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報告

2021-03-04 09:40:37 字數 2464 閱讀 5040

《道德經》讀後感

姓名:蒙太鑫學號:14352028 班級:藥學院14級一班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週久之,見週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這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因此學習《道德經》對我們探索中國古代最本質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讀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難度的是具有很大難度的,所以我選擇了從閱讀南懷瑾的《老子他說》開始慢慢感悟,在閱讀中,我發現《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講什麼是道,後四十四章主要講德,簡單說來,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並不相同。

首先說一說前面講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來,主要就是指無為之道。 第一句就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

「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這一句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

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

」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由此可見,以老子為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乙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前面的章節中中,我們也可以深刻體會到老子對無為的崇拜。

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畫、有科學根據的,它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關於無為,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篇裡也舉了乙個例子。「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

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所以對於當代的我們這些大學生理解古代老子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

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德,是物化之為,是「道」於宇宙間的布施,是對萬物的呵護。道生萬物,萬物應「德」而得存,萬事應「德」而生運化。德,是「道」呵護事、物,沿規律與法則演化之顯現。

德,是「道」布施於萬物生化的永恆「工程主體」。所以說:德行道從。

我認為後文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這一句話裡,是很有趣和抽象的。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只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

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查閱資料分析後得出這三件事件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從此可以推出, 「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

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乙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所以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乙個主要元素。

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道德經》的乙個主要重要的內涵。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我們區區幾千字便能概括的。總之,《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它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我們只要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會對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指導和教育意義。至少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乙個正直的人,乙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乙個健康向上的人。

《道德經》讀書報告

道德經 有一種力量,他給疲憊的人們以心靈的慰藉,如同不竭的清泉,撫慰世俗的創傷。道德經 的落點在於道。洋洋五千言,都在老子對道的預設中鋪展。道不言,不言道,卻處處是道。在我看來,他並非著重於探求道的真諦的過程,而是在描繪他早已熟捻於心的道的狀態和圖景。道是路,路象徵什麼?預示什麼?通向某個不知名的遠...

道德經讀書報告心得

讀書報告之 道德經 老子的 道德經 自古以來被視為一部奇書。它奇在 呢?奇就奇在 沒有人真正讀懂了它,但每乙個讀它的人,都會受到某種影響,都能從中有所收穫。莊子讀它,將它變成一雙承載大夢的翅膀,遊戲於江海,看空前生後世,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 漢文帝讀它,將它變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動大漢朝,開一代...

道德經讀書心得

道德經 是一部關於治國方略的書籍。它主張治理國家要實行 無為而治 小國寡民 治大國烹小鮮 以正治國 無為無不為 這些主張可以說對於現在我們管理國家 企業都具有借鑑意義。例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是 道德經 中很有影響力的句子。老子的辯證法的思想裡的量變與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