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永新老師有感

2021-03-04 09:40:37 字數 5084 閱讀 2274

讀朱永新老師《致教師》有感

文|高進儒(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八一中學教師)

教師是什麼?教育學上已有答案,不過仍然有很多人還在**。毫無疑問,教師是份生存的職業,平凡中彰顯偉大,普通中蘊藏幸福。

教師的偉大,人們往往歸結為:奉獻和犧牲。我們都渴望自己變得「偉大」起來,都希望被肯定,被讚賞。

但我們的內心卻非常牴觸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因為我們不是神仙,我們生活在真實的土地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精神領域,我們有尋找幸福的權利。

教育歸根結底是人和人之間發生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給學生的生命帶來不同。教師的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在於,我們不僅僅把教師當做謀生的職業,還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著別人的生命。在從教生活中,我們需要尋找乙個了不起的好老師符號,賦予自己乙個自由心靈的軀體,勇敢、大膽地帶著智慧型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簡言之,教師的幸福感首先來自於信仰。

《曼德拉傳》塑造了乙個人類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師說:「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書,就是一位好老師。

」受過27年的牢獄之災,歷盡磨難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曼德拉說:「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然在獄中。

」這樣強大的心靈的形成離不開苦難和痛苦中的掙扎,更離開不了對生命執著的愛。

愛,不論在何時總比恨來得更加自然。教師這個職業的底色依舊是她。有了愛,教師才能有能力欣賞這條道路上的沿途風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擁有強有力的**去改變世界。

有了愛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猶豫,不後悔,才可能真正擁有夢想。

愛是一種信仰,把教師帶到幸福的身旁。

我們繼續探尋,以教師的現實生活為基。我們看到一部分教師:生活太平淡,沒有刺激;生活太機械,沒有情調;生活太繁雜,沒有成就感......

昨天這個孩子逃學了,今天這個孩子打架了;昨天省廳領導來檢查,今天市區領導來檢查。我們在擔驚受怕、囉嗦累贅、手忙腳亂中漸漸地對教師工作失去了信心。我們繼續探尋,我們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師:

生活美好,精彩紛呈,富有生命,樂此不疲,魅力無限,樂商十足。原來,他們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難和瓶頸當做獲取巨大快樂的墊石,他們努力地挖掘教師職業的內在美,把教師當做事業來做,全身心投入。他們一直相信:

穿越艱辛,自然收穫美麗。

朱老師把教師職業大致分成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其中,最基本的是做一名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幾個大字只要用心做,相信就可以達到第一種境界。做第二種老師,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踐行教育。有良心的老師不是**和評選程式測量出來的,而是每年教師節有多少學生還記得給你打**、發簡訊、送鮮花、寄賀卡。

做學校驕傲的老師,實屬不易,你不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想你,同事領導念你,這樣的老師一定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到極致的人,這樣的老師令人敬佩!當然,做到這一點的老師也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為當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現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公升起!永遠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很重要。

第四種老師,是於人於己都會創造故事和傳奇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歷史上有,當下也有,未來也有可能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旮旯處出現。

教師如何享受職業生涯帶給我們的幸福感覺?左拉說:「每乙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

」穆尼爾納素夫說:「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拉美特利說:

「有研究的興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夠通過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擺脫妄念並使自己擺脫虛榮心的人更加幸福。」.....

歷史名人對幸福的解讀很多,總歸:幸福應該是在創造中的,幸福應該是在服務中的,幸福應該是在研究中的,幸福應該是與別人分享中的。同理:

教師的幸福**於創造、服務、研究和與人分享。

如何做到創造、服務、研究和與人分享。朱老師告訴我們:與學生一起成長,終身學習,努力成為有特點、有個性的教師。

不必超越學生,但必須努力做一名讓學生崇敬的人。唯有成長,才有幸福。

「乙個人學會了閱讀,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你前進的腳步。」「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教師要實現成長,必須進行專業閱讀。

