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工藝學複習

2021-03-04 09:36:00 字數 5071 閱讀 4797

1、機械產品的生產過程是乙個系統過程,可分為決策、設計與研究、製造三個階段。

2、工藝過程中的機械加工、裝配與除錯等稱為機械製造工藝過程。

3、生產過程中凡屬直接改變生產物件的形狀、尺寸、效能和相對位置關係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但在工具機上加工乙個零件後進行尺寸測量的工作,雖然不直接改變零件的形狀、尺寸、效能和相對位置關係,但與加工過程密切相關,因此也應將其列在工藝過程的範疇之內。

4、生產型別一般分為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3種型別,成批生產又可分別為小批生產、中批生產和大批生產。各種生產型別都朝著生產過程柔性化的方向發展,多品種中小批量的生產方式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

5、基準是指用以確定生產物件幾何要素間的幾何關係所依據的點、線、面。

6、基準可分為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兩大類。工藝基準又可分為工序基準、定位基準、測量基準和裝配基準。

7、在工序圖中,用以確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後的尺寸、形狀、位置所採用的基準稱為工序基準。

8、在加工時,用以確定工件在工具機上或夾具中正確位置所採用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

9、在加工中或加工後,用以測量工件形狀、位置和尺寸誤差所採用的基準稱為測量基準。

10、在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或部件在產品上相對位置所採用的基準稱為裝配基準。

11、在分析基準問題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1)作為基準的點、線、面不一定具體存在,而由某些具體的表面來體現,這種表面稱為基面。2)作為基準,可以是沒有面積的點和線或很小的面,但代表這種基準的基面總是有一定面積的。

12、工件的裝夾包括定位和夾緊兩個過程。 定位是指確定工件在工具機或夾具中占有正確位置的工藝過程。 夾緊是指將工件定位後的位置固定下來,使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工藝過程。

13、裝夾的方法可分為直接找正裝夾、劃線找正裝夾和夾具裝夾。

14、六點定位原理是指在夾具中採用合理布置的六個定位支撐點與工件的定位基準相接觸,來限制工件的六個運動自由度。

15、工件的六個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夾具中占有完全確定的唯一位置,稱為完全定位。 沒有全部限制工件的六個自由度,但也能滿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稱為不完全定位。

16、根據加工要求,工件必須限制的自由度沒有達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稱為欠定位。 工件在夾具中定位時,若幾個定位支撐點重複限制同乙個或幾個自由度,稱為過定位。

17、增加的定位支撐點可使工件定位更加穩定,有利於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是合理方案。如果重複限制相同自由度的定位支撐點之間存在嚴重的干涉和衝突,以致造成工件或夾具的變形,從而影響定位精度,這樣的過定位必須嚴禁採用。

18、裝配單元可劃分為零件、套件、元件、部件和機器五個等級。 裝配就是套裝、組裝、部裝和**的統稱。

19、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步驟:1)分析研究產品的裝配圖和零件圖;2)選擇毛坯;3)擬定工藝路線;4)確定各工序所採用的裝置;5)確定各工序所採用的工藝裝備;6)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7)確定各工序的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和公差;8)確定切削用量;9)確定工時定額;10)技術經濟分析;11)填寫工藝檔案。

20、對裝配圖和零件圖進行工藝審查包括:1)審查圖樣的完整性和正確性;2)審查零件技術要求的合理性;3)審查零件的結構工藝性。

21、零件的結構工藝是指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製造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22、機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鑄件、鍛件、型材件、焊接件等。

23、工序是指乙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台工具機或乙個工作地點上,對同乙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

24、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變、加工工具不變、切削用量不變的條件下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特別地,當工件在一次安裝下連續進行若干相同工步,為了簡化工序內容的敘述,可看做乙個工步。

25、為了提高生產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這部分工藝過程稱為復合工步。

26、在乙個工步中,若被加工表面需切去的金屬層很厚要分幾次切削,沒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進給。

27、安裝是指工件或裝配單元通過一次裝夾後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

28、工位是指在一次裝夾中,工件在工具機上所佔的每個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

29、在最初的零件加工工序中,只能選用毛坯的表面進行定位,這種定位基準稱為粗基準。 在以後各工序的加工中,可以採用已加工過的表面進行定位,這種定位基準稱為精基準。

