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2021-03-04 09:40:40 字數 909 閱讀 4333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有效的概念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師生在有限的課堂內,取得較大的效益。其效益對學生的成長、祖國及世界的未來是安全的。簡單地說有三性:

時限性、收益性、安全性。在寶貴的課時內,沒有明顯的收益不算有效,即使有點收益,但對人類是不安全的因素,也不算教學有效。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使學生「能聽會讀,能說會寫」。

當然,「能會」,要得體,要符合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

二、怎樣有效

1.有效地備課

首先,語文有效備課的關鍵原則就是要明確並且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弄清三維目標的關係,並將其內化為教學備課必須堅持的原則。知識與能力是教學目標的核心,是載體。

它是過去的、靜止的、外在的東西,是課堂教學的明線。它通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過程而最終實現。過程與方法是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的作業系統,是橋梁,它滲透在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隱性的,動態的、未來的東西,它是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它關乎人的內容,決定人的發展。它伴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而實現。

(1)吃透教材。教材是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工具。一定要弄清各階段教材的基本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安排及各學段之間的銜接。對課文來說,教師對其內容、主旨、特色等一定要心中有數。

(2)析透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現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狀況及心理素質、身體狀況、性格與氣質特點,在家庭中的情況,在社會上的表現,都要有所掌握。

這樣才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學之有成,老師教之有效。

(3)要做透預設。在這一點上,大教育家孔子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們既要教書,又要教學生。而知識無止境,學生的疑問是動態的,所以,我們若要做到臨問不亂,或臨問少亂,就得預設多一點,預設透一些。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 優化教學過程,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及歷史遺留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 培養 活動,它表現為 一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和傳授者,對於求知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是知識寶庫,是活的教科書,是有學問的人,沒有教師對知識的...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作者 周梅 中學語文 大語文論壇 2012年第11期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在新課程背景下必須實施有效教學。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建立和諧師生關係,提倡師生交往互動 鼓勵學生主體參與,強調過程體驗 注重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教學效率三個方面,就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摘要 語文教學的提問性藝術比其他學科來說都要強,這是因為語文學科中富含著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文學涵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有效性對於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作用,在課堂中適時提問 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公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感悟。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