朱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不善於讀書學習的教師,總是拿著一張教育的舊船票,每天重複昨天的故事」。人生苦短,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賺多少錢,也不是為了當多大官,因為這些東西你是帶不走的。

」人生為一大事而來——看風景。行萬里路,通透自然風景;讀萬卷書,品味精神風景。肉眼能看到的風景是有限的,而真正的財富是精神的,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唯一能帶走的是精神的財富。

朱老師說:「讀什麼樣的書,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作為教師,要樂於選擇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更要專注於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書;要樂於重溫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更要專注人文和科學。

每本書都是一部傳奇,教師要善於閱讀傳奇人物、故事帶給我們的震撼。當然,我們必須接觸管理,我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不能僅僅學習如何做一名老師,我們也要思考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是乙個人。自己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

總之,閱讀也要像牛頓說的那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嘗試從「優秀到卓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當你覺得閱讀效果並不理想的時候,思考顯得尤為重要。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說:「乙個人不過是自然界乙隻最脆弱的蘆葦,但這是乙隻會思考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偉大。

」如何才算是善於思考?朱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一是思維的深刻性。

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非把問題搞明白不可;二是思維的敏捷性。機智果敢地處理問題;三是思維的靈活性。對待學生要隨機應變;第四,思維的獨創性。

「不唯上,不唯書,不人云亦云,不依賴別人的思想和原則,不尋求現成的解決方案。」朱老師建議我們與學生一起進行專業寫作。乙個人的專業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

真正的思考是從寫作開始的。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所有的成功都與痛苦相關。

但是,不是經歷痛苦就會鑄就成功。「如果僅僅是淚水,痛苦只會滋生軟弱,迅速乾涸。只有經過咀嚼、反思、徹悟,痛苦才能夠成為精神的財富、人生的養料。

記錄這樣的痛苦,本身就是在記錄著一首關於生命的雋永史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我,才能讓每一天成為永恆。」人是一顆會思考的蘆葦,只有內心的自覺才是教師走向成功,樂於教書,提公升認同感的必經之路。

我經常把一些在書本中得到的道理講給我的鄉村教師朋友們。大多數人覺得我是個「瘋子」,「不貼實際」。特別是現在的「80後鄉村教師群體」,他們經常「心存不安」,「這山看著那山高」,「鄉村教師就那麼點工資」,「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等等。

剛畢業那幾年,我曾也質疑過農村教育,也曾想離開,甚至強烈地想轉行。後來,農村孩子們對我的樸素的愛影響了我。當農村教師是我的事業。

我要嘗試去改變,哪怕改變乙個人的命運。就像朱老師說的:「只要在農村一天、在講台上一天,就能夠用心地去教一天書,用心地幫助農村的孩子,讓他們盡可能得到好的教育。

」做鄉村教師,良心很重要!

我一直相信朱永新老師說的:所有的環境都能產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難都可能造就教育家。朱老師告訴我們:

許多人經常埋怨自己的條件不好,條件不夠,其實,所有的問題往往出在自己身上。我們自己就是環境,就是條件。完善自己,挑戰自己,就是在改善環境,就是在創造條件。

不要等別人為你提供機會,而應努力為自己創造條件。

做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要靠毅力,靠恆心。從心理學的規律來說,人的意志的強弱、恆心的大小往往與克服困難的大小成正比,這是意志活動的一條規律。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堅守在鄉村教育這條道路上更為重要。

當然,鄉村教師也不是非得一輩子在鄉村。

在鄉村學校,出名師很難,這需要各個方面的因素。人人都有成功的慾望。朱老師提供了「吉祥三寶」促成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是專業閱讀。沒有閱讀的教師永遠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名師;二是專業寫作。寫作的過程是總結、歸納、剖析、反思與提公升;三是尋找專業發展共同體。

「乙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我記得在北京中關村三小,中國陶行知學會一負責人一直提醒我們:鄉村教師一定要跟外界取得聯絡。

網際網路時代,鄉村教師並不孤單,最有效的方式就通過網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讀書、學習、討論、分享、碰撞、彼此鼓勵,取長補短,對成長非常有益。

教師可以不是詩人,但不能沒有詩意的生活。朱老師寫的一首小詩,我特別喜歡!