30、粗基準的選擇原則:重要表面餘量均勻原則;工件表面間相互位置要求原則;餘量足夠原則;定位可靠性原則和不重複使用原則。

31、精基準的選擇原則:基準重合原則;統一基準原則;自為基準原則;互為基準反覆加工原則;定位可靠性原則。

32、如果工件上沒有能作為精基準選用的恰當表面,可以在工件上專門加工出定位基面,這種精基準稱為輔助基準。

33、所謂加工經濟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條件下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4、零件的加工過程主要有機械加工工序、熱處理工序、輔助工序等。

35、機械加工工序加工順序:先基面後其他表面;先粗後精;先主後次;先面後孔。

36、一般情況下,單件小批生產只能採用工序集中原則;大批大量生產中工序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從生產技術發展的要求來看,一般趨向於採用工序集中地原則來組織生產;在成批生產中盡可能採用效率較高的工具機使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主要應用於缺乏專用裝置的企業。

37、加工階段的劃分:粗加工階段;半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和光整加工階段。但加工階段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

38、工序尺寸公差的選定:入體原則;按產品圖成品選定;對稱標註原則和按毛坯的規定選定。

39、提高封閉環精度的途徑:減小組成環的公差;減少組成環的環數即尺寸鏈最短原則。

40、單件時間定額是指完成工件乙個工序的時間定額。

41、基本時間指直接改變工件的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所消耗的時間。

42、零件的加工質量包括兩個方面的指標: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

43、加工精度由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組成。

44、表面質量指零件表面的幾何特徵和表面層的物理力學效能。表面的幾何特徵包括表面粗糙度和波紋度。

45、機械加工中獲得規定尺寸的方法有試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調整法和自動控制法。

46、形狀精度的獲得方法有軌跡法、成形法和展成法。

47、位置精度的獲得方法有一次裝夾獲得法和二次裝夾獲得法。

48、原始誤差包括加工原理誤差、工件裝夾誤差、工藝系統靜誤差(包括工具機誤差、夾具誤差和刀具誤差)、調整誤差、工藝系統動誤差(包括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刀具磨損和工件受殘餘應力變形)和度量誤差。

49、所謂主軸迴轉誤差是指主軸實際迴轉軸線相對其理想迴轉軸線的漂移。

50、對加工精度影響最大的方向稱為加工誤差敏感方向。

51、工藝系統的剛度可定義為在加工誤差敏感方向上工藝系統所受外力與變形量之比。

52、工藝系統剛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包括切削力作用點位置變化引起的工件形狀誤差、切削力大小變化引起的加工誤差和其他作用力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53、粗加工導軌表面被切去一層後,殘餘應力就重新分布達到新的平衡,結果使導軌中部下凹。p76

54、在機械加工中,用調整法連續加工一批零件時,如不存在明顯的變值系統誤差因素,則加工後零件的尺寸近似於正態分佈。

55、工序能力是指工序處於穩定、正常狀態時,此工序加工誤差正常波動的幅值。

56、工序能力係數(t—工序尺寸公差) 工序能力分為五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四級工藝),一般情況下,工序能力不應低於二級,即要求》1。

57、只說明該工序的工序能力可以滿足加工精度要求,但加工中是否會產生不合格品,還要看調的是否正確。如果,則無論怎樣調整,不合格品總是不可避免的。

58、影響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要有幾何因素、物理因素和機械加工振動三個方面。

59、提高砂輪速度將使表面金屬產生拉伸殘餘應力的傾向增大,疲勞強度降低。

60、抑制振動的途徑主要有:消除或減弱產生振動的條件;改善工藝系統的動態特性;採取隔振措施;採取各種消振減振裝置等。

61、改善工藝系統的動態特性有:提高工藝系統的剛度;盡量減小構件自身的質量;加大接合面間的摩擦阻尼。

62、按軸的長度和直徑比來分,軸可分為短軸、長軸和細長軸。

63、中心孔產生誤差的原因有中心孔的形狀誤差和中心孔經過多次使用後可能磨損或拉毛。

64、主軸的最終檢驗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先檢驗各個外圓的尺寸精度、素線平行度和圓度,再用外觀比較法檢驗各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缺陷,最後再用專用夾具檢驗各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

