固體(如木塊)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碼)、量筒、木塊、鐵塊、水、細線。

步驟:用天平稱出木塊的質量m;倒適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細線拴住鐵塊浸沒入量筒的水中,記錄水面的刻度v1;將木塊取出,用細線把木塊與鐵塊拴在一起全部沒入量筒的水中,記錄此時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測固體的密度時,在實驗的步驟安排上,都是先測物體的質量再用排法測體積。如若倒過來,則會造成固體因先沾到液體而使得質量難以準確測量。

③測量液體(如鹽水)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鹽水。

步驟: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1,將燒杯中的鹽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記錄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稱出剩餘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五、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作為物質的乙個重要屬性,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農業 ①用來判斷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種前選種也用到密度,把要選的種子放在水裡,飽滿健壯的種子由於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癟殼和雜草種由於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業有些工廠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據密度來判斷它的優劣。例如:有的澱粉製造廠以土豆為原料,土豆含澱粉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澱粉的產量。

一般來說含澱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較大,所以通過測定土豆的密度不僅能判斷出土豆的質量,還可以由此估計澱粉的產量。在鑄造廠的生產中也用到密度,工廠在鑄造金屬物體前,需要估計熔化多少金屬注入仿型的模子裡比較合適,這時就需要根據模子的容積和金屬的密度,計算出需熔化的金屬量,以避免造成浪費。

2.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

(1)氣體的熱脹冷縮最為顯著,它的密度受溫度的影響也最大。

(2)一般固體、液體的熱脹冷縮不像氣體那樣明顯,因而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

(3)並不是所有的物質都遵循「熱脹冷縮」的規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應用

(1)鑑別物質。 (2)計算不能直接稱量的龐大物體的質量,m=ρv。

(3)計算不便於直接測量的較大物體的體積,v=m/ρ。

(4)判斷物體是否是實心或空心。

判斷的方法通常有三種:利用密度進行比較;利用質量進行比較;利用體積進行比較。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

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係。當乙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車上的乘客,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時,他是運動的,若選擇他坐的座椅為參照物,他則是靜止的。對於參照物的選擇,應該遵循有利於研究問題的簡化這一原則。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如房屋、樹木等)作為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

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於參照物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4.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選擇恰當的參照物。(2)看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

(3)若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

若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二、運動的快慢

1.知道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

(1)通過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的大小。(2)相同時間內比較通過路程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計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個物理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以及路程和時間的計算。

(4)速度的單位 ①國際單位:公尺/秒,讀做公尺每秒,符號為m/s或m·s-l。

②常用單位:千公尺/小時,讀做千公尺每小時,符號為km/h。 ③單位的換算關係:1m/s=3.6km/h。

(5)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①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對於勻速直線運動,雖然速度等於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卻與路程和時間無關,因為物體的速度是恆定不變的,無論通過多遠的路程,也不管運動多長時間。

②運動方向不變、速度大小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對於變速直線運動可以用平均速度來粗略的地描述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的運動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v=s/t,式中,t為總時間,s為路程。

④正確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實際是把複雜的變速運動當作簡單的勻速運動來處理,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b.由於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在不斷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路程,物體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談到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否則,平均速度便失去意義。

三、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

1.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公尺(m)」。常用的還有「千公尺(km)」、「分公尺(dm)」、「厘公尺(cm)」、「公釐(mm)」、「微公尺(m)」、「奈米(nm)」等。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3nm。

(2)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捲尺等。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知識點

11 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 原子核又分為質子和中子組成。2.物質有三種狀態 固態 液態 氣態。固態 分子排列十分緊密,粒子間有強大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態 分子可自由運動,粒子緊作用力比...

蘇教版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知識點總結

第十一章 一 槓桿 1 定義 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槓桿。說明 槓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有些情況下,可將槓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 魚桿 鐵鍬。2 五要素 組成槓桿示意圖。支點 槓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動力 使槓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 阻礙槓桿轉動的力。用...

初三上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 二次函式概念 1 二次函式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是常數,的函式,叫做二次函式。這裡需要強調 和一元二次方程類似,二次項係數,而可以為零 二次函式的定義域是全體實數 2.二次函式的結構特徵 等號左邊是函式,右邊是關於自變數的二次式,的最高次數是2 是常數,是二次項係數,是一次項係數,是常數項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