教育是一首詩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動不安的靈魂裡/有乙個年輕的夢。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風化雨的課堂裡/有一臉永恆的笑。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裡/有一顆母親的心。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創造/在探索求知的叢林裡/有一面個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智慧型/在寫滿問題的試卷裡/有一雙發現的眼。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承傳文明的長河裡/有一條破浪的船。

新教育實驗團隊裡的很多名師、大家,我想都是秉承一顆赤子之心,努力挑戰自我、活得很精彩的人。他們詩意的生活在祖國大地上,為教育,為人生。在時光中創造更好最好的自己。

他們也有一部分人從最艱苦的條件下,踐行自己的理想。

作為教師,我們怎樣尋找自己的生命原型?朱老師告訴我們,要尋找真正意義上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英雄」教師作為原型。就像李鎮西老師的人生榜樣、職業楷模、生命原型就是陶行知和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們先從讀優秀教師的作品開始。朱老師在《致教師》中特別提到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雷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尼爾的《夏山學校》、蘇霍姆林斯基的《巴普雷什學校》等作品。尋找生命的原型,傾聽內心聲音的引導,更加從容的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地做好老師!

朱老師在作品中的家國情懷令人敬佩!

回到教育的主人公——孩子身上,教師每天面對的不一樣的學生,或外貌美麗、或乖巧聽話、或聰明能幹、或長相普通、或沉默寡言,其實這些詞彙都是我們給孩子們貼的標籤。對於受教育者來說,人人平等,人人重要。新教育實驗的乙個重要理論就是: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朱老師告訴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相信每乙個生命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力量,知識有待於教育來發掘和喚醒。」「只要老師不放棄,孩子才不會自棄。

協助無力的孩子挖掘潛力,協助迷失的孩子發現自我,正是教育的價值,也是教師的意義。」

給我乙個做教師的理由?朱老師通過《致教師》告訴我們: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懷、眼界、努力、思考、學習決定未來,說大一點就是決定未來的教育,決定未來的孩子。

他真誠地期望,教師學會關注窗外的世界,關注教科書以外的東西,關注正在劇烈變化的社會,關注國家的大事情,為培養祖國的脊梁而奮鬥。

最後,我想引用朱老師的一句話作為這篇隨筆的結束:「我想,幸福是人類的永恆追尋,對教師而言也不例外。為了幸福,我們樂於做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緣由。」

讀朱永新名言有感

2011 2012第一學期讀書筆記 朱永新 近幾年湧現出來的新教育改革發起人,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近期在網上拜讀了他的許多名言,對其中的幾句印象深刻。朱永新說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態度 這句話突然使我聯想到,十年前,有一位神奇的外籍足球教練,他把中國足球隊帶進了世界盃決賽圈,他也有一...

讀朱永新大師的《致教師》有感

以問題播種智慧型 離開問題的言說,亦如缺乏食鹽的菜蔬。致教師 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乙個乙個具體的問題開啟,傳遞著普通基層教師的境遇與困惑,苦惱與疼痛。與其說那是某乙個教師的問題,不如說是某一類教師的問題,甚至是所有教師的問題。我特別注意到 致教師 裡那些提問者。他們中有的是剛剛走上講台的新教師,有的是...

讀朱永新之《新教育之夢》有感

追尋教育理想讓夢想成就人生 丹東市福春街小學 肖淑華追尋教育理想,讓夢想成就人生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 新教育之夢 一書,感慨頗深。朱永新是我國著名教育學者 蘇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蘇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他是全國政協常委,教育部教師專家委員會會員。新教育之夢 書中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畫面,看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