65、箱體零件典型的定位方案有1)採用裝配基面定位;2)採用「一面兩孔」定位,在大批量生產,尤其是在組合工具機和自動線上加工箱體時,常採用這種方式。

66、一般齒輪加工的工藝路線可歸納為:毛坯製造—齒坯熱處理—齒坯加工—輪齒加工—輪齒熱處理—輪齒主要表面精加工—輪齒的精整加工。

67、套類零件的典型工藝路線大致是:調質(或正火)—粗車端麵、外圓—鑽孔、粗精鏜孔—鑽法蘭小孔、插鍵槽等—熱處理—磨外圓—磨端麵、磨內孔。

68、專用夾具是指專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而專門設計的夾具。

69、工具機夾具的組成有定位元件(定位裝置)、夾緊元件(夾緊裝置)、對刀元件和引導元件、夾具體和其它元件及裝置。

70、並不是對每種工具機家具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任何夾具都必須有定位元件和夾緊裝置。

71、工件以平面定位時,常見的支承元件有固定支承、可調支承、自位支承和輔助支承。

72、輔助支承是在工件實現定位後才參與支承的定位元件,不起定位作用。

73、在實際設計中,銷尺寸設計的方法步驟為確定兩銷中心距、確定第一定位銷直徑尺寸d1、確定削邊銷寬度b和b值和計算削邊銷直徑尺寸d2。

74、是指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誤差,一般應小於。定位誤差是指由於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對工序基準的位置誤差。

75、造成定位誤差的原因:1)由於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不一致所引起的定位誤差,稱為基準不重合誤差;2)由於定位副製造誤差及其配合間隙所引起的定位誤差,稱為基準位移誤差。

76、定位誤差是由於基準不重合誤差和基準位移誤差共同作用的結果,即,當和變動方向相同時,取「+」號,反之,取「-」號。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重合時,,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不重合時,。

77、夾緊裝置一般由動力源裝置、中間傳力機構、夾緊元件三部分組成。

78、確定夾緊力大小的方法有兩種:經驗模擬法和分析計算法。

79、常用的基本夾緊結構有斜楔、螺旋、偏心等形式,他們都是根據斜面夾緊原理來夾緊工件的。

80、按等速移動原理工作的定心夾緊機構定心精度不高,常用於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

81、專用夾具的設計步驟:研究原始資料,明確任務書、考慮和確定夾具的結構方案,繪製結構草圖、繪製夾具總圖、繪製夾具零件圖。

82、鑽模的結構形式很多,可分為固定式、分度式、翻轉式、蓋板式和滑柱式等主要型別。

機械製造工藝學複習A

1 定位 確定工件在工具機上或夾具中占有正確位置的過程。2 夾緊 工件在定位後將其固定,使其在加工過程中承受重力,切削力等而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的操作。3 夾具的組成 1 定位元件或裝置 2 刀具導向元件或裝置 3 夾緊元件或裝置 4 聯接元件 5 夾具體 6 其他元件或裝置 4 部分定位 限制了影響...

機械製造工藝學

一 是非題 10分 1.任一零件可以有多個尺寸參與裝配尺寸鏈 2.夾緊力的分布應該盡可能使夾緊力朝向工件的主要定位面,而且盡量靠近工件的加工部位 3.所有金屬表面的精加工均可採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 4.當裝配精度要求較低時,可採用完全互換法裝配 5.在乙個尺寸鏈中增環的最少個數是乙個 6.菱形銷用在一...

《機械製造工藝學》綜合複習

一 判斷題 1 用大數互換法計算出的零件公差比完全互換法的大 2 直接找正法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比夾具裝夾法高 3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耐磨 4 導軌垂直面內直線度誤差是誤差敏感方向 5 表面的微觀幾何性質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6 在同乙個裝配尺寸鏈中,乙個零件的有關尺寸只能出現一次 7 延長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