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及精益生產管理方法的特點

2021-03-04 09:29:48 字數 5320 閱讀 2370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lp)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國際汽車計畫組織(imvp)的專家對日本「豐田jit(just in time)生產方式」的讚譽之稱,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餘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精益生產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

精益生產是戰後日本****遭到的「資源稀缺」和「多品種、少批量」的市場制約的產物,它是從豐田相佐詰開始,經豐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精益生產既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生產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實施精益生產就是決心追求完美的歷程,也是追求卓越的過程,它是支撐個人與企業生命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是在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的一種境界。其目標是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永無止境的追求七個零的終極目標。

精益生產的實質是管理過程,包括人事組織管理的優化,大力精簡中間管理層,進行組織扁平化改革,減少非直接生產人員;推進行生產均衡化同步化,實現零庫存與柔性生產;推行全生產過程(包括整個**鏈)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零不良;減少和降低任何環節上的浪費,實現零浪費;最終實現拉動式準時化生產方式。

精益生產的特點是消除一切浪費,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斷改善。去掉生產環節中一切無用的東西,每個工人及其崗位的安排原則是必須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崗位。精簡是它的核心,精簡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管理中一切不產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優品質、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對市場需求作出最迅速的響應。

精益生產方式的優越性及其意義

與大量生產方式相比,日本所採用的精益生產方式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所需人力資源無論是在產品開發、生產系統,還是工廠的其他部門,與大量生產方式下的工廠相比,最低能減至1/2;

2 新產品開發周期—最低可減至l/2或2/3;

3 生產過程的在製品庫存—最低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 工廠占用空間—最低可減至採用大量生產方式下的1/2;

5 成品庫存—最低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下平均庫存水平的1/4;

6 產品質量—可大幅度;

精益生產方式是徹底地追求生產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夠靈活地生產適應各種需求的高質量產品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其基本原理和諸多方法,對製造業具有積極的意義。精益生產的核心,即關於生產計畫和控制以及庫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對豐富和發展現代生產管理理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精益生產管理方法上的特點

(1)拉動式(pull)準時化生產 (jit)

--以終端使用者的需求為生產起點。

--強調物流平衡,追求零庫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

--組織生產運作是依*看板(kanban)進行。即由看板傳遞工序間需求資訊(看板的形式不限,關鍵在於能夠傳遞資訊)。

--生產中的節拍可由人工干預、控制,保證生產中的物流平衡(對於每一道工序來說,即為保證對後工序**的準時化)。

--由於採用拉動式生產,生產中的計畫與排程實質上是由各個生產單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採用集中計畫,但操作過程中生產單元之間的協調則極為必要。

(2)全面質量管理

--強調質量是生產出來而非檢驗出來的,由過程質量管理來保證最終質量。

--生產過程中對質量的檢驗與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進行。重在培養每位員工的質量意識,保證及時發現質量問題。

--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根據情況,可以立即停止生產,直至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不出現對不合格品的無效加工。

--對於出現的質量問題,一般是組織相關的技術與生產人員作為乙個小組,一起協作,盡快解決。

(3)團隊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員工在工作中不僅是執行上級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積極地參與,起到決策與輔助決策的作用。

--組織團隊的原則並不完全按行政組織來劃分,而主要根據業務的關係來劃分。

--團隊成員強調一專多能,要求能夠比較熟悉團隊內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保證工作協調順利進行。

--團隊人員工作業績的評定受團隊內部的評價的影響。

--團隊工作的基本氛圍是信任,以一種長期的監督控制為主,而避免對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

--團隊的組織是變動的,針對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團隊,同乙個人可能屬於不同的團隊。

(4) 併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在產品的設計開發期間,將概念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最終需求等結合起來,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質量完成。

--各項工作由與此相關的專案小組完成。程序中小組成員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隨時反饋資訊並對出現的問題協調解決

--依據適當的資訊系統工具,反饋與協調整個專案的進行。利用現代cim技術,在產品的研製與開發期間,輔助專案程序的並行化。

精益生產與大批量生產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較

精益生產作為一種從環境到管理目標都是全新的管理思想,並在實踐中取得成功,並非簡單地應用了一二種新的管理手段,而是一套與企業環境、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管理體系,因此精益生產自身就是乙個自治的系統。

(1)優化範圍不同

大批量生產方式源於美國,是基於美國的企業間關係,強調市場導向,優化資源配置,每個企業以財務關係為界限,優化自身的內部管理。而相關企業,無論是**商還是經銷商,則以對手相對待。

精益生產方式則以產品生產工序為線索,組織密切相關的**鏈,一方面降低企業協作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保證穩定需求與及時**,以整個大生產系統為優化目標。

(2)對待庫存的態度不同

大批量生產方式的庫存管理強調「庫存是必要的噁物」。

精益生產方式的庫存管理強調「庫存是萬惡之源」

精益生產方式將生產中的一切庫存視為「浪費」,同時認為庫存掩蓋了生產系統中的缺陷與問題。它一方面強調**對生產的保證,另一方面強調對零庫存的要求,從而不斷暴露生產中基本環節的矛盾並加以改進,不斷降低庫存以消滅庫存產生的「浪費」。基於此,精益生產提出了「消滅一切浪費」的口號。

追求零浪費的目標。

(3)業務控制觀不同

傳統的大批量生產方式的用人制度基於雙方的「雇用」關係,業務管理中強調達到個人工作高效的分工原則,並以嚴格的業務審核來促進與保證,同時審核工作還防止個人工作對企業產生的負效應。

精益生產源於日本,深受東方文化影響,在專業分工時強調相互協作及業務流程的精簡(包括不必要的核實工作)——消滅業務中的「浪費」。

(4)質量觀不同

傳統的生產方式將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產中的必然結果。

精益生產基於組織的分權與人的協作觀點,認為讓生產者自身保證產品質量的絕對可*是可行的,且不犧牲生產的連續性。其核心思想是,導致這種概率性的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本身並非概率性的,通過消除產生質量問題的生產環節來「消除一切次品所帶來的浪費」,追求零不良

(5)對人的態度不同

大批量生產方式強調管理中的嚴格層次關係。對員工的要求在於嚴格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人被看作附屬於崗位的「裝置」。

精益生產則強調個人對生產過程的干預,盡力發揮人的能動性,同時強調協調,對員工個人的評價也是基於長期的表現。這種方法更多地將員工視為企業團體的成員,而非機器。充分發揮基層的主觀能動性。

六個主要方面和要求分別是:

1. 實施精益生產的基礎-通過5s活動來提公升現場管理水平。

2. 準時化生產—jit生產系統

在顧客需要的時候,按顧客需要的量,提供需要的產品。由一系列工具來使企業實現準時化生產,主要工具有:

平衡生產週期單件產品生產時間takt time==cycle time

持續改進kaizen(continuous improvement)

乙個流生產—one piece flow

單元生產cell productionu型布置

價值流分析va/ve

方法研究ie

拉動生產與看板pull & kanban

視覺化管理

減少生產週期—leadtime減少

全面生產維護(tpm)

快速換模(**ed)

3. 6σ質量管理原則,要貫徹與產品開發和生產全過程。主要包括:

操作者的質量責任

操作者主動停線的工作概念

防錯系統技術

標準作業so & 作業標準os

先進先出控制fifo

根本原因的找出(5個為什麼)5why

4. 發揮勞動力的主觀能動性強調「發揮團隊的主觀能動性是精益企業的基本執行方式。」要鼓勵團隊精神,推倒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牆壁。

5.目視管理。不僅是管理者,而且要讓所有員工對公司的狀況一目了然。資訊充分溝通,最好的辦法是把所有的過程都擺在桌面上,視覺化而不是暗箱操作。

6. 不斷追求完美。企業管理理念和員工的思想非常關鍵,縱然永遠達不到理想的完美,也要不斷前進,即使浪費是微不足道的,進步是點點滴滴的!

精益生產支柱與終極目標

「零浪費」為精益生產終極目標,具體表現在picqmds七個方面,目標細述為:

(1)「零」轉產工時浪費(products?多品種混流生產)

將加工工序的品種切換與裝配線的轉產時間浪費降為「零」或接近為「零」。

(2)「零」庫存(inventory?消減庫存)

將加工與裝配相連線流水化,消除中間庫存,變市場預估生產為接單同步生產,將產品庫存降為零。

(3)「零」浪費(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餘製造、搬運、等待的浪費,實現零浪費。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質)

不良不是在檢查位檢出,而應該在產生的源頭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運轉率)

消除機械裝置的故障停機,實現零故障。

(6). 「零」停滯(delivery?快速反應、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壓縮前置時間(lead time)。為此要消除中間停滯,實現「零」停滯。

(7).「零」災害(safety?安全第一)

人、工廠、產品全面安全預防檢查,實行sf巡查制度。

精益生產與工業工程(ie)

精益生產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而ie則是為完成精益生產方式的工程基礎,ie又是精益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業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對人員、物料、裝置、能源和資訊所組成的整合系統進行設計、改善的一門學科。

日本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時,運用基礎ie中大量的作業研究、動作研究、時間分析技術,使精益生產始終站在科學的基礎上,因此生機勃勃、卓有成效。日本企業在運用ie方面有極大的創造,使得精益生產不僅帶來了生產組織方式的質變,而且帶來了產品開發、質量控制、內外協作管理、與使用者關係等一連串帶根本性的企業組織體制、管理體制方面的重大變化和企業經營價值觀的重大改變,其中最受影響的還包括日本企業的企業文化。豐田汽車公司生產調查部部長中山清孝認為,豐田生產方式(jit)就是ie在企業中的應用。

日本從美國引進ie,經過半個世紀發展,形成富有日本特色的ie,即把ie與管理實踐緊密結合,強調現場管理優化。我國企業在實施推進精益生產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現場ie,從基礎ie的普及推廣入手,進而實現拉動式準時化生產。

上海精益生產培訓精益生產管理

精益生產管理 課程編號 mkt004219 課程名稱 精益生產管理 所屬類別 精益生產培訓 開課時間 2011年05月11日到 2011年05月12日 開課城市 上海 課程 2600 元 人 課程說明 本培訓課程全年迴圈開課,如有需求,歡迎來電諮詢!課程關鍵字 精益生產培訓 我要報名 課程目標 學員...

精益生產管理

一 精益生產的定義 精益生產 lean production,簡稱lp 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國際汽車計畫組織的專家對日本 豐田jit just in time 生產方式 的研究之後給予的讚譽之稱。來用,即少而精,不投入多餘的生產要素,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 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 ...

精益生產管理

6.1推進式控制系統與拉動式控制系統 第一種推進式 push 控制系統 圖6 1推動式生產系統 第二種拉動式 pull 控制系統 指令資訊流 6 2 拉動式生產系統 6.2 精益生產中計畫的特點 精益生產計畫中最獨特之處是,只向最後一道工序以外的各個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產品種和數量計畫,作為其安排作...